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1 棠湖中学高三下期 3 月月考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P 31S 32Cl 35.5Cu 64 第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与每种脂质含有的化学元素一定不同 B细胞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 ATP,细胞中的 P 元素大多数参与组成 ATP C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为 C63H105O45N17S2的多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最多是 16 个 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是进行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3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4人类遗传病多种多样,下面对遗传病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成年以后患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B无致病基因且基因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均正常,则不会患遗传病 C在研究多基因遗传病时无需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D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显性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 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 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 pH 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2 6如图所示为某种鱼迁入太平湖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A该种鱼迁入太平湖后呈“J”型增长 B10 年后该种鱼在太平湖中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C20 年后该种鱼在太平湖中将逐渐消失 D该种鱼在太平湖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10 年时鱼数量的两倍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陶瓷、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石油的分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解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提高去污能力 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 8 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 其中二环1.1.0丁烷 ()是其中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 C3H4是同系物 B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9已知 A、B、C、D、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元素 A、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 元素 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元素 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D 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D、E 的单质 B元素 A、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化合物 AE 与 CE 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 B、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10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通过 Na2O2使其增重 2 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B11.5 g 金属钠投入 200 mL 1 mol/L 盐酸中,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为 0.1NA C1 mol NaBH4与足量水反应NaBH4H2O NaBO2H2(未配平)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 D80 g CuO 和 Cu2S 的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数为 NA 11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 5G 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 5G 元年的起点。通信 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 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M1xFexPO4e十 Li LiM1xFexPO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LiC6eLi 6C C电池总反应为 M1xFexPO4LiC6 充电 放电 Li M1xFexPO46C D充电时,Li 移向磷酸铁锂电极 3 12下列从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将 2 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水杯中, 钠与乙醇 反应要平缓得多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 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灼热的碎瓷片, 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与烷 烃性质不同的烯烃 C 向盛有 CaCO3成分的水垢中滴加食醋,水垢溶解并产生 气泡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 一段时间后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入,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未发生水解 13 25时, 在 20 mL 0.1 molL1一元弱酸 HA 溶液中滴加 0.1 mol L1NaOH 溶液, 溶液中 1gc(A)/c(HA) 与 pH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对应溶液中:c(Na+)c(A)c(H+)c(OH) B25时,HA 酸的电离常数为 1.0 105.3 CB 点对应的 NaOH 溶液体积为 10 mL D对 C 点溶液加热(不考虑挥发),则 c(A)/c(HA)c(OH) 一定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为儿童蹦床时的情景,若儿童每次与弹性床相碰后都能回到相同的高度,并重复上述运动, 取每次与弹性床的刚接触的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儿童位置(即坐标 y)和其 速度 v 的关系图象中,能大体描述该过程的是() ABCD 15如图所示,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实线 MN 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 AB 是一个电子只 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 A、B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aB,电势能分别为 EpA、Ep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一定从 A 向 B 运动 B若 aAaB,则 Q 靠近 M 端且为负电荷 C无论 Q 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 EpAEpB DB 点电势可能高于 A 点电势 4 16半径为 R 的圆环竖直放置,圆环可以绕过圆心的竖直轴旋转,两个质量相等可视为质点的小环套在圆环上 A、B 两点并处于静止状态,A、B 连线过圆心且与竖直方向成 37 o角,某时刻大圆环开始绕竖直轴旋转,角 速度从零不断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o=0.6,cos37o=0.8) A小环与大环之间动摩擦因数0.75 BB 处的小环先相对大环开始滑动 C两小环的高度最终都将升高 D只要小环不发生相对滑动,大环就不对小环做功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 2R,现将质 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 0 h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0 3 4 h(不计空气阻力) ,则 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2R 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0 3 4 hh 18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 abc 以速度 v 匀速向右穿过匀强磁场区域, 磁场宽度大于 ac 边的长度 从 bc 边进入磁场区, 到 a 点离开磁场区的过程中, 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情况(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是下图中的 ABCD 192019 年 10 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天文学家 MichelMayor 和 DidierQueloz,1995 年他们首次探测 到太阳系外行星的存在,从而开始了人类大规模的太阳系外行星搜寻。2016 年 8 月欧洲南方天文台曾 宣布在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附近发现宜居行星“比邻星 b”。“比邻星 b”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3 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2.2 倍,若不考虑星球的自转效应,则 A“比邻星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比邻星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比邻星 b”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比邻星 b”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0如图所示,某人从距水面一定高度的平台上做蹦极运动。