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8页)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将你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1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A摄氏负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4如图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5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6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7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8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第2页(共18页)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9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A365B395C42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1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12下列物态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化成水是液化现象B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现象C江面上形成的雾是凝华现象D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M处,此时他与自己的像之间的距离为M,像高为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将(变大/不变/变小)14坐在电影院的每个位置上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发生了用久的黑板会发生反光,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1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是度;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度16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填“升高”或“降低”)第3页(共18页)17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18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它的凝固点是,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MIN,这一过程是热过程19下列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是吸热还是放热(1)严寒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热;(2)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热20为了解除旱情,飞机在空中撒播干冰来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叫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三、作图(共9分)(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1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一条反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1)S的像的位置;(2)发光点S的位置;(3)作出AB和CD对应的入射光线第4页(共18页)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4在图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和,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丙的情景,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3)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982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第5页(共18页)第6页(共18页)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将你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1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A摄氏负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考点】温度【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单位应该放在数字后面,不能拆开读好比课桌高度是80CM,正确读法是80厘米,而不能读作厘80米了【解答】解20的正确读法有两个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故选D【点评】易错点可能是学生不大清楚和了解摄氏度这个单位,把摄氏和度分开读或许是受数学里度数的影响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解答】解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红、绿、蓝故选D【点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蓝,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注意区分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较多,如日月食、影子、激光准直等;(2)我们之所以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解答】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瞄准器等所以A、B、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第7页(共18页)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选项D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掌握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镜子、倒影、潜望镜;光的折射看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4如图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的,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解答】解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虚像是用虚线表示的,故根据此判断出选项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一定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左右互换5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考点】红外线【分析】根据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找出利用红外线的一个就可【解答】解A、验钞机验别钞票,这是利用紫外线,故A错误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这是利用可见光的反射工作的,故B错误C、光缆传递信息,它是利用光在光缆中传播(反复反射)来工作的,故C错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就是运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对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的熟练掌握,不能混为一谈6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第8页(共18页)【解答】解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7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A是正确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一样大,所以B是错误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完整的,是虚像,所以C是错误的;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是看不到像了;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常见的考题8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考点】光反射的可逆性【专题】声与光【分析】甲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说明从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射入了甲的眼睛;要判断乙能否看到甲的眼睛,关键是要看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是否会经平面镜的反射进入乙的眼睛【解答】解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故选A【点评】无论是在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并能灵活应用光路的可逆性9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A365B395C42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第9页(共18页)【分析】体温计使用前要先甩几下,如果不甩会出现以下现象(1)当被测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体温度计的示数时,则体温计显示的仍然是以前的温度,体温度计的示数会不变(2)如果被测温度高于体温计的温度,则示数会再上升【解答】解体温计里有个特殊的设计,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具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不能退回玻璃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以前那人的体温所以每次使用前,都要把体温计甩几下,使水银柱被甩下去现在他体温度正常,故体温计的示数不变故选B【点评】要知道体温计使用时与其它温度计的不同,如果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不能正确显示人的体温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解答】解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大一些,后面的学生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但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1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解答】解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看到的池底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是池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底虚像,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故选C第10页(共18页)【点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造成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浅的根本原因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12下列物态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化成水是液化现象B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现象C江面上形成的雾是凝华现象D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定性思想;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C、江面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M处,此时他与自己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M,像高为18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不变/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该同学离镜面距离3M,得出像距镜面3M,所以,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3M3M6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由该同学身高18M,可得像高为18M;因为像的大小与物距无关,所以,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答案为6;18;不变【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4坐在电影院的每个位置上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用久的黑板会发生反光,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第11页(共18页)【专题】应用题【分析】不同光滑程度的表面对光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射,即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银幕粗糙发生漫反射;用久的黑板面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解答】解根据物体反射面的光滑程度,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当反射面平滑(如平面镜、水面、玻璃),对光产生镜面反射;若反射面粗糙(如大地、银幕、墙壁),对光产生漫反射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选择不同的表面做光的反射面为使用电影院的每个位置上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就应选择发生漫反射的白色银幕做反射面;用久的黑板会反光,因为黑板的某些部位由于反复摩擦,使其表面变得光滑,也就发生了镜面反射,造成了黑板反光现象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点评】此题考查了对两类反射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时,抓住反射面的光滑情况即可,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用久的黑板”,应该发生漫反射的黑板,由于用久才发生了局部的镜面反射1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是60度;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120度,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0度【考点】光源;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可确定入射角的大小,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所以入射角为0故答案为60;120度;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这些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6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或汽化)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降低(填“升高”或“降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时,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的蒸发过程,汽化是吸热的所以会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蒸发(或汽化);降低【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第12页(共18页)17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根据液体的蒸发快慢地和液体温度的关系来作答;(2)根据我们对液化的了解来作答液化时要放热【解答】解(1)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温度高,干的快;晾在树荫下温度低,干的慢这说明了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的温度有关;(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除了水蒸气由于自身的温度高向人传递热量外;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人体,会遇冷液化,再向人体放热,所以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厉害故答案为温度;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液体蒸发快慢和液体温度的关系,二是液化放热18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它的凝固点是80,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5MIN,这一过程是放热过程【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晶体的凝固点的概念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知道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完为凝固过程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不断放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物体从5到10分钟,温度保持80不变,处于凝固过程所以可知该晶体的凝固点为80,经历了1055MIN,在凝固过程中仍要不断放热故答案为80;5;放【点评】此题主要是分析晶体的凝固图象,考查了凝固点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对凝固过程的了解,知道凝固过程是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完晶体的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19下列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是吸热还是放热(1)严寒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凝华,放热;(2)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液化,放热【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第13页(共18页)【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1)“冰花”是固态的,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放热;(2)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液化放热故答案为(1)凝华;放;(2)液化;放【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20为了解除旱情,飞机在空中撒播干冰来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叫做升华,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答】解干冰在空气中遇热会变成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这样周围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故答案为升华;液化【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工降雨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属于应用题目三、作图(共9分)(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1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50第14页(共18页)【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2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一条反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1)S的像的位置;(2)发光点S的位置;(3)作出AB和CD对应的入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解答】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A、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记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过像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第15页(共18页)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4在图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8(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丙的情景,这是沸腾时(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3)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98【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根据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然后即可读数;(2)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3)掌握水的沸点的概念,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解答】解(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图乙中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可看出温度计的示数为98(2)由图可知,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这是沸腾时的现象第1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休财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IP授权合作流程标准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民宿直播展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电商供应链金融风控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VR定制内饰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电网用户互动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化生产设备投资回报率研究报告
- 2025年矿山无人化作业技术装备创新与产业发展报告
- 2025年电商直播中主播品牌合作模式创新案例研究及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分析报告
- T-CITSA 57-2025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主数据标准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及答案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浙教版九上科学前三章难题易错题精选题(含答案)
- 医院总务设备科管理制度
- 消杀灭指导价格表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农业环境讲义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