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第一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名词解释统计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企业、机构、地域、甚至可以是状况、长度、时间等等。标志也叫单位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其中,品质标志是以事物属性上的差别来表示。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变异和变量变异是指在选定的标志下,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分割。大量观察法是指对要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二、填空题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基人是(凯特勒),他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大量(社会)和(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点(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当研究某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统计总体),每一居民则(总体单位)。企业工人的年龄、企业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可变的数量标志可称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标志体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之一,就是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国家统计兼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职能。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变量和(离散变量)变量。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要对某企业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测定,则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便构成(总体单位)。标志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说明的是现象的性质或特征,它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只能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所以,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表现必须用(数值)表现。在统计工作中,(同质)是构成总体的条件,(变异)是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指标按其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归纳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事实得出(一般规律),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所以是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统计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内在的运行方式与功能。三、判断题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像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因为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着眼于其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研究整体的数量特征。()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单位就可以构成总体。()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三个商场的销售额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当我们把企业当作统计总体来进行研究的时候,企业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质量指标。()单位产品成本、商品库存量、废品量,都属于质量指标。()由于现代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按统计研究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量表示,叫数量指标。()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四、单项选择题(D)既是统计整理过程的专门方法,又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模型法D统计分组法总体、总体单位和标志(B)A都是固定不变的B都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变动C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和单位标志是变动的D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变动的,单位标志是固定不变的。变异是统计前提,变异是指(D)A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C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D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A)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C)A数量标志B总体单位指标C标志总量D质量指标几位员工的月工资分别是800元、830元、980元、1000元,这几个数字是(C)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某公司有86名职工,把他们每个人的工资额相加除以86,这是(B)A对86个工资求平均B对86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86个标志求平均D对86个指标求平均对某市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A)A该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B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C全部调查对象D每一种零售食品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D)A差异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同质性下列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B)A年产值B产品等级C职工人数D利润率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D)A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B量的方面研究其质量方面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A)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C)A威廉配第B阿亨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总体的两大特点是(A)A同质性和大量性B同质性和数量性C大量性和数量性D同质性和变异性统计的四个要素是(B)A总体、样本、标志和指标B总体、样本、推断和推断的可靠性C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D标志、指标、变量和变异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基本情况的指标是(B)A评价指标B描述指标C质量指标D预警指标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调查某大学6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A6000名学生B6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五、简答题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简言之,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个体)。关系(1)从数学角度来看,如果说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的元素。(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的目的、总体范围的不同而相互变化。一个事物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单位,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总体。2说明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反映对象不同;(2)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标志则有不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联系(1)指标数值都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总体和总体单位发生相互转化,由此,指标和标志也会发生相应的相互转化。3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个科学的统计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一个指标要有科学的名称,即指标的质的规定性必须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符合该指标有关的社会经济科学概念。(2)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即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概念一致。4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也就是标志值。例如产量,商品销售量等。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第二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一、名词解释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对象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需要研究其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统计总体。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一整套指标所组成的整体。统计表它是按国务院或国家统计局颁发的表格,由各级调查单位按照一定日期和程序向上提交统计报告的一种制度。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总体进行初步的全面的分析基础上,从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而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概率理论,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构成样本,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相应指标的一种调查方法。二、填空题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准确性)和(及时性)。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和(非连续调查)。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经济性)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单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报告单位是(每一户)。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客观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主观时间)。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的。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能够避免搜集资料时产生的(重复)和(遗漏)现象。