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小儿推拿.ppt_第1页
海派小儿推拿.ppt_第2页
海派小儿推拿.ppt_第3页
海派小儿推拿.ppt_第4页
海派小儿推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派小儿推拿,主讲人:陈力成教授,引言,生命是一个奥秘.每一个孩子都带着美丽的奥秘来到您身边.当孩子们来到人间的时候,上天也给每一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神奇的礼物:那就是自愈和自治能力.然而遗憾可悲的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遗忘、漠视它们,甚至在摧残它们,从而致使人类的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治,引言,亲爱的家长们,当您奔波于为孩子摆脱病痛而寻医问药的时候,您的孩子也许已经陷入了由于过度治疗而带来的医疗副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当你看到孩子幼嫩的手上甚至头上,被扎的一个又一个的针眼时,不知您是否有想过有没其他更好的更舒服方法呢?,您是否有想过只要手沾冷水,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孩子的手臂上拍打,就可以使孩子退烧,防止其高热痉挛的危险呢,它叫打马过天河,是中医小儿推拿中一种退烧手法。本期节目就是向您隆重推荐中华中医历史上的瑰宝之一中医小儿推拿,这是一种安全、舒适、朴素、实用的保健方法,以达到平常能够健身防病,重症时能够减轻症状、消除病痛的方法。小儿推拿经历几千年的久远考验和实证,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海派小儿推拿简介,海派小儿推拿,与鲁东、湘西并称为当今小儿推拿的三大流派,而海派实是无派,主要汲取了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和滚法推拿三大传统流派的手法和临床特色,同时也广泛吸取其他流派的临床经验,其取长补短,吸取各派之精华,更值得推广应用。,讲师简介,陈力成,男,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副教授,海派小儿推拿代表人物,小儿推拿名老中医。岳阳医院小儿推拿科系国家重点特色专科。陈力成教授195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推拿专业,长期师从一指禅推拿名家钱福卿、朱春霆老中医,尽得钱老先生及朱老先生之真传;1958年跟随著名的小儿推拿名家刘开运学习,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小儿推拿研究;参与编写推拿手法学等多部相关书籍,擅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小儿高烧、小儿斜颈、小儿斜眼、小儿面瘫等各种小儿科疾病。,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望颜面、知五脏,面红紫-心热,面淡白-体虚。鼻红燥-脾热,鼻惨黄-脾虚。牙床红肿-脾胃热,牙床溃疡-脾胃火盛。唇红紫-热,唇淡白-虚。鼻干-肺热,流涕-肺寒,眼干-肝火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手法,由于操作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十法: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运法、搓法、摇法、掐法、捏法。,直推法,旋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按法,摩法,揉法,运法,搓法,摇法,掐法,捏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头部穴位小儿胸腹部穴位小儿腰背部穴位小儿上肢部穴位小儿下肢部穴位,小儿头部穴位,小儿头部穴位,小儿头部穴位,桥工,小儿胸腹部穴位,小儿腰背部穴位,小儿上肢部穴位,小儿下肢部穴位,小儿下肢部穴位,小儿下肢部穴位,涌泉,小儿保健推拿,小儿的保健推拿方法,治疗操作注意事项:1、手法宜轻而缓和,不宜过分用力,尤其使用掐法时,应注意以不掐破皮肤为宜。2、手法操作时,应取用介质,如冬春用姜汁,夏秋用冷水(高热时可用冰水)。治疗常规:小儿推拿常例+各专病治疗+点按肩井,小儿推拿常例,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24次分推手部阴阳24次掐摇总筋24次,感冒(风寒感冒),主证: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喜人怀抱,踡卧怕冷,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痰清,舌淡,苔薄白,面带新滞色,脉浮紧。