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情感教育_第1页
英语教学论文,情感教育_第2页
英语教学论文,情感教育_第3页
英语教学论文,情感教育_第4页
英语教学论文,情感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衡阳市十六中肖云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应系统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词汇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联系语音和语法的中间环节,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在传统的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词的讲解重点在于它的音、形、义,而义的讲解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对词汇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讲得甚少。因此,学生学习词汇只是重复进行枯燥无味的记忆,文化知识的贫乏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一些笑话和错误。由此可见,在讲解所学语言词汇时,导入其文化内涵及产生这一词义的历史文化和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等方面内容进行浅析。关键词背景文化文化内涵英语词汇词汇教学0引言01问题的提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五级初中毕业时要达到的级别和八级高中毕业时要达到的级别要达到的文化意识目标。可见,学习英语文化知识已经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要重视其文化内涵,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有句名言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WITHOUTGRAMMAR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词汇就如建筑高楼大厦砖块,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语言词汇一方面与语音、语法一2015年英语学科参评论文2起,共同构成了语言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又被运用于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活动之中,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词汇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联系语音和语法的中间环节,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等等往往通过这个民族特有的词汇表现出来”胡文仲,高一虹199793。要真正掌握一个词,不仅要了解它的意义、句法功能、搭配意义,还要了解其文化内涵。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词汇的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传授,从而致使一些学生对意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直接的字面之义,而忽略语言词汇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我们许多学生来说,当他们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常常在这个水平停止不前,很难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既认识所有单词,又能剖析句型结构,但终不解其意,究其原因是在于对词汇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和掌握。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个词或同一句话对另一国家的人民来说不可能指的是同一个事物。例如MARYISGREENWITHENVYTOMISINBLUEMOOD如果只从简单词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玛丽忌妒或羡慕时脸色变绿或发青,汤姆情绪是蓝色的。但真的能这样理解吗肯定不能。在这两句英语中,GREEN绿和BLUE蓝并不是指颜色,它们都有其他意思,我们从该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方面进行联想,就会发现按照上面的词面意思翻译是行不通的。在词典上,GREEN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是GREENWITHENVY是个固定短语,表示的却是十分妒忌而已BLUE与MOOD之类的词连在一起使用表现某种情绪时,应该理解为沮丧的、忧郁的,因此TOMISINBLUEMOOD的正确理解是汤姆情绪低落。上面两个句子就涉及到了词的表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在我的语言词汇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时,造成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而是由文化差异所致。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词汇的相关文化内涵,在实际表达中才能更加准确和得体。02现状分析3021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在外语教学界已经达成共识。文化背景知识是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及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如果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学习,则无法了解和掌握。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在我国的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广大英语教师已开始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未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放在应有的位置。笔者所做的一次调查便说明了这一问题。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具有文化内涵的英语词汇的掌握情况。调查的对象分两个层次一是高一新生,他们代表初中毕业水平;二是大学本科新生,他们代表高中毕业水平。调查方式为英汉互译两个句子。英译汉的句子是THELIONSSHARE汉译英的句子是胆小如鼠。这里笔者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有关动物的词语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的掌握情况。第一句的汉译为“最多的一份”“较大的份额”。源于伊索寓言说是狮子,狐狸和驴子一同去打猎,狮子让驴子分配猎物,驴子吧猎物分为三等份,狮子大怒,遂将驴子吃了。狐狸知趣地将全部猎物都给了狮子。后来人们就用“THELIONSSHARE“来表示“较大的份额”。汉译英中胆小如鼠应译为“ASTIMIDASAHARE“因为鼠在汉文化里是胆小的象征,在英语里却是安静的喻体。所以不能直译为“ASTIMIDASAMOUSE“。调查发现,高一学生能正确理解这两句的不超过20,大一学生不超过40。可见,经过中学、大学近十年的学习,中国学生对所学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仍然了解甚少。如果说了解一些的话,也是耳濡目染,并不是全面系统学来的。所以,在实际运用上,自这次调查结果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系统地传授,其后果是学生对于已学习的词语,不能正确应用,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英语产生了疑惑而难学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他们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4要原因之一。英汉两种文化上的差异,既体现了文化共性,也体现了文化个性。后者反映到词汇里,经常引起英语学习者联想上的差异,形成不正确的理解和概念,以至在语言使用上经常出现选词、用词不当的错误。