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VERILOG的串口实验报告一、前言随着计系统和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电路设计和制作上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字化指令,在一个系统内对外和内部通信越来越多。串行通信作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所用的传输线少,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送,应用非常广泛。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设计的灵活性。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使用VERILOG编写RS232串口通信程序,利用波形仿真工具进行前仿真,下载到开发板,利用串口调试助手进行验证。本串口实现的功能是可以设置八种波特率,实现多字节的收发。实验芯片选择XILINX的SPARTAN6系列,编译软件使用XILINX专用的ISE141,仿真工具使用ISE自带工具ISIM。三、实验过程(1)、分模块编写代码,本次设计共有四个模块,分别是串口接收波特率产生模块,串口接收模块,串口发送波特率产生模块,串口发送模块。以下是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图2由图所示,顶层各端口功能如下KEY_IN按键选择波特率端口CLK时钟输入端口RST_N复位端口RS232_RX数据接收端口RS232_TX数据发出端口顶层文件主要用于连接以下各个模块接收数据波特率产生模块端口功能如下KEY_IN按键选择波特率端口BPS_START启动波特率发生模块CLK时钟端口RST_N复位端口SAMPLE_CLK波特率时钟输出端口本模块的作用主要用于产生所需的波特率,共有八种选择,本模块的内部又有以下几个部分1、波特率选择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按键输入控制波特率,由CASE语句完成2、波特率时钟计数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计数器对输入时钟进行分频来达到所需的波特率。3、波特率时钟产生部分这一部分用来产生连接下一模块的波特率时钟。串口接收模块CLK时钟端口RST_N复位端口RS232_RX数据输入端口SAMPLE_CLK波特率时钟输入端口RX_DATA数据存储寄存器BPS_START启动波特率发生模块端口RX_INT发送模块使能端口本模块的作用主要是根据波特率时钟产生模块所产生的波特率,进行数据的接收,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检测数据开始位这一部分主要依据数据帧的起始位为0这一设置,通过检测下降沿来检测数据的开始位,当检测到下降沿后,发出一系列开始接收数据的信号。2、数据接收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波特率来采样数据,每一个数据采样九次,选取其中的三次经过加和来判断本位是0还是1。3、数据存储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把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设定的寄存器中,以便发送。串口发送波特率产生模块KEY_IN按键选择波特率端口BPS_START启动波特率发生模块(由串口发送模块产生)CLK时钟端口RST_N复位端口SAMPLE_CLK波特率时钟输出端口本模块的作用主要用于产生所需的波特率,共有八种选择,本模块的内部又有以下几个部3分1、波特率选择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按键输入控制波特率,由CASE语句完成2、波特率时钟计数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计数器对输入时钟进行分频来达到所需的波特率。3、波特率时钟产生部分这一部分用来产生连接下一模块的波特率时钟。串口发送模块CLK时钟端口RST_N复位端口RS232_TX数据输出端口CLK_BPS波特率时钟输入端口RX_DATA数据存储寄存器BPS_START启动波特率发生模块端口RX_INT发送模块使能端口(由串口接收模块产生)这一模块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检测发送使能信号部分这一部分通过检测下降沿来识别发送使能信号,并产生一系列的发送开始信号。2、发送帧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将之前存储在寄存器中的数据逐位发送出去,并加入开始位0,与结束位1,构成一帧十位数据。通过对各个模块的了解,分别编写各个模块的代码(2)、修改程序,编写仿真程序。由于本次实验代码量较小,仿真时采用ISE自带的波形仿真工具即可完成仿真,仿真图如下波形为任意两帧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可以看出连续两帧数据接收与发送并没有发生错误。(3)、将程序下载到芯片,结合串口助手进行验证。4四、实验代码顶层代码MODULEUART_TOPCLK,RST_N,RS232_RX,RS232_TX,KEY_ININPUTCLK/时钟信号50MINPUTRST_N/复位信号,低有效INPUTRS232_RX/数据输入信号INPUT20KEY_INOUTPUTRS232_TX/数据输出信号/WIRE20KEY_INWIRESAMPLE_CLK1WIREBPS_START1,BPS_START2/WIRECLK_BPS1,CLK_BPS2WIRE70RX_DATA/接收数据存储器,用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直到下一个数据接收WIRERX_INT/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过程中一直为高,/子模块端口申明/SPEED_SELECT_RXSPEED_RX/数据接收波特率选择模块CLKCLK,RST_NRST_N,BPS_STARTBPS_START1,SAMPLE_CLKSAMPLE_CLK1,/这一个时钟是九分之一波特率时钟KEY_INKEY_IN/用来选择波特率UART_RXUART_RX/数据接收模块CLKCLK,RST_NRST_N,BPS_STARTBPS_START1,/这一个信号用来控制波特率发生器的开启,当检测到输入数据中的下降沿后,开始波特率计数SAMPLE_CLKSAMPLE_CLK1,RS232_RXRS232_RX,/数据输入端口RX_DATARX_DATA,/数据输入后存储寄存器RX_INTRX_INT/这一信号用来表示数据接收完成,接受过程是高,接收完成后变为低,发送模块用此信号来判断是否可以发送SPEED_SELECT_TXSPEED_TX/数据发送波特率控制模块CLKCLK,RST_NRST_N,BPS_STARTBPS_START2,/CLK_BPSCLK_BPS2,/发送数据波特率生成端口5KEY_INKEY_INUART_TXUART_TXCLKCLK,RST_NRST_N,BPS_STARTBPS_START2,/当检测到INT下降沿以后开始启动CLK_BPSCLK_BPS2,RS232_TXRS232_TX,/接收数据存储寄存器RX_DATARX_DATA,RX_INTRX_INT/这个是波特率开始发送的标志,由串口接收模块产生ENDMODULE接收模块波特率发生器MODULESPEED_SELECT_RXCLK,RST_N,BPS_START,KEY_IN,SAMPLE_CLK/波特率设定INPUTCLK/50M时钟INPUTRST_N/复位信号INPUTBPS_STARTINPUT20KEY_IN/接收到信号以后,波特率时钟信号置位,当接收到UART_RX传来的信号以后,模块开始运行/OUTPUTCLK_BPS/接收数据中间采样点,OUTPUTSAMPLE_CLK/DEFINEBPS_PARA5207