,感冒(风寒感冒),感冒(风热感冒),主证:发热,恶风,有汗或微汗出,头痛,鼻塞,流浓涕,喷嚏,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稠色黄,口干而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面带新滞色,脉浮数。,感冒(风热感冒),发热(食积发热),主证:发热以夜暮为甚,腹壁灼热,夜眠不安,不思饮食,嗳腐吞酸,或伴呕吐,泄泻,腹胀拒按,便秘或泻下酸臭,完谷不化,面微黄,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而数。,发热(食积发热),发热(阴虚发热),主证:午后低热,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心烦易怒,少眠,盗汗,食欲减退,体瘦,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发热(阴虚发热),腹泻(风寒泻),主证:泄物清稀色淡,多泡沫,臭味不大,肠鸣腹痛,喜按喜暖后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腹泻(风寒泻),腹泻(伤食泻),主证:脘腹胀满,腹痛啼哭,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水谷夹杂,黄白相兼,臭如败卵,嗳气酸馊,或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宁,苔厚腻或微黄,面青黄,山根青筋横截。,腹泻(伤食泻),腹泻(湿热泻),主证:起病急,烦躁发热,口渴,腹痛阵阵或伴呕吐,溲赤而短,泻物暴注下迫,日十余次,甚者更多,呈蛋花样或水样便,色黄或褐,秽臭味,肛门灼热,甚者精神萎靡,囟门及眼窝下陷,皮肤干瘪,面黄而青,唇干而赤,舌红少津,苔黄腻。,腹泻(湿热泻),腹泻(脾虚泻),主证: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纳差,个别病人纳亢,形体消瘦,神疲倦怠,睡时露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腹泻(脾虚泻),腹泻(肾虚泻),主证:五更泻,泻物稀溏,伴色绿,粘,泻后即安,下腹畏冷,腹软喜暖,四肢厥冷,面青或面白无华。,腹泻(肾虚泻),腹泻(惊泻),主证:惊惕不安,肢体抽动,阵发性哭闹,大便绿色、粘,量少而频,面青以印堂为著,舌淡苔薄白。,腹泻(惊泻),便秘(实热便秘),主证:便结不通,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腹胀痛而拒按,躁扰不安,夜卧不宁,或伴有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干口臭,唇燥裂或生疮,面赤身热,小便短涩不畅。,便秘(实热便秘),便秘(虚寒便秘),主证:大便艰涩不畅,虽有便意但努挣乏力难下,便质并不干硬或干散不粘,不成形,腹冷隐痛喜按,四肢厥冷,喜热恶寒,小便清长,神疲气短,面色青白,唇甲色淡。,便秘(虚寒便秘),遗尿(肾阳不足),主证: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多则一夜数次,小便清长,形寒踡卧,肢凉怕冷,腰酸腿软,或智力落后,面色青白,舌淡苔白。,遗尿(肾阳不足),遗尿(脾肺气虚),主证:多发生在大病之后,睡中遗尿,尿频尿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常自汗出,咳嗽气短,易感冒,面色无华,舌淡苔薄。,遗尿(脾肺气虚),遗尿(肝经湿热),主证:睡中遗尿,尿少尿黄,或尿浑浊,尿味腥臊,性情急躁,夜间梦语,面赤唇红,目睛红赤,舌红苔黄腻。,遗尿(肝经湿热),夜啼,小儿夜啼民间俗称夜啼郎,多见于1岁以内的乳婴儿,是指小儿白天安静,入夜则间歇啼哭或持续不已,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的病证。其多由脾寒、心热、惊吓、食积等引起。,夜啼推拿手法,1.清心经100次,2.清肝经100次,3.揉小天心50次,4.按揉百会30次,5.摩囟门100次,病案举例,病案一:,有一6个月大女性患儿王静,自出生后即夜寐不安,吵闹不休,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消谷善饥,精神尚佳,面色红润,舌尖红,苔薄,指纹色紫沉伏入风关,口渴欲饮,哭声响亮,形体壮实。,病案一:,辩证分析:心火亢盛,水火不交,心烦不寐,夜间哭闹。诊断:夜啼(心火积热型)治则:清心安神,泻火通腑处方:清心经150次,清肝经120次,清胃经120次,清大肠120次,清天河水120次,推六腑120次,揉小天心100次,清小肠120次,揉脐、天枢各100次,推七节120次。,病案二:,有一3岁半的女孩苏雯,父母代诉,患儿二个月前开始大便秘结,无特殊诱因,平素内热较重,鼻干,口渴,眼屎多,小便短赤,目前大便每五日一行,初感质硬,色黄,味臭,胃纳欠佳,舌红苔薄。,病案二:,辩证分析:胃肠积热,大肠传导失职。诊断:实热便秘治则:泻腑通便,清热理中。处方: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揉板门、清天河水、推六腑、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