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第五章ppt课件_第1页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ppt课件_第2页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ppt课件_第3页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ppt课件_第4页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颁布新的教育宗旨1904年“癸卯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制定学制系统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分为三类三段式。改革课程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实用课程及美术、音乐等,以体现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师范学校令师范学校规程蒙养园附属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1916年颁行的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是蒙养园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蒙养园民国前期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它是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明确规定的,要求以附设于女子师范为基本原则,以发展儿童身心和辅助家庭教育为办园宗旨,招收36岁的男女儿童入园受教,保育科目分列游戏、唱歌、谈话、手艺四项,加强了儿童美育,规定每园学生数为100160人,师生比例小于1:30。该学制未退去日本色彩,但却吸纳了德国学前教育的某些精神。,.,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1922年”壬戌学制“制定的七项标准,是借鉴美国的“六三三制”的框架“七项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总体结构为三类三段,将中学分初、高两级设置,并取消大学预科。幼教育机构的名称,由“蒙养园”变更为“幼稚园”,正式确立幼稚园制度。,.,幼稚园民国中后期幼教机构的统称。西方传教士办理的幼教机构最早使用此名,此后国人自办的幼教机构亦有使用此名者,壬戌学制后统一使用此名。幼稚园既可单设,亦可附设;办理宗旨依照“儿童本位思想”,侧重于“谋个性之发展”;,.,幼稚园民国中后期幼教机构的统称。教育对象确定为36岁的男女儿童;初对保育内容无明确规定,1929年后规定为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7项,它具有教为浓厚的美国色彩,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结晶。,.,内容具有教为浓厚的美国色彩,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结晶。,.,第二节学前教育思潮,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与传播(一)清末学前教育的引入引进日本的学前教育思想传教士输入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潮以林乐知为代表“一国之至宝,一国之光宠。”特点:日本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上;西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上;,.,(二)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二)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1、1912年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教育略述介绍福禄倍尔遵循自然的原则2、1914年无我的德国柏林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馆宣传了重游戏的思想。3、1928年张宗麟编著的幼稚教育概论指出福禄倍尔学说缺点,如对宗教的迷信,恩物中无乐器、恩物偏于细小等。,.,恩物:这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制造的一套玩具。它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球体、圆柱体、立方体、三角体等制作成的,作为幼儿了解自然和人类的玩具。恩物共由12种,其中10种是游戏性恩物,2种是作业性恩物。每一种恩物都有特殊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恩物:第一种恩物是6个不同彩色(红、绿、蓝、黄、紫、橙)绒线球。每个球各系一线,线色与球色一致。当儿童在尚未说话之前或稍后,母亲指引着儿童观察、抓弄这些柔软的小圆球,让他初步熟悉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动静状态,发展儿童的辨色能力第二种恩物是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其高度和直径都是一寸半,后二者有穿孔,并附有木棒为细绳。球代表动,立方体代表静,圆柱体则动、静兼备。通过这种恩物,可以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第一、二种恩物供3岁以前儿童游戏之用,以下各种恩物供3-7岁儿童使用。第三种恩物是木制立方体(积木)。可以分为8个小立方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正立方体。这种恩物可以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以及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恩物是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是自然的象征,其教育教育价值在于帮助儿童逐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恩物的条件是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的恩物;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有趣、透明的观念;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在于作业将恩物知识运用于实践,恩物是活动的材料;恩物是确定的,而作业是变化的;恩物在前,作业在后;恩物主要用于发现和模仿,作业主要用于接受和创造。,.,(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1913年志厚蒙台梭利女士之教育法蒙台梭利新教育之设施1914年但焘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之家”1914年-1915年顾树森和王维尹合著的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及顾树森的蒙台梭利女士教育法,.,.,.,.,(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1913年志厚蒙台梭利女士之教育法蒙台梭利新教育之设施1914年但焘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之家”1914年-1915年顾树森和王维尹合著的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及顾树森的蒙台梭利女士教育法张雪门的幼稚教育新论,.,(四)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意义其一,学生是主体,其二,反对分科教学其三,反对班级授课制其四,重视能力发展其五,讲究教学设计,.,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今译基尔帕特里克)于1918年创立“设计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废除班级授课制,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确定学习目的,设计学习内容,通过自行设计及操作,获得有关知识与技能。按照克伯屈的概括设计活动可分为建造设计、欣赏设计、问题研究、技能练习等四种类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选择在设计中所需要的材料,其一般的操作程序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施完成、检查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跟现代教育理念有诸多契合之处。,.,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勃兴(一)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中国封建社会:以“孝”为出发点,以“忠”为归宿。鲁迅:“救救孩子”,强调一要理解儿童;二要指导儿童;三要解放儿童。蔡元培:发展儿童天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口号陈鹤琴:“一切为了儿童”的信念,.,鲁迅:“救救孩子”强调一要理解儿童;二要指导儿童;三要解放儿童。