/9600波特率分频计数值/DEFINEBPS_PARA_22603/计数一半时采样REGSAMPLE_CLKREG130CNT/分频计数器REGCLK_BPS_R/波特率时钟寄存器REG130CNTTPARAMETERSYSTEM_CLK50_000_000/输入时钟频率设定,默认50M/LOCALPARAMBPS9600SYSTEM_CLK/9600/91LOCALPARAMBPS19200SYSTEM_CLK/19200/91LOCALPARAMBPS38400SYSTEM_CLK/38400/91LOCALPARAMBPS57600SYSTEM_CLK/57600/91LOCALPARAMBPS115200SYSTEM_CLK/115200/91LOCALPARAMBPS230400SYSTEM_CLK/230400/91LOCALPARAMBPS460800SYSTEM_CLK/460800/91LOCALPARAMBPS921600SYSTEM_CLK/921600/91/选择波特率部分程序/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IFRST_NBEGINCNTT1RX_DATAI1ELSERX_DATAI0IFSAMPLE_CLK_CNT7D89SAMPLE_CLK_CNT7D0ELSEIFSAMPLE_CLKSAMPLE_CLK_CNTSAMPLE_CLK_CNT1B1ENDREG10START_BIT/起始位,这里虽然定义,但并未使用该位来判断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即默认接收都是成功的/REG10STOP_BIT/停止位,这里虽然定义,但并未使用该位来判断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即默认接收都是成功的/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BEGINIFRST_NBEGINDATA_TMP02D0DATA_TMP12D0DATA_TMP22D0DATA_TMP32D0DATA_TMP42D0DATA_TMP52D09DATA_TMP62D0DATA_TMP72D0START_BIT2D0STOP_BIT2D0ENDELSEIFSAMPLE_CLKBEGINCASESAMPLE_CLK_CNT7D0BEGINDATA_TMP02D0DATA_TMP12D0DATA_TMP22D0DATA_TMP32D0DATA_TMP42D0DATA_TMP52D0DATA_TMP62D0DATA_TMP72D0START_BIT2D0STOP_BIT2D0END7D3,7D4,7D5START_BITSTART_BITRS232_RX7D12,7D13,7D14DATA_TMP0DATA_TMP0RS232_RX7D21,7D22,7D23DATA_TMP1DATA_TMP1RS232_RX7D30,7D31,7D32DATA_TMP2DATA_TMP2RS232_RX7D39,7D40,7D41DATA_TMP3DATA_TMP3RS232_RX7D48,7D49,7D50DATA_TMP4DATA_TMP4RS232_RX7D57,7D58,7D59DATA_TMP5DATA_TMP5RS232_RX7D66,7D67,7D68DATA_TMP6DATA_TMP6RS232_RX7D75,7D76,7D77DATA_TMP7DATA_TMP7RS232_RX7D84,7D85,7D86STOP_BITSTOP_BITRS232_RXDEFAULTENDCASEENDELSE/ENDENDMODULE发送模块波特率产生器MODULESPEED_SELECT_TXCLK,RST_N,BPS_START,CLK_BPS,KEY_IN/波特率设定INPUTCLK/50M时钟INPUTRST_N/复位信号INPUTBPS_START/接收到信号以后,波特率时钟信号置位,当接收到UART_RX传来的信号以后,模块开始运行INPUT20KEY_INOUTPUTCLK_BPS/接收数据中间采样点,10REG130CNTTREG130CNT/分频计数器REGCLK_BPS_R/波特率时钟寄存器REGCLK_OUTPARAMETERSYSTEM_CLK50_000_000/输入时钟频率设定,默认50M/LOCALPARAMBPS9600SYSTEM_CLK/96001/频率除以频率,可以得出每接受一个数据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LOCALPARAMBPS19200SYSTEM_CLK/192001LOCALPARAMBPS38400SYSTEM_CLK/384001LOCALPARAMBPS57600SYSTEM_CLK/576001LOCALPARAMBPS115200SYSTEM_CLK/1152001LOCALPARAMBPS230400SYSTEM_CLK/2304001LOCALPARAMBPS460800SYSTEM_CLK/4608001LOCALPARAMBPS921600SYSTEM_CLK/9216001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IFRST_NBEGINCNTTBPS9600/复位时波特率默认为9600BPS/ENDELSEBEGINCASEKEY_IN/根据波特率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波特率计数器计数最大值/3D0CNTTBPS96003D1CNTTBPS192003D2CNTTBPS384003D3CNTTBPS576003D4CNTTBPS1152003D5CNTTBPS2304003D6CNTTBPS4608003D7CNTTBPS921600DEFAULTCNTTBPS9600ENDCASEEND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IFRST_NCNT13D0ELSEIFCNTCNTT|BPS_START/判断计数是否达到1个脉宽CNT13D0ELSECNTCNT1B1/波特率时钟启动/这里有问题11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BEGINIFRST_NCLK_BPS_R1B0ELSEIFCNTCNTT/2/当波特率计数到一半时,进行采样存储CLK_BPS_R1B1ELSEBEGINCLK_BPS_R1B0ENDENDASSIGNCLK_BPSCLK_BPS_R/将采样数据输出给UART_RX模块ENDMODULE发送模块MODULEUART_TXCLK,RST_N,BPS_START,CLK_BPS,RS232_TX,RX_DATA,RX_INTINPUTCLKINPUTRST_NINPUTCLK_BPS/中间采样点INPUT70RX_DATA/接收数据寄存器INPUTRX_INT/数据接收中断信号OUTPUTRS232_TX/发送数据信号OUTPUTBPS_START/发送信号置位REGRX_INT0,RX_INT1,RX_INT2/信号寄存器,捕捉下降沿WIRENEG_RX_INT/下降沿标志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BEGINIFRST_NBEGINRX_INT01B0RX_INT11B0RX_INT21B0ENDELSEBEGINRX_INT0RX_INTRX_INT1RX_INT0RX_INT2RX_INT1END12ENDASSIGNNEG_RX_INTRX_INT1/捕捉下沿REG70TX_DATA/待发送数据REGBPS_START_RREGTX_EN/发送信号使能,高有效REG30NUM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BEGINIFRST_NBEGINBPS_START_R1B0TX_EN1B0TX_DATA8D0ENDELSEIFNEG_RX_INTBEGIN/当检测到下沿的时候,数据开始传送BPS_START_R1B1TX_DATARX_DATATX_EN1B1ENDELSEIFNUM4D9BEGINBPS_START_R1B0TX_EN1B0ENDENDASSIGNBPS_STARTBPS_START_RREGRS232_TX_RALWAYSPOSEDGECLKORNEGEDGERST_NBEGINIFRST_N|NUM4D9BEGINNUM4D0RS232_TX_R1B1ENDELSEIFTX_ENCASENUM4D0RS232_TX_R1B0/起始位4D1RS232_TX_RTX_DATA0/数据位开始4D2RS232_TX_RTX_DATA14D3RS232_TX_RTX_DATA24D4RS232_TX_RTX_DATA34D5RS232_TX_RTX_DATA4134D6RS232_TX_RTX_DATA54D7RS232_TX_RTX_DATA64D8RS232_TX_RTX_DATA74D9RS232_TX_R1B1/数据结束位,1位DEFAULTRS232_TX_R1B1ENDCASEENDENDASSIGNRS232_TXRS232_TX_RENDMODULE14附件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及要求完成时间(一)确定题目和指导教师1学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2学院(系)向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助教)分派指导论文(设计)任务,院(系)公布备选题目一览表;3学院(系)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布置大会;4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术特长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后确定论文题目;5学院(系)将选题结果汇总成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前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二)做好论文开题、写作的准备工作1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交流课题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2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习调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以后(三)做好开题报告教研室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抽查。每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前(四)认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工作。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2学院(系)要随时了解、检查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每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开题及写作阶段)(五)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教研室组织中期毕业论文检查工作,做好记录,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填写中期检查表。每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六)指导教师评定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学生将毕业论文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七)评阅老师评阅毕业论文学院(系)或教研室安排有关教师,详细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评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314周(八)组织答辩学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答辩日程安排通知教务处,并做好答辩记录,给出答辩成绩。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第三阶段(评审答辩阶段)(九)综合评定成绩学院(系)组织专门人员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成绩汇总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要求阶段15(十)毕业论文归档管理学院(系)收集并整理归档毕业论文有关材料,包括鉴定表(2份)、开题报告(1份)、中期检查表(1份)、评分表(1份)、论文(设计)(1份)及相应电子文档,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一份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前(十一)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7周前注1提前或推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要求相同,日程自定;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三个阶段时间安排,可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附件2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封面;目录;题目;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谢辞;附录。二、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规范1封面封面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等内容。2目录目录由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二级标题即可。目录应该用“”连接名称与页码。3题目论文(设计)题目要恰当、简明、凝练,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及其内容,做到文、题贴切。题目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目所使用的词语应当考虑到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题目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中外文标题应一致,居中编排格式。4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必要的信息,使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16“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语句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约为200300字,外文摘要约为200300个实词。