调查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单位,它是调查项目和(标志)的承担者或载体,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不同,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组织形式。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由于错误判断事实而发生的误差是(登记性误差),非全面调查所固有的误差是(代表性误差)。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是(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确定统计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单位。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员工生活情况,调查对象是(工业企业全部职工),调查单位是(每名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有意识)选取的;利用典型资料来推算总体数量的可靠程度,关键在于所选取的典型单位要有(较高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几个主要商场来了解某品牌商品的销售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重点调查)调查。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_(全面统计报表),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调查(重点调查)调查和(典型调查)调查。重点调查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则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加以研究,并以(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资料搜集方式。三、判断题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如果调查的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标()进行统计调查,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有双重含义资料的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的期限。()原始资料完整性审查的内容只包括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完整。()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只要有准确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对于无限总体只能采用统计推断方法。()非全面调查的误差一定大于全面调查的误差。()统计调查人员以有关调查表或有关材料为依据,逐项向被调查者询问有关情况,并将答案记录下来的统计资料调查方法是直接观察法。()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在人口普查中,某人女性是品质标志,35岁是数量标志。()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统计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四单项选择题某市为了掌握在春节期间的市场销售情况,拟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某牙膏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情况,拟进行一次全厂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D)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全面调查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A各工业企业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C一个工业企业D该地区的每位职工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B)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总体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商场来估计某品牌商品的销售总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D)A重点调查B非全面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衡量某项商品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销售额,生产厂家为了了解本厂全部商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应选择的调查方式是(B)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某企业进行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满意情况调查,要求在7月1日到7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A)A调查时间B标准时间C上报时间D调查期限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D)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统计调查表的形式可以分为(D)A单一表和复合表B简单表和复合表C简单表和分组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B)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C)A调查项目的承担者B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C向上级提交报表的单位D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D)。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单位下列对普查的描述,(C)是错误的。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B普查是一次全面调查C普查是可以经常进行的D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比较全面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特别大的8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属于(C)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全国工业设备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是(B)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总体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C)A重点调查B非全面报表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2000年11月1日零点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C)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灯泡的使用寿命是衡量灯泡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某灯泡厂为了了解该厂全部灯泡的质量状况,应该选择的调查方式是(B)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到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B)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上报时间五、简答题1说明统计设计的内容与作用统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统计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明确统计分组分类的方式;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制定调查方案选择调查方法;制定统计整理方案;统筹安排各阶段的工作进度;谐调各部门、各层次的关系;统计人员的组织和安排。统计设计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统计设计是对总体的定性认识向定量认识过渡的桥梁;(2)统计设计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典型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主要作用是什么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项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特点是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现行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作用(1)可以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2)从典型调查中可以发现新情况,新问题;(3)利用典型调查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可以对总体估计进行推断。3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调查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5)调查的组织实施。4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是什么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科学性、目的性、整体性、统一性、可比性。5编制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哪几项内容编制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一、名词解释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基础资料进行科学地加工,使之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分配数列是能够表明总体单位变异的界限及总体单位在这些界限之间分布状况的统计数列。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现象的性质与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成部分。单项式分组就是以分组标志的每一个标志值作为一组的统计分组。组距式分组是以标志值变动的一定范围为一组的分组。统计表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成的用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二、填空题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其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分配数列),它是统计整理的(最终成果)。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总体可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按(数量标志)分组。但不论是按哪种标志分组,统计分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线)。组距数列按各组组距是否相等,分为(等距)和(异距)两种。等距式分组形成(等距分配)数列,不等距式分组形成(异距分配)数列。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应该(不重叠)。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等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统计分布的实质是,把总体(全部单位)按其标志值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变量数列中的各组(单位数)表示我们所要考察(标志值)在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所以称为次数。全距是数列中的(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75)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与其对应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进行统计分组时由于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任务不同,所确定的分组标志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于是又有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社会劳动力资源按学历程度不同分组,属于(品质标志),按劳动生产率水平分组属于(数量标志)。