根据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词汇的文化内涵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会有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文化冲突,从而影响对词义的理解,阻碍人们之间的交往。很多跨语言交际中的失误都是因为不了解或误解了词语的文化内涵造成的。长期以来,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我们都把它当作工具来运用,这样的观点在我们的大脑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文化因素没有被导入到英语语言教与学的系统之中。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导致语言与文化的分离,阻碍了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毋庸质疑,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好的音、形及语法等基础知识,而却不懂得如何表达和运用。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更应该了解和学习语言词汇所表达的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而不是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如果我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词,在什么请况下不用哪个词,并且能够知道它们的表达形式和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毫无疑问,这就达到了我们用来进行交际的目的,这样不管是对教还是学都是全面的,值得肯定的。我国的绝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是在母语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又加上我们重规则,轻文化。对词汇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字面意义上,经常出现许多说出来的和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导入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对词汇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历史之间可能存在的必然联系,并把这种内在的联系应用于英语词汇的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灵活、实用,而且也不会教条。长久以来,我们接触英语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普遍都比较晚。从最近几年开始,我国开始在一些小学或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但总的来说,从这些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有一种普遍规律,就是先5教词汇、短语,再讲课文,后做练习,这节课就算上完了。教单词都是遵循三原则音、形、义,对义的讲解也仅仅是停留在单词浅显的字面意义上。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没有引入其语言文化内涵,没有对知识进行外延和扩展。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进行简单造句上,对于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广,或是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关紧要,因而就一带而过,甚至置若罔闻。这种讲授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学生学完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英语后,脑袋中灌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表达不出一个完整而准确的语句来,学到的依然是那些枯燥无味的单词、短语。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注意到了以上种种弊病,尽管平时已注意了学生的听、说训练,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了一些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文化差异缺乏深入了解,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出现了一些低级的文化理解错误。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STRONGASANOX,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译成EVERYONEHASAHAPPYDAY挥金如土译成TOSPENDMONEYLIKEEARTH,这就是由于对语言文化内涵理解的错误导致交际方面的一系列错误。它们的正确理解形式应为ASSTRONGASAHORSEEVERYDOGHASITSDAYTOSPENDMONEYLIKEWATER。所以,在语言词汇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学导入。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极大,不了解文化,不掌握文化内涵,就难以正确理解语言,我们在使用目的语跟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只有充分了解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充分掌握其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内涵才能理解它们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非常有必要的。022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的表现由于文化的形成与特定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更为突出。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地理位置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英国人非常喜欢海洋,因而有许6多表达法与海洋有关。例如“ASEAOF”指“大量的”,“THEYWEREMETBYASEAOFSMILES”“ATSEA”困惑,不知所云,“HEWASATSEAFORTHISMATTER”“FOLLOWTHESEA”做海员,“GOTOSEA”去当水手/出航,“SWEEPTHESEAS”扫荡海上之敌等。(2)宗教信仰的影响英美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英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语言中引用圣经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创造”CREATION一词一般被人们理解为利用某物质发明创造新的物质。基督教崇拜上帝GOD,相信天地万物被造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人们表示惊讶或感叹时常说“OHMYGOD”,“JESUS”生活中常提到“LOSTSHEEP”迷途的羔羊,“EDEN”伊甸园,“NORAHSARK”挪亚方舟等圣经典故。3神话故事的影响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十分发达并渗透在英语中,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典故,如ZEUS主神宙斯、APOLLO太阳神阿波罗、VENUS春天女神维纳斯、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ACHILLESHEEL阿格琉斯的脚踵、“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等,常出现英语语言中。4历史的影响历史上不列颠诸岛被罗马、日耳曼人、北欧人、诺曼底人等入侵,每一次侵略和占领都对英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词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诺曼底人的征服后,统治者和社会上层人士使用法语,表示一种社会地位,而撒克逊农民使用英语费莫塞,199050。现代英语词汇中有许多词反映出这两种语言的并存和逐渐融合。