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4-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_第1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_第2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_第3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_第4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06氧化还原反应1【2016年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2【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3【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且其中一种是单质。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3【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4【2016年高考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4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5【2015北京理综化学】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FE与硝酸的反应,涉及氮氧化物的性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原电池工作原理等【名师点晴】利用铁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考查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原电池理论等,学生应明确铁在稀硝酸中反应生成NO,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并能根据反应实质判断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同时还要知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以及原电池工作原理。6【2015海南化学】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1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B4C5D6【答案】D5【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判断RO42中R的化合价为6,选D。【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化合价规则。【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解答此题可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利用得失电子数目相同进行作答,也可利用离子反应的电荷守恒结合化合价规则进行作答,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7【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COH2CO2H2O途径BCCO2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性质、盖斯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等知识。【名师点睛】涉及同分异构体、盖斯定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学反应遵循规律,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可能相同,如正丁烷、异丁烷等,也可能不相等,如乙醇、乙醚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体现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归中规律、强强联手等知识上,而化学反应应是遵循原子个数守恒和元素守恒等,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8【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6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金属防护、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等知识。【名师点睛】对化学原理的考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金属腐蚀的防护等原理,要求平时学习注意化学反应原理,体现化学的特点,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实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9【2015上海化学】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D3SIH44NH3SI3N412H2【答案】B、C【解析】在反应4NH35O24NO6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的3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A在2NA2NH32NANH2H2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NH3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2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NH3作氧化剂,与上述反应的氨的作用不同,错误。B在2NH33CUO3CUN23H2O中,NH3中的N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正确。C在4NH36NO5N26H2O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N2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正确。D在3SIH44NH3SI3N412H2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考点定位】考查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反应实质、特征及反应类型的关系可以用6个字概括升、失、氧,降、得、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7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原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与原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相等,要掌握反应的规律、配平技巧、有关的概念是本题的关键。10【2015上海化学】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答案】A、D【考点定位】考查工业上制取NA2S2O3的反应原理的知识。【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要结合物质发生反应时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结合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确定物质反应的多少、电子转移数目。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规律、物质的作用、和有关计算技巧。11【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6题】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2O36ZN12HCL6ZNCL23H2O2ASH3、2ASH32AS3H2,则A、砒霜中砷的化合价是3价,而砷化氢中砷的化合价是3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砒霜被还原,8A不正确;B、不能确定砷化氢的状态,因此不能确定砷化氢的体积,B不正确;C、150MG砷的物质的量150103G75G/MOL2105MOL,则砒霜转化为砷化氢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105MOL612104MOL。锌失去2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ERROR65G/MOL39103G39MG,C正确;D、两次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105621053)NA18104NA,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本题以砒霜和砷化氢放热分解为载体,意在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了解程度以及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概念的含义与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12【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7题】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铁、铜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本题通过氯化铁与铁及铜的反应生成物判断为载体,旨在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有关物质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是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原理是答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3题】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9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MOLNEA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答案】D【解析】A项若反应后11,令KC1、KCLO分别为11MOL、1MOL,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KC1O3为2MOL,则溶液中,正确;B项据原子守恒NKOHAMOLNKNCL2NCL2,则NCL2AMOL,正确;C项采用极限法分析,当全部生成KC1、KCLO时发生的反应为CL22KOHKCLKCLOH2O,则NEAMOL,同理,当全部生成KC1、KCLO3时发生的反应为3CL26KOH5KCLKCLO33H2O,则NEAMOL,综上可得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MOLNEAMOL,该项正确;D项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即无KCLO生成,发生如下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则KC1O3的物质的量为AMOL,故该项错误。【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涉及极限法、原子守恒法等【名师点晴】本题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重点考查学生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能力、以及常用化学计算技巧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型试题,首先要全面分析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然后再根据这些方程式进行讨论、分析与计算、注意解题过程中要应用一些常见的计算技巧,如守恒法、极限法等。14【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BFE2O3CFESO4D、FE3O410【答案】A【解析】比较化学反应生成物的量的判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比较各选项物质中2价FE的含量,然后可得出NO的生成量的大小。根据化学式可算出四种物质中2价FE含量最大的是FEO,所以等质量的四种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故A项正确。正确的标出各物质中FE元素的化合价,如FE3O4中,两个FE为3价,一个FE化合价为2价,通过比较可知FEO中2价FE的含量最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推出正确答案。【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名师点晴】本题通过比较生成物的多少,考查学生化合价的判断、化学式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化学方面的计算,首先需要掌握反应的原理,然后借助于各种守恒法,结合具体的题干灵活运用即可。