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简单分组只能说明总体(某一方面)的问题;复合分组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说明问题。离散变量分组中,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时,应采取(单项式分组),如变量值变动很大,项数很多时则采取(组距式分组)。统计分布主要包括(统计分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要素。而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名称)和(各组单位数)两个条件。根据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根据标志值变动范围的不同变量,分配数列又分为(单项式分配)数列和(组距式分配)数列。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统计表中宾词设计可有(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两种。统计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统计整理又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三、判断题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按分组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配数列叫变量数列。()用离散变量分组编制的组距数列的上下限应该重合。()统计分组是将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某市的人口数、学校数、工厂数是连续变量。()统计数据整理其核心是复核和制作统计图表。()利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其结果是一个精确的数值。()四、单项选择题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B)。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编制统计表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重叠的必须是间断的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必须取整数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产品按品种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6070分这一组7080分这一组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分析分组结构分组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有20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次数分配数列是(D)A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D)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复合分组是指(C)。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A)。A分组表B复合表C简单表D整理表研究某班50名学生的考试结果,其中三个学生成绩分别为60分、80分、93分,这三个数字是(D)变量指标标志变量值统计分组能够将(C)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B性质不同的总体划分开来C总体中性质不同的单位划分开来D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C)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B现象的复杂程度C选择标志的多少D分组数的多少。用离散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原则上(C)A应重合B应连续C应间断D应相等某地30个商店按销售额多少分组编制变量数列(B)A变量是私营企业总数B变量是销售额C变量是每组具体的销售额数值D变量是每组的商店个数。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B)A分组的方法B分组标志的特征C分组的组距D分组的组限企业职工先按性别分组,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结构分组在分配数列中,频率是指(D)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次数之比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五、简答题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统计分布包括的两个要素是一是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六、计算题1某车间30个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4243434424343244223453243546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解30名工人日产量频数分布表日产量(件)23456合计工人数671232302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424343444343264423453243试编制分配数列。解按看管台数分组工人数(人)各组工人数所占比重23456671121222225934014741371合计27100003某公司销售人员月推销商品资料如下表所示月推销量分组(件)员工人数(人)50606070708080909010061218107合计53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说明表中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解此题为变量数列。(1)该数列是等距式变量数列。(2)变量是月推销量,变量值是50100,下限是50、60、70、80、90;上限是60、70、80、90、100;次数是6、12、18、10、7。(3)组距是10,组中值分别是55、65、75、8、95;频率分别是1132、2264、3396、1887、13214某商场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单位万元)25294738343038434041463645373736454333443528463430374426384442363737493942323635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组距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某商场日商品销售额分布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天数(天)频率()25303035354040454550461596100150375225150合计401000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2001年的产品销售收入资料如下;(单位万元)1521241291161001039295127104105119114115871031181421351251171081051101071371201361171089788123115119138112146113126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进行适当的组距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40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布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100以下10011011012012013059127125225300175130140140以上4310075合计401000(2)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试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某车间同工种的40名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881231151191581121461171081051101071371201361251271421188711511411712412913810010395113126107108105119127104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分配数列,进一步再编制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的分布表按企业品质分组公司数(家)频率()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1199275275225225合计401000解(1)全距R最大值最小值1588771(2)组数N13322LGN13322LG4063组距IR/N71/6118取12(4)以最小值为第一组下限,分组结果如下表按完成生产定额分组职工人数(人)各组人数比重879999111111123123135135147147以上5111265112527530015012525合计4010000以最小值作为第一组组中值,分组如下按完成生产定额分组职工人数各组人数比重819393105105117117129129141141以上38121133752003002757575合计4010000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解成绩学生人数人频率60分及以下6070708080909010036151247515037530001000合计4010000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现有某年15个工厂资料如下序号人数产值(百万元)序号人数产值(百万元)123456781602073503282924483001822422363728512219910111213141522925243526222339023642235522196145(1)试按工人人数进行等距分组,组距和组数自行确定,汇总各组和总体的工厂个数,工人人数和产值;(1)全距最大值最小值448160288(2)组数N13322LGN13322LG154953组距IR/N288/5584最小值作第一组下限,分组如下按工人数分组工厂个数各组产值各组人数平均各厂产值平均工人产值1602182182762763343343923924503442265109129971065499731219740883217733234855300120011001100130012合计155064362(2)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平均每个工厂产值和每个工人的平均产值。总体平均每个工厂产值50615337(百万元)平均每个工人产值506436200116(百万元)00116100116(万元)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一、名词解释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比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价值单位是以货币来度量社会物质财富或劳动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劳动量单位以劳动时间来表示的计量单位。二、填空题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累积额的比例为13,这是(比例)相对指标。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8,执行结果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的提高程度为(2185)。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标志总量)指标。按人口计算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强度)相对数。而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强度)相对数。社会现象的(同质性)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一个重要原则。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根据总量指标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两种。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复合计量单位(货币单位)和(劳动量单位)。