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物理学史:专题01+力学物理学史原卷版_第1页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物理学史:专题01+力学物理学史原卷版_第2页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物理学史:专题01+力学物理学史原卷版_第3页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物理学史:专题01+力学物理学史原卷版_第4页
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物理学史:专题01+力学物理学史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物理学史精选训练1第十七部分物理学史一力学物理学史1(2016石家庄二模)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测定了铜球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进而得出了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的结论B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下落的加速度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时间容易测量C若斜面长度一定,铜球从顶端滚动到底端所需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D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2(2016湖南四县(市)联考)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C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D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3(2016河南开封一模)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4、(2016全国理综III丙卷)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5(山东武城二中月考)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A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B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6(2016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对斜面滚球研究,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并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7(2013海南)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8(2007海南)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9(2006广东)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10(2007海南)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物理学史精选训练2第十七部分物理学史二电学物理学史1(2016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对斜面滚球研究,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并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22016山东平度模拟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B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C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D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3(山东济南期末)安培是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关于安培的研究工作,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A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B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C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D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42016昆明七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TXV,当T非常非常小时,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样定义瞬时速度的方法应用了微元法52016福建质检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现象。如图,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线圈A和电池连接,线圈B用导线连通,导线下面平行放置一个小磁针。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用一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不偏转,用十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会偏转B线圈B匝数较少时小磁针不偏转,匝数足够多时小磁针会偏转C线圈A和电池连接瞬间,小磁针会偏转D线圈A和电池断开瞬间,小磁针不偏转6经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在建立经典物理学的过程中的重大贡献和创建的物理学方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采用的理想实验的方法B库伦研究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着它产生的电场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提出了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磁场的方法D伽利略创建的通过理想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72014全国新课标理综I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内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8(2011山东)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9(2010新课标理综)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0(2010海南)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中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112008海南法拉第通过静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12(2011海南)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物理学史精选训练3第十七部分物理学史三近代物理学史1(2016山东济南模拟)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宇宙中双黑洞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最先预言了引力波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法拉第D爱因斯坦2(2014全国新课标理综II)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3(2003上海)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4(2014安徽理综)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ABLM2LRT2CDLGMRT2GMRLT252016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在物理学中某物理量A的变化量A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TA,叫做这个物理量A的变化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表示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T是恒定不变的B若A表示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则TA是均匀变化的C若A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则T是恒定不变的D若A表示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则T越大,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62016山东平度模拟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B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C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D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72016贵州黔南州三校联考以下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82016北京海淀区模拟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他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他认为粒子的动量P与波的波长之间遵从关系HP(H为普朗克常量),这一假说后来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如图甲所示,在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将电子垂直射向两个紧靠的平行狭缝(电子发射端到两狭缝距离相等),在缝后放上一个安装有电子侦测器的屏幕(屏幕上的O点位于两狭缝中心对称轴的正后方,图中未画出),电子打到探测器上会在屏幕上出现亮点。在实验中,以速率V0发射电子,开始时,屏幕上出现没有规律的亮点,但是当大量的电子到达屏幕之后,发现屏幕上不同位置出现亮点的概率并不相同,且沿垂直双缝方向呈现出间隔分布,如图乙所示。