15【2013年高考上海卷第16题】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2BBRCCL2DFE3EBR2F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43226B021012C201202D2222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CL2先氧化FE2,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的排序,由于CL2BR2FE3,导致CL2的通入量不同,发生反应的离子不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同时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也是本题的难点,要注意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16【2016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2分)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11完成下列填空(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处理100M3含NACN103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MG/L,达到排放标准。(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和H2O。【答案】(1)碱性;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2)2OCN3CLOCO32CO23CLN2(3)14900(4)NAOCN、NACN【解析】(3)NACN被氧化的两个阶段氧化剂均为NACLO,所以可以合并一起进行计算,即反应物为NACN和NACLO,生成物为NA2CO3、CO2、NACL和N2。参加反应的NACN是,反应中C由2价升高到4价,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即1MOLNACN失去5MOL电子,1MOL次氯酸钠得到2MOL电子,所以处理100M3含NACN103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的质量为G。(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N2与12NAOH溶液反应生成NAOCN、NACN和H2O。【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计算、元素周期律等有关判断【名师点睛】对于HAHA,KI,一定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通常是用来衡量酸性强弱的主要依据,KI值越大说明酸性越强。HCN的KI631010,说明HCN是极弱的酸,NACN属于强碱弱酸盐,极易水解使水溶液表现碱性,即NACN只能存在于碱性环境中。若调整NACN溶液PH至中性或酸性,NACN几乎完全转化为剧毒物质HCN。该题中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于解题,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等。在进行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可考虑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通常考虑电子守恒。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可考虑某种元素的守恒法;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微粒半径比较可能涉及到原子或者离子,一般规律是电子层数多的微粒半径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17【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13(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3价;22NACLO3SO2H2SO4CLO22NAHSO4;3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2;421;O2;5157G。【解析】试题分析1在NACLO2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的化合价为3价。2NACLO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2,其中NACLO2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CL,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3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利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利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向NACL溶液加入CLO2,进行电解,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反应产生CL2,阴极发生反应产生NACLO2,可见“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NACLO2;4根据图示可知利用含有过氧化氢的NAOH溶液CLO2气体,产物为NACLO3,则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为CLO2,还原产物为NACLO2,还原剂是H2O2,氧化产物是O2,每1MOL的H2O2转移2MOL电子,反应方程式是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O2。5每1克NACLO2的物质的量为NNACLO21G905G/MOLMOL,其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MOL44/905MOL,1MOLCL2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其相对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42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名师点睛】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在任何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14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根据元素吸引电子能力大小及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的原则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该物质作还原剂,变为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该物质作氧化剂,变为还原产物,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可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对于离子反应,同时还要符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物质的氧化能力大小可结合每1MOL物质获得电子的多少,获得电子越多,其氧化能力就越强。18【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24题】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答案】(2)4HNO34NO2O22H2O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氮氧化物排放少(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结合铁的吸氧腐蚀原理分析第题;应用书写陌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回答第题;结合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分析法分析计算第题。(2)硝酸受热分解产生NO2、O2、H2O,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法将其配平。通过示意图分析,确定HNO3与FE该反应的生成物除了FENO32还有NH4NO3,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4FE10HNO34FENO32NH4NO3,再根据原子守恒得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该生产流程中生成了NH4NO3,没有产生NO、NO2等有毒气体,减少了氮氧化物15的排放量,符号“绿色化学”思想。【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名师点晴】本题主要是通过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体现了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19【2015天津理综化学】(14分)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净水的原理是。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CLO3FE2CLFE3(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FE3H2OFEOH2HK1FEOH2H2OFEOH2HK2FEOHH2OFEOH3HK3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A降温B加水稀释C加入NH4CLD加入NAHCO3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4)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1表示的最佳范围约为MGL1。16【答案】(1)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2FE3FE3FE2(2)2166H163H2O(3)K1K2K3BD调节溶液的PH(4)1820(3)铁离子的水解分为三步,且水解程度逐渐减弱,所以水解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则K1K2K3;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所以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答案选BD;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可知,氢离子的浓度影响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生成,所以关键步骤是调节溶液的PH。(4)由图像可知,聚合氯化铁的浓度在1820MGL1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污水的浑浊度减小。【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名师点睛】盐水解的应用之一为用作净水剂,与盐水解产生的胶体粒子的吸附作用有关,17涉及的知识点仍是盐的水解;溶液PH的计算需计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溶度积、水的离子积常数等来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再根据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中离子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对于多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判断,根据方程式之间的关系,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找出其中的数学关系即可;对于图像题,理解图像是解题的关键,观察横轴、纵轴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平衡移动的判断,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结合条件的改变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该题包括的知识点很多,但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大。每个小题都是一个独立的题目。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15浙江理综化学】6分请回答(1)H2O2的电子式_。(2)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3)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C2O42_MN2CO2_12分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_。(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