,.,.,蔡元培:发展儿童天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被毛主席誉为“学界泰斗,”的先生,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曾于1916年至1927年出任北大校长,.,.,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口号,.,.,.,陈鹤琴:“一切为了儿童”的信念,.,.,(二)儿童公育思潮1、19世纪末:康有为大同书,.,1、19世纪末:康有为大同书,将康有为大同书的内容曾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2.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3.无家族,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期须易人。4.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5.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级学校。.,.,(二)儿童公育思潮1、19世纪末:康有为大同书2、“五四”前后:蔡元培提出儿童公育的主张3、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三)平民化幼儿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要求教育要向广大民众普及。,.,第三节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行1932年10月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一)幼稚教育总目标(二)课程范围(三)教育方法,.,(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现了民族性和“洋为中用”的精神;寓知识于娱乐之中;教育内容上对儿童的训练是多方面的;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封建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一)公立幼稚园1.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建立于1919年,招收3-6岁的幼儿,多半系教员子女。游戏运动器具和恩物等设备齐全。在教学中以生活为作业,谈话、游戏、手工、音乐为主要活动。,.,.,.,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一)公立幼稚园2.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该院成立于1935年,招收两岁半至五岁的幼儿20人,每半岁一个级段,每级段各有4人。供儿童心理学、儿童训导与心理卫生、儿童心理专题研究等课程观察、研究、实习用。,.,.,.,.,(二)私立幼稚园1.厦门集美幼稚园1919年2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为集美学校的一部分2.北京香山慈幼院1919年10月正式成立,主办者为熊希龄,目的在于济贫托孤,属于慈善性质,采用欧美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南京鼓楼幼稚园-中国第一个实验幼稚园陈鹤琴1923年春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国卢爱林为指导员;甘梦丹为教师;张宗麟为研究员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陶行知于1927年11月创办办园宗旨: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办园方法:艺友制5.上海大同幼稚院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原名中国济难会)创办,专门收容和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负责人为董健吾。6.上海劳工幼儿园1934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由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于沪西女工区。其宗旨为女工服务,向劳工的儿童(自断乳到8岁)实施教育,教育重点是卫生健康教育,经费靠募捐。,.,.,.,.,.,北京香山慈幼院:刚落成的六一幼儿园,.,.,.,燕子矶幼儿园,.,.,.,上海大同幼儿园,.,上海劳工幼稚园,.,.,(二)私立幼稚园1.厦门集美幼稚园1919年2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为集美学校的一部分2.北京香山慈幼院1919年10月正式成立,主办者为熊希龄,目的在于济贫托孤,属于慈善性质,采用欧美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南京鼓楼幼稚园-中国第一个实验幼稚园陈鹤琴1923年春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国卢爱林为指导员;甘梦丹为教师;张宗麟为研究员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陶行知于1927年11月创办办园宗旨: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办园方法:艺友制5.上海大同幼稚院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原名中国济难会)创办,专门收容和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负责人为董健吾。6.上海劳工幼儿园1934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由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于沪西女工区。其宗旨为女工服务,向劳工的儿童(自断乳到8岁)实施教育,教育重点是卫生健康教育,经费靠募捐。,.,3.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实验研究包括:(1)读法研究(2)设备研究(3)故事研究(4)课程研究:经历散漫期、论理组织期、中心制期(5)习惯研究:包括卫生习惯、做人的习惯(个人的)、做人的习惯(社会的)(6)技能研究:包括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7)幼稚生生活历的研究:包括一天的生活历、每星期的教程、每月的教程、每学期的教程、全年的生活历,.,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该园进行的实验包括:(1)草拟生活纲要分全年、一月、每周和当天(2)寻找生活材料(3)试用生活法户外生活要多;注意卫生;注意读法,.,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1932年颁布的师范教育法和1933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对师范幼稚科的设立作了具体的规定。(一)南京女子中学旅宁第一女学粹敏第一女学宁垣属女子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南京女子中学1922年,在校长张默君的主持下,设立幼稚师范科。,.,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1932年颁布的师范教育法和1933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对师范幼稚科的设立作了具体的规定。(二)集美幼稚师范学校设立宗旨:集合闽南有志于幼稚教育的分子,研究现代闽南的幼稚教育,培养时代性、地方性良好的幼稚园和小学低年级教书及社会子女,学制四年。注重学生的专业训练及实际教学技能的培养。,.,(三)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创建于1930年,为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由张雪门任校长。招生对象为慈幼院女生直升者为主,也招收外校的初中毕业生。学制灵活,学完为速成科,可任幼稚园助理教师;学完两年为幼师科,可任幼稚园正式教师或主任;学完三年可兼任小学低年级及婴儿园教师。,.,(四)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创办于1940年10月,陈鹤琴任校长。办校宗旨有三: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人才;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理论和教材教法方面的实验研究;三是活教育的实验。1943年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五)幼稚师范学校教员检定办法和幼稚园教员任职资格的规定,1944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学及师范学校(含幼稚师范)教员检定办法,分无试验检定和试验检定两种。对提高幼稚园教员素质和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幼稚园教员的任职资格,1946年7月,教育部转发了福建省国民学校校长教职员任用及待遇办法,规定了幼稚园教员的任职资格。,.,第四节抗战时期的学前教育,一、抗战时期的学前教育方针1938年,教育部确定了幼稚教育的方针:“幼稚教育,应使保育和教导并重,增进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施教的对象应推广及于贫苦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