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总体设计
34页 13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1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加工示意图1.dwg
加工示意图2.dwg
加工示意图3.dwg
外文翻译-- 黏性连接器用作前轮驱动限制滑移差速器对汽车牵引和操纵的影响.doc
床身.dwg
气动装置.dwg
生产率计算卡.dwg
设计图纸7张.dwg
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总体设计开题报告.doc
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总体设计论文.doc
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装配图.dwg
1P65F上箱体零件图.dwg
目 录
1 引言 1
1.1 组合机床的概念 1
1.2 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1
1.2.1 国外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2
1.2.2 国内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2
1.3 加工对象及用途 2
1.4 组合机床的组成 3
1.5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分类 3
1.5.1 按在组合机床中所起作用分 3
1.5.2 按动力部件分 4
1.5.3 按动力部件实现的进给方式分 4
1.6 组合机床的特点和分类 4
1.6.1 组合机床的特点 4
1.6.2 组合机床的分类 5
1.7 速技能 5
2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方案制定 8
2.1 原始资料数据介绍 8
2.2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方案 8
2.3 加工方案的制定 9
2.3.1 加工方案 9
2.4 刀具的选择 10
2.4.1 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10
2.4.2 确定切削力、切削扭矩、切削工具及刀具耐用度 11
2.4.3 确定刀具 12
3 “三图一卡”的编制 13
3.1 被加工零件图 13
3.2 加工示意图 14
3.3 机床联系尺寸图 18
3.4 机床生产率计算卡 20
4 夹具设计 22
4.1 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 22
4.2 机床夹具的类型 22
4.2.1 按夹具的通用特性分 22
4.2.2 按所使用的机床划分 23
4.3 工件的定位 23
5 冷却装置 24
6 电气控制 25
7 使用说明 26
结束语 27
致 谢 28
参 考 文 献 29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组合机床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本文根据工厂需要,设计一台能高效、高精度的进行多面钻孔的专用组合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是一种工序集中的高效率机床。组合机床加工,刀具是借助于速技能,精加工机床采用高精度的导向,所以能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
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完成了夹具设计。对上箱体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机床配置型式,并选择了刀具及合适的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切削扭矩、切削功率进行了计算,从而确定动力头电机功率等,完成了总体设计。对三面钻孔夹具的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对刀引导机构、夹具体等进行了设计,对工件的定位误差进行了计算,对夹紧力进行了估算。上箱体在夹具上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采用气压夹紧,夹紧部位为刚度较好的筋板上,目的是为减少上箱体夹紧变形误差。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组合机床 工艺规程 刀具选择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On 1P65F Box Body Unnecessary Hole Fast Skill Special
Plane System Design
Abstract
Electrical machine tool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grated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technology and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efficiency, high-quality,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ransportation, energy, militar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ppliance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lant needs, to design a highly efficient, high-precision multi-surface drilling machine dedicated portfolio. Combination of the use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and more knives, multi-process, multi-faceted, multi-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a focus on efficient processes machine. Combination of machining, cutting tool speed is through the use of skills, finishing high-precision machine tool-oriented, they are able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product quality.
Comple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fixture design. Box on the analysis of a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machine configuration and choose the right tool and cutting parameters on cutting force, cutting torque, cutting power to carry out th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first electric power and so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overall设计. Fixture for drilling on three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clamp body, the knife guide the organization, specific folders such as design, the positioning error of the workpiece is calculated on the clamping force were estimated. On the box in the fixture using a two-hole position, restrictions on freedom of the workpiece 6. The use of pneumatic clamping, clamping parts for the stiffness of the tendon a better boar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tank to reduce clamping deformation error.