劲度系数为k的弹性绳一端固定在人身上, 另一端固定在平台上。人从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在其到达水面前速度减为零。运动过程中,弹性绳始终 处于弹性限度内。取与平台同高度的O点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人 可视为质点。从跳下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用v,a,t分别表示人的速度、加速度和下 落时间。下列描述v与t、a与y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5 AB CD 21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 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12 mm、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 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此时 1 m与半球体的球心 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成 53角(sin530.8,cos53 0.6), 1 m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5,并假设 1 m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整个 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 1 2 m m 的比值如何,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都不为零 B当 1 2 5 3 m m 时,半球体对 m1的摩擦力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 C当 1 2 5 1 3 m m 时,半球体对 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下 D当 1 2 5 5 3 m m 时,半球体对 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 第卷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0m/s2,实 验小组选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 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 为三个计数点, 在计数点 A 和 B、B 和 C 之间还各有一个点 (1)为减少实验误差,下落物体应选用_(选填“50 g 钩码”或“200 g 重锤”) (2)进一步测得题图中 h1=13.06cm,h2=7.14cm,h3=8.71cm,若重锤的质量为 0.10kg,则打点计时器 打 B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 加了_J(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 6 23 (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若选择开关置于“100”挡,按正确 使用方法测量电阻 Rx的阻值,指针位于图乙所示位置,则 Rx=_,该同学还用螺旋测微器测量 了该金属丝的直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丝直径 d=_mm。 (2) 要测绘一个标有“3V, 0.6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 3V, 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 4.5V,内阻约 1) 电流表:(量程为 0250mA,内阻约 5) 电压表:(量程为 03V,内阻约 3k)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额定电流 1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750,额定电流 0.3A) 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图中的_(填字母代号)。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压 为 1.5V、内阻为 5.0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 W。 24在刚刚过去的“坑口嘉年华”省实体育节上,4 100m接力赛是田径比赛中一个激烈的比赛项目,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 /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 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 练习中, 甲在接力区前 0 13.5ms 处作了标记, 并以9m/sv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 的长度20mL ,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7 25.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两物体A、B 质量均为m=10kg,它们之间用可遥控引爆的粘性炸药粘连在一起。 现使两物体从光滑曲面(末端切线水平)上高度H=0.8m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进入水平传送带,随 即撤掉光滑曲面, 传送带匀速向左传动, 速率为 0 v=3m/s。 已知两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 g 取 10m/s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物体从传带右端滑出,求皮带轮间的距离s 需满足的条件; (2)若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求从两物体滑上到离开传送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两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 擦产生的热量Q; (3)若两皮带轮半径r=10cm,间距为13.5m。当两物体滑上皮带后经过2s 的那一时刻,用遥控器引爆粘 性炸药,此后两物体分离,物体B 恰好从传送带右端平抛飞出。若爆炸所用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爆炸所释放的化学能80%转化为两物体的机械能,求爆炸所释放的化学能E。 26 (14 分)金属钼在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钼(Mo)的常见化合价为+6、+5、+4。由钼精矿(主 要成分是 MoS2)可制备单质钼和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部分流程如图 1 所示: 已知:钼酸微溶于水,可溶于液碱和氨水。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焙烧钼精矿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2)钼精矿焙烧时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是_,请提出一种实验室除去该 尾气的方法_。 (3)操作 2 的名称为_。由钼酸得到 MoO3所用到的硅酸盐材料仪 器的名称是_。 (4)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图 2 为各炉层固体物料的物质 的量的百分数()。 x=_。 焙烧炉中也会发生 MoS2与 MoO3反应生成 MoO2和 SO2的反应, 若 该反应转移 6mol 电子,则消耗的氧化剂的化学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 (5)操作 1 中, 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 碱浸液中 c(MoO42)=0.80molL1, c(SO42)=0.04 molL1, 在结晶前需加入 Ba(OH)2固体以除去溶液中的 SO42。当 BaMoO4开始沉淀时,SO42的去除率是 _。Ksp(BaSO4)=1.11010、Ksp(BaMoO4)=4.0108,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8 27(14 分)PCl3是磷的常见氯化物,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外延、扩散工序。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沸点/密度/ gmL1其他 黄磷44.1280.51.82 2P3Cl2(少量)2PCl3 2P5Cl2(过量)2PCl5 PCl311275.51.574遇水生成 H3PO3和 HCl, 遇 O2生成 POCl3 (一)制备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 PCl3的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1)仪器乙的名称是_;其中,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的接 口编号是_。(填“a”或“b”) (2)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_。实验过程中,为减少 PCl5 的生成,应控制_。 (3) 碱石灰的作用: 一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而使 PCl3水解, 影响产品的纯度; 二是_。 (4)向仪器甲中通入干燥 Cl2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 CO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_。 (二)分析 测定产品中 PCl3纯度的方法如下: 迅速称取 4.100 g 产品, 水解完全后配成 500 mL 溶液, 取出 25.00 mL 加入过量的 0.100 0 molL120.00 mL 碘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 0.100 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 的碘,终点时消耗 12.00 mL Na2S2O3溶液。 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 反应。 (5)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 PCl3(相对分子质量为 137.5)的质量分数为_。若滴定终点时俯 视读数,则 PCl3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三)探究 (6)设计实验证明 PCl3具有还原性:_。(限选试剂有:蒸 馏水、稀盐酸、碘水、淀粉) 28(15 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 重要意义。 ICO 还原 NO 的脱硝反应:2CO(g)2NO(g)2CO2(g)N2(g) H (1)已知:CO(g)NO2(g)CO2(g)NO(g) H1=226 kJmol1 N2(g)2O2(g)2NO2(g) H2=68 kJmol1 N2(g)O2(g)2NO(g)H3=183 kJmol1 脱硝反应H=_, 有利于提高 NO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 (写出两条) 。