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在各种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兑换的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总量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实物单位是表示(实物量)多少的计量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标准实物单位。相对指标包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方法有两种(水平法)、(累计法)。其中(水平法)用于检查计划期末年应达到的水平;(累计法)用于检查计划规定期内累计应达到的水平。在统计研究中,只有对有限总体才可计算(总体)指标。统计学中的基本综合指标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甲班组的日产量是乙班组的112,这是(比较)相对指标。在计算产品产量时,往往需要采用(标准实物)单位。两个数字对比,当子项数值和母项数值差别很(大)时,常用倍数表示差别很(小)时,常用系数表示。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基础是(可比性)。由于计划任务数是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的(标准),因此该指标的分子分母(不能互换)。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例,则称之为(正指标),反之称为(逆指标)。三、判断题只有性质相同的现象才能计算其实物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相对指标都是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等无名数表示的。()相对指标的特点是将两个具体数值加以概括和抽象化,使人们对事物或现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便于对比分析。()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大于100就是超额完成计划。()比较相对数一般采用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对比结果都是无名数表示。()相对指标都是用有名数形式表现的。()结构相对数只能在分组基础上计算,且分子、分母不能互换。()强度相对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指标的可比性。()由于客观现象有许多特点,每个指标只能反映现象一个侧面的情况,因此,要全面认识某种现象,就需要计算多种指标。因此在统计研究中,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叫统计指标体系。()不论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都可以精确计算总量指标。()总量指标也可以表现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社会经济现象总量之间的差数。()结构相对指标既可以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结构,也可以表明总体标志总量的结构。()强度相对指标也可以是同一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105。()结构相对指标一般采用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只能是时期指标,不能是时点指标。比率是反映某一部分占全体的比重结构相对数。()四、单项选择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总量指标是用(A)表式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D)A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B货币单位C度量衡单位D无名数和有名数2003年2004年间,甲单位的商品销售额平均增长速度是乙单位的103,这是(B)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企业员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B)A9545B10476C475D185某单位4月份员工的出勤率是98,这个指标是(A)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B)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现象对比的相对指标是(A)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A)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D)A出勤率B及格率C达标率D学生数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A总产值B设备台数C合格率D人口数某年某地区彩色电视机总销售量为2586台,库存量年末比年初减少5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C)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学生数以人作为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形式称为(B)A标准实物计量单位B自然计量单位C度量衡单位D劳动单位以10为对比基数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A)A成数B倍数C系数D百分数某班全部学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这两种指标属于(A)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D)A只能是相对数B只能是绝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一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商店的商品零售额中,食品类占30,日用品类占30,服装类占40,这些数字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B)A规模B结构C速度D强度产品合格率、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四个指标中,质量指标有(C)A1个B2个C3个D4个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D)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累计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某一期累计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五、简答题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什么作用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其作用表现为(1)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实行经济计划管理的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总量指标有哪几种分类总量指标的分类(1)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什么作用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比率称为相对指标。作用(1)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指标找到共同的比较基础;(2)利用相对指标,把相关指标联系起来分析,有助于达到对总体全貌和本质的认识。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1)系数和倍数;(2)百分数和千分数;(3)成数。相对指标的种类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相对指标的种类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以及对比基础的不同,相对指标可以分为六种,即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2)要正确选择作为对比标准的基数;(3)要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4)要多项指标结合运用。什么是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各有什么特点实物指标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它具体地表明各种生产物品的实物成果,各实物指标不能相加。实物指标主要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计量单位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该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它能将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六、计算题某企业计划产值为420万元,实际完成441万元;该企业计划要求单位产品成本下降4,实际下降2。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值和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解企业产值的计划完成程度1054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12)/(14)100102110021979即单位产品计划完成程度为979某厂2004年计划产品产量1060吨,比2003年增长8,结果2004年实际完成110。试确定该厂2004年比2003年实际产量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解20561908106企业2000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2001年计划规定比2000年下降8,实际降为6,试计算该种产品2001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2001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2001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的百分点。1计划数为(18)800736实际数为(16)800752(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6)(18)102210221001022(3)比计划少降了2个百分点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企业计划额实际额计划完成程度()甲乙丙280360432420104120合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空。解单位;万元企业计划数实际数计划完成程度()甲2802912104乙丙360350432420120120合计9901143211547某公司下属4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企业实际额计划额计划完成()甲乙丙丁660070205000650080009811093合计要求(1)填上空栏数字解(1)企业实际额计划额计划完成()甲乙丙丁490066007020744050006000650080009811010893合计259602550010180(2)若甲、丁企业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增加多少(50004900)(8000744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临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土地征用拆迁补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地产纠纷调解居间合同范本:房地产纠纷调解居间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货物装卸车辆承运合同
- 2025年退休返聘技术人员企业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水利工程打井合同范本与水资源管理协议
- 2025年彩钢房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古建筑修复砌墙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保健品代理销售合同规范汇编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应急救援车管理制度
- 关于车辆卫生管理制度
- 口腔实训室管理制度
- 2024年海南省琼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2人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企业管理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重庆一中高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含答案)
- DR操作常规文档
- 试管婴儿医院协议书
- 运输咨询服务合同协议
- 2025-2031年中国咖啡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