Keywords Processing technology Machine process Modular machine Tool selection
1 引言
本研究课题是以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总体设计为依托,结合老师的指导,我小组的同学对此机床进行了分配设计。本设计的原则是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率,并尽量节约成本。
组合机床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本文根据工厂需要,设计一台能高效、高精度的进行多面钻孔的专用组合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是一种工序集中的高效率机床。组合机床加工,刀具是借助于速技能,精加工机床采用高精度的导向,所以能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1]。
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完成了夹具设计。对上箱体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机床配置型式,并选择了刀具及合适的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切削扭矩、切削功率进行了计算,从而确定动力头电机功率等,完成了总体设计。对三面钻孔夹具的定位机构、夹紧机构、对刀引导机构、夹具体等进行了设计,对工件的定位误差进行了计算,对夹紧力进行了估算。上箱体在夹具上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采用气压夹紧,夹紧部位为刚度较好的筋板上,目的是为减少上箱体夹紧变形误差。
1.1 组合机床的概念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是一种工序集中的高效率机床。组合机床加工,刀具是借助于钻摸板和镗模架,精加工机床采用高精度的导向,所以能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
组合机床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机床。无论是机械电气或电气控制的都能实现自动循环。半自动化的组合机床,工人只要将工件装夹好,按一下按钮,机床既可自动进行加工,加工一个循环停止。自动化的组合机床,工人只要将零件放到料斗或上料架上,机床即可连续不断地进行加工。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件约占70%——80%,这些部件是系列化的,可以进行成批生产。其余20%——30%的专用部件是由被加工零件的形状、轮廓尺寸、工艺和工序来决定,如夹具、主轴箱、刀具和工具等[2]。
1.2 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1.2.1 国外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1911年,美国为了加工汽车零件研制了组合机床。在发展初期,各机床制造厂都执行自己的通用部件标准。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提高互换性,195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定,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原则,并规定了部件间联系尺寸。1973年ISO公布了第一批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使机床制造标准化做了行业性的规定。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中,对机械制造装备进行了多次更新换代。50年代为“规模效益”模式,即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70年代,是“精益生产”模式,以提高质量,减低成本为标志,80年代较多的采用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等高技术的集成机械制造装备;90年代,机械制造装备普遍具有“柔性化”、“自动化”和“精密化”的特点,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和经常更新产品的需要[3]。
1.2.2 国内组合机床的发展历史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迅猛发展。已经具备了成套生产加工各种精密的,高度自动化的以及高效率的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有些机床甚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现在我国已经可以研制并生产出六轴五联动的系统,分辨率可以达到1微米,适用于复杂型体的加工。组合机床未来的发展将更多的采用调速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等传动,以简化结构、缩短生产节拍;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和主轴箱、夹具自动更换系统,以提高工艺可调性;以及纳入柔性制造系统等[4]。
结束语
本课题的任务是针对1P65F上箱体多余孔速技能专机专用机床总体,要求设计合理,装夹方便,定位准确,满足加工技术要求,符合单班制年生产10万台的生产纲领,同时尽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三图一卡的绘制:加工零件图,加工示意图,机床联系尺寸图和年生产率计算卡。
(2)机床的总体设计及典型零件的设计,画出至少五张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3)切削用量的计算以及零件的强度校核。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让我对大学四年所学的全部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致 谢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在武培军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完成的。从今年开学到毕业设计结束的这段日子里,老师在学习上给了我悉心的指导,使我在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做毕业设计这段日子里贾德欣高级工程师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期间,对我的毕业设计的完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多次给我提出深刻而具有指导性的意见。正是有了贾工程师对我时时刻刻的指导,才使我能正确把握论文的方向,并顺利地完成。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深邃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一直深深的影响和激励着我,使得我在学习和生活上受益匪浅。在毕业设计完成之时,谨向恩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特别感谢所有给我传道授业的老师们,正是你们的辛勤教授才使学生有了完成毕业设计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奠定了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张银保. 立式轴承座钻孔组合机床设计[J]. 湖北出版社,2005, 6.
[2] 曾庆明. 卧式坡口车削专用机床设计[M]. 广西:广西机械出版社,2002,2.
[3] 徐旭东,周菊琪. 现代组合机床技术及其发展[J]. 中国机械工程,1995,6.
[4] 李秀敏. 组合机床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 航空制造技术,2003,4.
[5] 黄文敏,袁晓春. 1P65F汽油机热机熄火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J]. 林业机械与
木工设备, 2007,3.
[6] 李庆余,张佳等主编.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周开勤. 机械零件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 组合机床设计手册[M]. 上海:化工工业出版社,1992.
[9] 日本速技能机械进军上海[N]. 中国机电日报,2002.
[10] 上海彬野机械有限公司[N].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11] 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 组合机床设计参考图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1977.
[12] 王先逵. 机械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13] 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王步瀛. 机械零件强度计算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5] 吴宗泽. 机械结构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16] 栗 新,张志民,姚建民. 数控双面钻窝专用机床设计及调试[J]. 现代制造技
术与装备,2007 ,3.
[17]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8] 赵家齐.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础[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9] 吴宗泽主编. 机械设计师手册(上、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0] 杨可桢,程光蕴.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 侯志坚, 李国平, 高子辉, 赵洪华. 加工套筒零件两端中心孔的专用机床[J] .
设计工艺与装备,2005 ,3 .
[22] 林文焕,陈本通. 机床夹具设计[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23] 龚定安,蔡建国编著.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4] 孙丽媛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002.
[25] 王传杰,闫献国. 一种新型机床冷却系统的研究[M]. 山西:山西机械出版社,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