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无情人有情,预防触电有诀窍,制作人:王建滆(新工),汇报人:王建滆(新工),车间:宣汉车间,前言,3,-,4,-,5,-,6,-,7,-,触电类型Electricshocktype,典型案例Classiccase,防止触电Preventingelectricshock,防雷安全Safetylightningprotection,1,2,3,4,低压触电,5,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单线触电点击开始播放,双线触电,双线触电点击开始播放,8,高压触电,9,高压触电,高压触电,一、高压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二、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防止触电的措施,11,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或当线路发生一根导线断线故障,并且导线落在地面时,故障电流就会从接地体或导线落地点流入大地,并以半球形向大地流散,距电流入地点越近,电位越高,距电流入地点越远,电位越低,入地点20M以外处,地面电位近似零。如果此时有人进入这个区域,其二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人体承受跨步电压时,电流一般是沿着人的下身,即从脚到胯部到脚流过,与大地形成通路,电流很少通过人的心脏重要器官,看起来似乎危害不大,但是,跨步电压较高时,人就会因脚抽筋而倒在地上,这不但会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压增加,还有可能改变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而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因而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13,因此,电业工人在平时工作或行走时,一定格外小心。当发现设备出现接地故障或导线断线落地时,要远离断线落地区;一旦不小心已步入断线落地区且感觉到有跨步电压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用一条腿跳着离开断线落地区;当必须进入断线落地区救人或排除故障时,应穿绝缘靴。,14,电流对人体伤害及影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当人体处于高压设备附近,而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在人与带电的高压设备之间就会发生电弧放电,人体在高达3000,甚至更高的电弧温度和电流的热、化学效应作用下,将会引起严重的甚至可以死亡的电弧灼伤。电击则指人体的内部器官受到伤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使心脏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等现象,也可能使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而形成所谓假死。此时,若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救护,人将不能复生。,15,几种易引起触电的情况,16,急救措施,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电线,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17,安全用电原则,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18,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程度,触电类型Electricshocktype,19,揭阳特大触电事故,小伙为带女友回乡跳上火车顶触电起火面目全非,2,3,“一泡尿成千古恨”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遭电击毙命惨不忍睹,1,事故一,“一泡尿成千古恨”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遭电击毙命惨不忍睹,1,案例二,小伙为带女友回乡跳上火车顶触电起火面目全非,2,事故三,揭阳特大触电事故,3,24,触电类型Electricshocktype,防雷安全safetyprotection,防雷点击播放按钮开始动画播放!,雷电可把建筑物摧毁,使易燃易爆物体燃烧或爆炸,使电器设备的绝缘击穿、烧毁,造成人畜伤亡等等。凡是在地面上突起的建筑或设施,都有遭受雷击的危险.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26,新式避雷针,27,28,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现代建筑物上的避雷针,26,平时生活中防雷的8个小知识(1)雷雨天减少户外活动;(2)打雷时尽量不接打固定电话;(3)不要靠近户外金属物体;(4)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躲避;(5)不要停留在水陆交界或山坡与平过渡地带;(6)不要用未作任何接地处理的太阳能热水器淋浴;(7)不要靠近金属门窗,尤其是住户在15米高以上的楼房;(8)关闭家用电器电源(有SPD保护和良好接地系统的除外),29,雷电的好处,雷电好处第一,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雷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洪荒时期,火山喷发的大量气体,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的作用和强烈的雷击下,产生了氨基酸,而使具有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终于慢慢产生了。第二,雷电给人类带来了火。由于雷击造成森林起火,启发了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第三,雷电能净化环境。雷电发生时,强烈的电、光化学作用,会使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第四,雷电能治病。研究人员测试表明对气喘、烧伤、溃疡以及其他外伤的治疗有促进作用;,30,31,触电类型Electricshocktype,防止触电Preventingelectricshock,安全措施,电路中防止触电措施,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螺丝口灯泡,尾部接火线;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外壳要接地。,33,34,(1)损坏的开关、插销、电线等应赶快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使用。(2)不懂电气技术和一知半解的人,对电气设备不要乱拆、乱装,更不要乱接电线。(3)灯头用的软线不要东拉西扯,灯头距地不要太低,扯灯照明时,不要往铁线上搭。(4)电灯开关最好用拉线开关,尤其是土地潮湿的房间里,不要用床头开关和灯头开关。(5)屋内电线太乱或发生问题时,不能私自摆弄,一定要找电气承装部门或电工来改修。(6)拉铁丝搭东西时,千万不要碰附近的电线。(7)屋外电线和进户线要架设牢固,以免被风吹断,发生危险。,生活中防止触电,35,(8)外线折断时,不要靠近或用手去拿,应找人看守,赶快通知电工修理。(9)不要用湿手、湿脚动用电气设备,也不要碰开关插销,以免触电。(10)大清扫时,不要用湿抹布擦电线、开关和插销,也不要用水冲洗电线及各种用电器具、电灯和收音机等。(11)架设收音机、电视机和矿石收音机的天线,不要靠近电力线,以免天线被风吹断,掉在电力线上面而发生危险。(12)当灯头的螺丝口露在灯口外面时,应安装灯伞成保护圈,或换用能把螺丝口包上的长灯头,以免开闭灯时触电。(13)应该经常教育子女,不要玩弄开关、插销、收音机和其它各种电器等,以免发生危险。(14)晒衣服或搭手巾时不要搭在电线上。,生活中防止触电,36,(15)移动台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气用具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然后再移动。(16)看见小孩攀登电杆或摇晃电杆时,应及时制止,并教育小孩不要在电杆附近玩,以免发生危险。(17)上房晒东西时,注意别碰房上的电线,以免触电。(18)儿童不要在电线旁放风筝,以免风筝挂在电线上发生事故。(19)保险盒要完善,保险丝熔断时,必须及时找出原因,换上同等容量的保险丝,不可用铜丝或铁丝代替。(20)广播喇叭线不能和电力线混在一起,以免因绝缘不良,喇叭线碰到电力线上发生危险。,生活中防止触电,37,(15)移动台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气用具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然后再移动。(16)看见小孩攀登电杆或摇晃电杆时,应及时制止,并教育小孩不要在电杆附近玩,以免发生危险。(17)上房晒东西时,注意别碰房上的电线,以免触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事务审批流程及文件模板
- 我家的调皮蛋黑黑700字10篇
- 销售合同审查流程标准化工具合同风险控制
- 项目管理文档标准化模板
- 古文观止中的儒林外史研究教案
- 术后康复训练
- 信息安全漏洞排查标准操作手册
- 尿潴留术前准备及护理
- 深圳舒卿培训课件
- 基层中医康复培训课件
- 电池火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CAD机械制图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养老护理员基础照护试题(含参考答案)
-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程
-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医院财务科招聘考试题目(附答案)
- 高血压病例汇报
- 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范文
- 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