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按知识点分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试题常用24个模型_第1页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按知识点分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试题常用24个模型_第2页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按知识点分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试题常用24个模型_第3页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按知识点分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试题常用24个模型_第4页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按知识点分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试题常用24个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常用的24个模型)目录一、2013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及方法3二、高考物理公式大全4按知识点分类整理4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4运动和力公式总结5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5常见的力公式总结5万有引力公式总结6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6平抛运动公式总结7竖直上抛运动公式总结7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总结8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8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总结8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9功和能转化公式总结10冲量与动量公式总结11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总结11振动和波公式总结12电场公式总结12恒定电流公式总结13磁场公式总结15电磁感应公式总结15交变电流公式总结162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16三、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常用的24个模型17超重和失重17斜面17连接体18轻绳、轻杠19上抛和平抛20竖直平面圆周运动21万有引力22汽车启动22碰撞24子弹打木快25滑块26人船模型26传送带27振动和波28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29电磁场中的单杠运动30磁流体发电机32输电33限流分压法测电阻33半偏法测电阻34光学模型35玻尔模型36放电现象和核反应373一、2013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及方法通过对高考物理试卷的评价,特别是对高考物理试卷的分数结构、内容结构、难度、区分度等进行量化评价和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质性评价,总体说来,试题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在注重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通过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突出了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作用。在不同题型设置中体现不同要求。1选择题重基础覆盖全,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2实验题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3计算题注重情境创设,突出过程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选考题突出选择性,难易度基本均衡。学生在高考物理学习中的弱项从统计数据和调卷分析,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复习备考中存在如下问题1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偏弱。2试卷书写不够规范,物理过程思考和物理情境建立能力欠缺。3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熟练。4实验能力亟待加强。高考物理复习策略指导首先要根据学校老师的总复习计划,再结合自己的强势与弱势情况,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学习目标及具体计划,以增强综合实力。目标不妨定高一些。要重视双基训练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命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的特点。高考物理复习要突出五练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练规范是指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练速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而且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目要拿满分练重点就是要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的练习力度,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练技巧是指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分析各类题型的隐含条件,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技术练能力就是要通过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能够沉着冷静地解答好每一个题目。高考物理复习要有适度的交流4在高三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适度的交流是必须的。我想和谁交流取决于交流的主题,和老师、和家长、和同学都可以,交流学习方法、交流复习中暴露的问题,尤其是每次大考后的试卷分析,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和老师的交流会少走弯路,会提高针对性,和同学的交流会更直接,和家长的交流会释放心情,缓解压力。高三物理复习复习方法指导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高三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高三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高三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究等。二、高考物理公式大全按知识点分类整理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5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运动和力公式总结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常见的力公式总结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6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FN,一般视为FM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万有引力公式总结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7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1线速度VS/T2R/T2角速度/T2/T2F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M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平抛运动公式总结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与的关系为TG2TG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公式总结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8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总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功和能转化公式总结1功WFSCOS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AB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EK动能变化EKMVT2/2MVO2/21115机械能守恒定律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电场公式总结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13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S/4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14恒定电流公式总结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3电阻、电阻定律RL/S电阻率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15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选用电路条件RXRX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A1KV103V106MA1M103K106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磁场公式总结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F向F洛MV2/RM2RMR2/T2QVBRMV/QBT2M/Q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16电磁感应公式总结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3EMNBS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2导体一端固定以旋转切割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BS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TLI/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I/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