关键词(KEYWORDS)是为了文献标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关键词一般为36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中文关键词两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外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正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包括前言(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用所学专业外语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一般6000字左右。1前言(引言)前言(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分析,阐明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成果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与研究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选定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要求观点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层次清楚。正文中的图表和计量单位要规范。图须有序号、图题、图例、量和单位,17图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1格,写在图下方;表格采用3线表,表头线和表尾线为粗黑线,表两边不要串写文字,表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空1格,写在表上方;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6谢辞(致谢)谢辞(致谢)是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科研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谢辞应实事求是。7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顺序和规定的格式列在正文之后。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出处要翔实,要进行核实查对。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著作,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是在引用文字(即所引用的词组、句子、段落等)结束处的右上角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全文参考文献的序号要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某一文献多次引用时,要用同一序号标出。文后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是依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次序排列所有的参考文献,且一个参考文献只能出现一次。8附录凡不宜收入正文中而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附录内容主要包括正文中所使用公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使用的主要符号、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重复性数据图表;调查问卷等。18(顶头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引言(或绪论)11材料与方法Y11材料Y12方法Y121Y122Y123Y124Y2Y21Y3Y(略)X(正文第X章)Y致谢Y参考文献Y附录A(必要时)Y附录B(必要时)Y图1(必要时)Y图2(必要时)Y表1(必要时)Y表2(必要时)Y注1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附件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理科)(说明本表供理工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装订线5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19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摘要(200300字,五号宋体)关键词(35个,五号宋体)TITLE(3号TIMESNEWROMAR)STUDENTMAJORINGINNAMETUTORNAME(小四TIMESNEWROMAR)ABSTRACT(五号TIMESNEWROMAR,200300个实词)KEYWORDS;(35实词个,五号TIMESNEWROMAR)引言(小四宋体)。1材料与方法(仿宋体四号)11(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111(仿宋体小四号)(小四宋体)。112(仿宋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0。12(黑体小四号)2结果与分析(仿宋体四号)21(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11(仿宋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12(仿宋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2(黑体小四号)3讨论(仿宋体四号)31(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32(黑体小四号)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2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5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6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C/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7外国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21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五号TIMESNEWROMAR。注由于网站资料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M,会议记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图题,小5黑句末无标点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宋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宋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宋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表题小5黑,居中句末无标点表内容6宋数字一般以小数点位数对齐,数值后表示差异显著性的字母右肩上标表注6宋,各注之间用“;”隔开22(顶头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引言(或绪论)1一、Y(一)Y1Y(1)Y(2)Y(3)Y2Y3Y(二)Y1Y二、Y(略)X(正文第X章)Y致谢Y参考文献Y附录A(必要时)Y附录B(必要时)Y图1(必要时)Y图2(必要时)Y表1(必要时)Y表2(必要时)Y附件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文科)(说明本表供文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装订线5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23注1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数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摘要(200300字,五号楷体)关键词(35个,五号楷体)TITLE(3号TIMESNEWROMAR)STUDENTMAJORINGINNAMETUTORNAME(小四TIMESNEWROMAR)ABSTRACT(五号TIMESNEWROMAR,200300个实词)KEYWORDS;(35个实词,五号TIMESNEWROMAR)引言(小四宋体)。