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2页“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人民日报1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B“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C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D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画品”。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注】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假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需离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4页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5分)2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荔枝香近【宋】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注无憀“无聊”的意思。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9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_,_”,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3)李煜在虞美人一诗中,运用比喻、夸张和设问手法写愁思之多之广的句子是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中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中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回家朱道能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刚唠了几句,爹来了。“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也有人对他爹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于是,他也一饮而尽。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他说“爹,你少喝点。”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爹说“没事。”又是一杯。酒见底了,爹也醉了。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娘说“你爹是高兴啦。”他点点头。“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纸片片他愣住了。娘说“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溡”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说着,娘就笑出了声。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6页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位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选自天池2009年第9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语言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小说多处描写人物对话,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B文章使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还多处使用修辞手法。C在“他”与儿子蛋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不写信的原因是父母不认字。D“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一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折射出父亲内向的性格特征。E文章写娘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包里装着明信片,“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爹娘珍视的程度,也是对儿孙爱的程度。(2)文章开头写乡邻们的话语有什么作用(6分)(3)简要概括母子谈论“明信片”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也有人说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的根基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有另外的什么大事。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句话,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2)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3)朱佩弦先生“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6分)(4)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8分)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今社会,_,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7页高二语文试题共8页第8页_“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_,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鱼目混珠振振有词扬汤止沸B、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扬汤止沸C、鱼龙混杂振振有词釜底抽薪D、鱼目混珠侃侃而谈釜底抽薪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艺术风格,但又注以清新之风,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B与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者的阿谀谄媚相比,陶渊明守住心灵的乐土,不愿做贪官昏官的选择确实难能可贵。C在李密写完陈情表后最多一年左右的时间,祖母刘氏就去世了,他在家守孝两年后出仕。D千百年来,庄子那种独居魅力的追求逍遥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为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往自由的人生之境。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_,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A、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C、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16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6分)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构成流通设施,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17下图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会徽,请简明说说其构图设计(不含文字)及含义。(5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60分)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试卷语文答案1D(该项并非依据)2A(这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而且“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这句话是作者一个戏谑的说法,批评了“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的现象。3D(“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是无中生有)4答案B5答案A“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错误解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6答案B解析“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7(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将要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他们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嘉,嘉奖;禄使享受俸禄;状语后置分;家,定居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中国中原地区”。“河”,黄河。“臣属”,臣服,称臣。“务”,致力于。“晏然”,安宁。以上5点每点各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图画。(1分)乱红飘落水中,随风而逝,在尽日的微寒中,室内香雾萦绕。黄昏时面对细雨当窗,一个人静静地观看燕子成双。(2分)词中蕴含了词人踪迹无定,孤苦无依,寂寞闲愁的感情。(2分)9(1)衬托,下片用行舟待发、江浦又绿来衬托游子思归之情。(2)虚实结合最后三句写的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绵绵期冀,是虚景,与前句实景相结合。(3)化用典故,最后一句化用了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对家园的向往之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10答案(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1(1)AE(A项3分,E项2分,C项1分。)A项3分,E项2分,C项1分解析C项,父母不识字只是部分原因且非主要原因。B项错在并无心理描写,也没有多处修辞手法。“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并非比喻。D项属于神态描写而非动作描写。(2)开头话语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写出了爹盼儿归的急切心情,如你爹都来瞄几趟了。照应题目“回家”如乡邻们见他热情地招呼。交代谈话的地点“小商店”,照应后文“纸片片”邮递地点。(每点2分,共6分。)(3)疑惑与尴尬。“他愣住了”“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羞愧与自责,“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他感觉脸在发烫”。感动与坚定。“他鼻子一酸”“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每点2分,共6分。)(4)观点一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儿子独自回来过年,父亲母亲依然很高兴。“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娘说)“你爹是高兴啦。”父母不希望儿子年年回家过年,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子的负担。“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满足于儿孙在过年时能寄个卡片表达问候。“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观点二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儿子回家过年才突然发现父亲的苍老羸弱。“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赢弱。”儿子平时无法回家,也很少给家里写信问候父母。和儿子一起写明信片的事情也网诸脑后。听到母亲劝自己过年不要回来的劝告,很难过并决心要改正错误。(答出主旨给2分,另外答出一点可得2分,打出3点可得6分。)12、(1)BC(2)朱先生一向做上课前的“预备”工夫,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教会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欣赏和领受文学作品的方法。朱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有坚强的责任感。不囿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受青年们的教育,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答出3点即可)(3)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国文和文学教师,尽职胜任。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阐明阅读主张。文学研究方面,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发展方向。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4)第一种情况赞同朱佩弦先生的观点。因为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言之成理即可。第二种情况赞同陶渊明的读书观点。“不求甚解”同样需要用心读书,只是不死抠字眼。因为读书者摆脱单纯的“咬文嚼字”后,专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深刻彻底。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点即可)13选C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含褒义。/扬扬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4选B(A成分残缺,应该是“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风格”。C最多和左右矛盾。D搭配不当,应该是“一条人生之路”)15选C根据陈述一致原则,排除A、D;从文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城市从乡村获得,而不是向乡村提供,所以排除B16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每空2分17构图设计由人手(指人类)、圆球(指地球)、树枝(指良好的生态环境)组成。含义人类要呵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18立意分析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舞者,与其羡慕别人的舞姿,不如坚持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跳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贪恋浅水区生活的米罗虾错推了生活之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市场营销学)试题带答案(基础题)
- 2025年度精密仪器委托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年旅游景区场地租赁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成都个人车辆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水电安装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范本
- 2025版互联网+教育项目投资协议书
- 2025版商用净水设备租赁与环保责任保险合同
- 2025大厦环保材料装修工程招标合同
- 2025版高尔夫球场租赁及配套设施使用合同
- 2025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001号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合同
- 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名录2019最新版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GB∕T 6546-2021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保监会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附标准规范答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干法——稻盛和夫
- 抗裂砂浆检测报告
- 案例华为人才盘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