例如“PORK,PIGTHEFORMERISNORMAN,THELATTERSAXONTHENORMANWORDISUSEDFORTHEMEATANDTHESAXONFORTHELIVEANIMAL”IVOREVANS,197594852。餐桌上吃的猪肉是诺曼语PORK,而供养这些肉食的畜牲则用盎格鲁撒克逊词PIG同样,餐桌上的“BEEF牛肉”、“MUTTON羊肉”是法语,而地里放牧的“牛羊”却是英语7CATTLE,SHEEP等。这些例子反映出诺曼底人征服英国后,从语言表现出文化中存在的阶级裂痕。023影晌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学习的因索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词的文化内涵意义,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母语因素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英语学习主要受母语迁移现象的影响迁移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已有的知识被运用到新知识的环境中的过程。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对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称为正迁移反之,母语对英语学习中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称为负迁移。由于汉语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有许多差异,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发生负迁移。如,受汉语习惯和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总习惯说“SHEHASTWOBEAUTIFULEYES“或“ATMYHOMEHAVEATV“这样的表达。2学习者自身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语言学习,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很多学生都习惯于背诵教材后的单词表,但是很多人脑袋中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却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根本达不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所以,学生要重视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知识的学习。高中新教材学生用后面的注解中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同学们要重视它们。3施教者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只注重词的基本意义教学,轻词的文化内涵教学,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轻视。其实,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英汉语言深层蕴含的文化结构构成要素的认识,还在很大程度8上丰富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1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的意义中国加入WTO以来,与他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外语人才需求量激增,同时也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论述说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词汇知识还相当匾乏,英语水平远没达到中等程度。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直接学得,来自老师的课堂词汇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语法,语言所能传达的信息很少而没有词汇,就什么信息也不能传达。词是社会交际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词汇是言语产出的动力。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词汇又是一种文化符号,不同语言的词汇蕴涵出不同的文化意义,体现出语言的个性特征。“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因此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英语学习者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1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文化知识对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是介绍死的零散的英语文化信息,文化教学是一种思维方法及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中,借用多种方法,比如直接介绍、对照比较、案例分析、多媒体手段等,及时适时介绍西方丈化,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认识词汇,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能将所学词汇得体地运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没有一定的词汇,人们无法交流。但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并不等9于就能进行流畅有效的交流。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字面意思,还要了解词的文化内涵。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还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环节起就注意适时介绍英美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文素养和在实际语言交流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3词汇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生动形象的适度介绍会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能围绕教学任务,向学生准确介绍相关的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这种兴趣最终会转化为学习动力和求知欲,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4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和正确运用词汇,也有利学生在英语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词汇的准确掌握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篇理解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等。2建议与对策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单词,就不能孤立地学,即只机械记忆所学词汇相对的汉语字面意思,势必费时低效,事倍功半。学习英语一定要把词汇放在上下文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去学习与使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词语用法,在交际时才能运用得自然而得体。我将主要从施教者和学生两方面为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词汇教学当中运用,为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21施教者方面211树立背景文化知识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的观念10教师首先要树立外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可分割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紧跟语言发展变化的趋势,掌握语言及词汇发展的最新动态。因为如果不了解词义的变化,有时即使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交流目的,我们所用的语言也会显得有些古怪或知识已经陈旧。