一、(楷体四号)(一)(黑体小四号)1(楷体小四号)(宋体小四)。(1)(宋体小四号)(宋体小四)24。(2)(宋体小四号)2(楷体小四号)(二)(黑体小四号)二、(楷体四号)(一)(黑体小四号)1(楷体小四号)(宋体小四)。(1)(宋体小四号)(宋体小四)。(2)(宋体小四号)2(楷体小四号)(二)(黑体小四号)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2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5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6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C/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7外国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注由于网站资料随意性、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五号TIMESNEWROMAR。25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M,会议记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图题,小5黑句末无标点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宋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宋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宋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表题小5黑,居中句末无标点表内容6宋数字一般以小数点位数对齐,数值后表示差异显著性的字母右肩上标表注6宋,各注之间用“;”隔开26附件5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大学教务处制附件6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27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题目类型题目来源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职称姓名年级学号一、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或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28三、研究方案(思路)四、论文进度安排五、主要参考文献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29七、院(系)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院系公章)年月日注1题目类型理论、实验、应用、综合;2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拟定、自选、其它;3此表可打印。附件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指导教师教师职称专业计划完成时间已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学生签名年月日30指导教师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院(系)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附件8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表院系专业学号姓名论文题目评分人评价内容满分得分1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152观察、收集、整理、查阅资料及运用水平253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0指导教师4论文的创新性与写作质量30合计100是否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评分人评价内容满分得分1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152论文的难度、工作量大小和创新性303论证过程的合理性与结果的正确性25评阅教师4文字表达水平、文章的逻辑性与写作规范30合计100是否同意答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评分人评价内容满分得分答辩小组1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或应用性35312论文写作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25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40合计100答辩是否通过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论文评阅成绩(30)论文答辩成绩(30)总成绩评定成绩论文等级院(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院系公章)年月日注论文等级与百分制的对应关系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附件9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鉴定表题目姓名学号院系专业32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大学教务处制中文摘要33英文摘要指导教师评语34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论文等级院(系)负责人(签章)年月日院(系)审核意见院(系)公章年月日35填写说明1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书写要清晰、工整、规范,不得打印。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按此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成绩评定表、论文正文的顺序装订成册,留院(系)存档。