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 NOx的排放,这使 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 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 AgZSM5 为催化剂,对 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 NO 转化为 N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9 若不使用 CO, 温度超过 775, 发现 NO 的分解率降低, 其可能的原因为_; 在 n(NO)/n(CO)=1 的条件下,应控制最佳温度在_左右。 用 CxHy(烃)催化还原 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写出 C2H6与 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NO2尾气常用 NaOH 溶液吸收,生成 NaNO3和 NaNO2。已知 NO2的水解常数 K=21011,常 温下某 NaNO2和 HNO2混合溶液的 pH 为 5,则混合溶液中 c(NO2)和 c(HNO2)的比值为 _。 IIT 时,在刚性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NO2(g)CO2(g)NO(g),化学反应速率 v =k Pm(CO)Pn(NO2),k 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反应物的分压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如下表所示: (3)若反应初始时 P(CO)=P(NO2)=a kPa,反应 t min 时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 P(NO)=b kPa,则此时 v =_ kPas1(用含有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下同)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p=_ (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29 (9 分)“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有 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的光合速率往往受_(至少 两个)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如图所示, 中午时分, 光合速率下降, 出现光合“午 休”现象,主要原因是_。 (3)图中的曲线分析,下午 15:00 左右净光合速率回 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此时,气温过 高使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减弱以及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 如果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 米等,可能会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就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 10 实验思路:将该茶园均分为 A 组、B 组(B 组为实验组) ,_,实 验结果:B 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高于 A 组,则说明_,结果分析:间作玉 米能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_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 CO2浓度等,从而 提高茶的品质。 30 (9 分)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 加,其意义是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 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其原因是_,为保证血糖平衡,此时 人体物质的代谢变化是_。 (3)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缺陷等。一些型糖尿病患者,进 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 A、B 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A 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 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 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 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 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 A、B 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 组 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 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该实验原理是:a _。b _。 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 31 (9 分)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 (1)区别该群落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 (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 (3)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 态系统的_能力将会增强,这也是人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有益尝试。 (4)初夏池塘蛙声一片,这属于_信息,它有利于_。 (5)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 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 A 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 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 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 50 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11 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 32 (12 分)在果蝇中,翻翅(M)对正常翅(m)为显性,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红眼(E) 对粉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 (2)若只考虑翻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 XMYM外,还有 _三种。 (3)为了判断果蝇红眼(E) 、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 X 染色体的非 同源区段,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 。 预期结果和分析: 1若子代_,则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若子代_,则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 (4)若果蝇红眼(E) 、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e配子有活性,但个体基 因纯合致死,_(填“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雌性,原因是_。 (二)选考题: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 (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 秒与(t+2)秒两个时刻,在 x 轴上(-3m,3m)区间 的波形完全相同,如图所示并且图中 M,N 两质点在 t 秒时位移均为 2 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该波的最大波速为 20m/s B (t+0.1)秒时刻,x=-2m 处的质点位移一定是 a C从 t 秒时刻起,x=2m 处的质点比 x=2.5m 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从 t 秒时刻起,在质点 M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 N 恰好到达波峰 E.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 d=3m 的狭缝时会发生明显 的衍射现象 (2) (10 分)图示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 ABC,其中B=60, 直角边 AC 的长度为 L,一束单色 光从 D 点以与 AC 边成 30角入射到棱镜中,已知 CD=2AD, 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求: (i)根据计算说明能否在 AB 面发生全反射。 (ii)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 12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据自然杂志于 2018 年 3 月 15 日发布,中国留学生曹原用石墨烯实现了常温超导。这一发现将在 很多领域发生颠覆性的革命。曹原被评为 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的第一名。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碳的电子式是,可知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单电子 b12 g 石墨烯含共价键数为 NA c从石墨剥离得石墨烯需克服共价键 d石墨烯中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13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怀化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8月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出售煤矿风机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唐山
- 闸门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建筑木材收购合同范本
- 西安工作签合同范本
- 学校用地出租合同范本
- 2025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 三升四数学综合练习(60天)暑假每日一练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肺心病(课)课件
- 加油站打散油证明模板
- 中国烟草PPT模板
- c51e四门两盖耐久试验大纲
- 江苏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题库
- 16竞品信息技术参数表
-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