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书【篇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2.力。 三、德育目标: 1.2.配合。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三、进行新课 师 0.1-1实验 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想想做做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 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2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成的。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12运动的描述 1 2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 教学过程 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 1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篇二:2013年新版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 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 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 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 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2长度的测量 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篇三:201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姓 名: 沈金鹏 学 号: 134080303 院 、 系:数学学院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5年1月22日 目录 科学之旅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 第三节 声的利用 .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 第一节 温度.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 第二节 光的反射 .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 第四节 光的折射 . 第五节 光的色散 .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第一节 透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 第一节 质 量. 第三节 密度.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 复习课 质量与密度复习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合数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 考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特殊土壤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报告001
- 2025年智慧公交系统实施方案评估报告:公交智能化政策研究
- 2025年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热管理系统创新与新能源汽车环保性能强化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光相纸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江苏白酒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版汽车保险代理与运营服务承包协议
- 2025年度企业项目贷款担保合同
- 2025房地产企业财务审计服务合同范本
- 管道改造管道吹扫安全方案
- 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设计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煤矿与环境保护
- 竞价采购文件示范文本
- 领导干部任前谈话记录表
- 光对绿豆发芽影响试验报告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 公众责任保险附加电梯责任保险
- 儿童智能玩具调研报告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民事判决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