附件10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答辩学生总人数未能如期答辩学生人数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人数成绩分布比例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结合院(系)特点制定的具体措施及执行效果36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措施院长(系主任)签字(公章)年月日3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校字【2008】8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程即将结束时,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文理科以论文为主,工科以设计为主。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要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加强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完成的质量。第二章毕业论文程序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分为选题、开题、实验(设计、调研)、中期检查、撰写、答辩等阶段。38第七条各主要环节的时间安排如下(一)选题。学院(系)应在本科生第七学期第八周前公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名单及备选论文(设计)题目,组织学生选定题目和指导教师,学生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论文题目。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调研、实验等论文(设计)前期准备工作。选题结果以学院(系)为单位报学校教务处。(二)开题。学院(系)应在第八学期开学后两周内,组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出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工作。开题之后,指导教师应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期检查其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三)中期检查。学院(系)应在第十一周前进行一次中期检查,了解论文(设计)研究、写作等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四)评阅。学生应在第八学期第十四周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审阅后,学院(系)组织评阅教师进行评阅。评阅教师资格通同指导教师。(五)答辩。第八学期第十五周前,学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所评成绩、评阅教师所评成绩和答辩成绩计算出论文(设计)综合成绩,并评定论文等级。(六)第八学期第十六周前,学院(系)完成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的整理归档,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推荐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第三章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第八条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原则上不应超过10人。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第九条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可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第十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职责(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39(二)指导学生进行开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实验、上机运算、撰写论文、答辩等各环节工作。(三)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四)在答辩前一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审阅,给出成绩,写出评语。第四章对学生的要求第十一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如下(一)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学校及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二)严格遵守校内资料查询、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还要同时遵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三)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套用或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四)按学校规定的工作程序及撰写规范和格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原则上为6000字左右。第五章选题原则与要求第十二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有利于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院感手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 家装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21、应用问题(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浙教版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Unit12 I can swim(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人音版
- 广东省惠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 地球的公转说课稿
- 电视应急采访预案(3篇)
- 电气室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印刷技能大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半导体制造用胶膜市场调查报告
- 家长学校亲子沟通课件
- 超声科主任竞聘演讲稿
- 工地工伤预防培训
- 辽宁省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134篇
- 抑郁症的患者护理查房
- (完整)夏季防暑降温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复卷机安全操作规程
- 马克思介绍课件
- 2024年一建水利水电真题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各种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