这种间隔分布类似于光的干涉中出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电子狭缝屏幕甲A以速率2V0发射电子,重复实验,O点可能处在暗条纹上B以速率2V0发射电子,重复实验,所形成的条纹间距会变小C若将两个狭缝沿垂直缝的方向移动一段很小的距离(不改变狭缝和屏幕间的距离),重复实验,如果屏幕上仍有间隔的条纹分布,则O点一定处在暗条纹上D若将两个狭缝沿垂直缝的方向移动一段很小的距离(不改变狭缝和屏幕间的距离),重复实验,如果屏幕上仍有间隔的条纹分布,则O点一定处在明条纹上9、(2016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147N178O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物理学史精选训练4第十七部分物理学史四力学物理方法12016山东泰安一模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科学发现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利用轻重不同的物体捆绑在一起后下落与单个物体分别下落时快慢的比较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结论B伽利略利用铜球沿斜槽滚下的实验,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C卡文迪许发明了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使用了微小形变放大方法D开普勒利用行星运行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2(2016年3月湖南怀化一模)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32016湖南宁乡七中2016届理综模拟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这是他用实验直接进行了验证的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乙观察桌面微小形变丙测定万有引力常量4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伽利略斜面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D在公式I中电压U和电流I具有因果关系、公式EN中和E具有因果关系,URT同理在A中V和A具有因果关系VT5内蒙古巴市一中期末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量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在不需要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62016山东淄博模拟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思想与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XVTTXT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有明显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72016贵州黔南州三校联考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笛卡尔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了研究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C静电力常量是由库仑首先测出的D牛顿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8(2016洛阳一模)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电学中电阻、电场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T趋近于0时,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9(陕西省咸阳第二次质检)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XTXT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0牛顿提出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后,为证明地球表面的重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21RMGF力是同一种力,也遵循这个规律,他进行了“月地检验”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月地检验”是计算月球公转的A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倍2160B向心加速度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倍2C线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线速度的602倍D角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角速度的602倍11(2016江苏运河中学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B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C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D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12(2016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1TV23TBCS1S2S2S3D123TT13(2016山东名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在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的过程中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那么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TAVT小的时候,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述论断就运用了“微元法”TVC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物理科学方法,公式就运用了比值定义法MFD万有引力可以理解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个引力场,而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在其它有质量的物体所产生的引力场中都要受到该引力场的引力(即万有引力)作用,这情况可以与电场相类比,那么在地球的引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与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相类比14、(2016湖南启慧大联考)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B、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C、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伽利略用比萨斜塔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的观点15(2016山东联考)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中的一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在视频中可观察到漂浮的液滴处于周期性的“脉动”中。假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滴的上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的微小变化(振动),如图所示。已知液滴振动的频率表达式为3FKR,其中K为一个无单位的比例系数,R为液滴半径,为液体密度;(其单位为N/M)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它与液体表面自由能的增加量E(其单位为J)和液体表面面积的增加量S有关,则在下列关于、E和S关系的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EB1CSDSE162014北京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时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100考点最新模拟题物理学史精选训练5第十七部分物理学史五电学物理方法1(江苏常州期末)“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句名言说明前人的科学发现是后人研究的启迪和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研究结论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B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C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为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提供了启迪D法拉第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为库伦定律的发现提供了启迪2(2016湖北孝感调考)下列说法中有错误或有不妥的是()A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是有条件的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任意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3(2016安徽六校教学研究会)下列对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由AF/M可知物体的运动是先有力后有加速度B以匀加速运动的火车为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也成立C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物体落地时动能应等于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D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器的电容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4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有些考场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器。该屏蔽器的工作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以一定的速度从手机通信所使用的频率的低端向高端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向手机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正常的联系,从而对手机形成干扰。对于手机信号屏蔽器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机信号屏蔽器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来工作的B手机信号屏蔽器工作时基站发出的电磁波不能传播到考场内C手机信号屏蔽器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手机工作来达到目的D手机信号屏蔽器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可以覆盖各基站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5(江苏常州期末)关于下列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确的是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但不能改变频率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6(江苏常州期末)复印机的核心部件是有机光导体鼓,它是在一个金属圆柱表面涂覆一层有机光导体OPC(没有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到光照时变成导体)制成的复印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1)在暗处的有机光导体鼓和一个金属丝电极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空气发生电离,使转动鼓体均匀带上正电;(2)文件反射的强光通过光学系统在鼓上成像,鼓上形成“静电潜像”;(3)鼓体转动经过墨粉盒,潜像将带相反电荷的墨粉吸引到鼓体带电部位;(4)鼓体继续转动经过复印纸,带电复印纸又将墨粉吸引到复印纸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2)(3)(4)A步骤(1)中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B步骤(2)中发生了局部导电现象C步骤(3)中发生了静电平衡现象D步骤(4)中发生了静电屏蔽现象7(河南平顶山调研)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准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像法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8物理概念的形成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只有物体较小时,才能看作质点B在认识能量的过程中,建立了功的概念。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C把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是基于该比值的大小取决于Q和U,且它能够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D电源的电动势是描述电源吧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的数值大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之间的电压92016东北四市模拟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