所以,外语教师应对英语词汇进行动态研究,尽可能地排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212介绍汉语与英语某些词汇的不等值现象某种事物为一个民族所有,而反映这种事物的概念的词汇还不能在别的民族语言中找到相应的等值形式。这样,便产生了词汇的不等值现象。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直接说明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WESTWIND”在英国人心目中是和春天、温暖联系在一起的,是正义与进步的象征,而在中国古诗中“西风”常和秋风联系在一起,是无情与邪恶的化身。“COWBOY”与美国早期的西部开发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而汉语中的“放牛娃、牧童”等根本不可能反映出这些文化内涵。汉英某些词汇不等值现象还反映在词义大小不等,这种差异也反映了文化因素的不同。如英语中的“BOARD”不仅仅只表示汉语中的“板子”,它还有“船舷”、“海岸”、“伙食”、“委员会”、“部门”、“舞台”等,还可用来做动词。汉语的“打”字其含义远远多于英语的“BEAT”或“HIT”,仅现代汉语词典所列就有20多个义项,如“打架”、“打雷”、“打车票”、“打秋千”、“打官腔”等都反映了汉语文化的特色。213让学生了解当今的英美社会不了解当今的英美社会,学生就难以准确理解与其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看似简单但却富有文化内涵的一般词汇。如“SUBURBANINHABITANTS”不是“郊区居民”,而是指那些住在郊区的城市富翁。因为在工商贸易日益发展的西方,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现代城市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下污染、交通拥挤以及噪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有钱人就朝环境比城市要好得多,污染也不严重的郊11区迁徙定居,于是就出现了。SUBURBANINHABITANTS类似这样与当今英美社会有关的词还有。LONELINESSINDUSTRY,SUNDAYFATHER等。“西方社会与文化”、“当代英美概况”之类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对当今英美社会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教师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可以加深学生对当今英美社会某些方面的认识。例如文化差异较大的方面,如家庭结构家庭大小、家庭关系、结婚、离婚等、社会制度政党、选举、西式民主等214有意识地介绍、讲解、总结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介绍、讲解、总结英语中一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并将它们与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就会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例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在英语中却用“SPRINGUPLIKE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因气候原因不出产竹子,BAMBOO一词在英语中是外来语,所以英国人无法用竹笋作比喻了。215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各类文章、报刊、杂志时留心积累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全面。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异国文化,能帮助他们理解另一民族所崇尚的价值与信仰。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一些词的概念很难把握,但通过阅读,他们会遇到大量有关这些词的实例,这样,学生便逐渐了解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深刻了解、吃透具有文化背景词汇的意义也有裨益。如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THEMERCHANTOFVENICE,学生会了解SHYLOEK贪婪、狠毒的守财奴原来是剧中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凶狠的报复者。216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词汇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教师在课外可以安排一些西方文化内容的英语讲座,利用当今的网络平台结合本校的英语学习活动,以语言词汇学习为起点,融入不同的历史文化,营造特定的英语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利用各种交际12平台亲身感受西方文化,不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和文化涵养。217进行话题式英语词汇教学。信息输入我们的大脑后要对其进行归类、加工和处理,当接收新的信息时,自然把同类信息融合在一起。记忆就象往挂钩上挂东西,有意义的东西会被归类挂在一起孤立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不挂,无意义则无处可挂,它只是暂时在脑子里绕圈子,最后便不知去向。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如是说。死记硬背单词是不明智之举,当然对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有其丰富的词汇,但对孤立的单词进行记忆是很难保持长久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留出十几分钟作为话题时间,提前准备好一个关键词作为话题,通过这个话题让学生快速思考和讨论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学生还可以借助词典获取与这个话题更多的相关词汇,等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再作必要补充和总结。话题式英语词汇教学法能够有效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能够使学生通过词汇集群的形式掌握尽可能多的单词。22学生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努力加强自身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扩宽知识面。不要以为文化知识对语言学习,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就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要只是背诵教材后的单词表,到最后脑袋中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却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学生要重视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知识的学习。高中新教材学生用后面的注解中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同学们要重视它们。221注重中英文化差异比较中学现行的新教材中,有大最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方面的话题和相关词汇。在学习中,学生要注意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别。如,中国的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颜色用法差异比较、动物窝意的差异比较、体态语的差别比较等等。进行中英文化差异比较,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学到特有的英语词汇文化知识,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同时又能帮助学生13加深对我们中国文化的理解。222注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第一,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定的历史背景会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发现。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