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胡同,上海石库门,陕西窑洞,江南水乡民居,四川羌寨民居,云南版纳傣族民居,客家围屋,8、各具特色的民居,导学提示一:,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并仔细阅读文前的导学提示,看看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词语认读: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闽西南粤东北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奇葩:奇特而美丽的花朵。营垒:军营和四周的围墙。夯筑: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骚扰:扰乱;使不安宁。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崇尚:尊重;推崇。贮仓:用来储存物品的仓库。和睦相处:彼此友好地相处。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导学提示二:自由读一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客家民居:,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营垒式住宅,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如橘瓣状排列,八卦布局排列,列数字,打比方,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举例子引用,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葩:,花,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奇葩:罕见的、特殊的花,导学提示三:读一读傣家竹楼部分,思考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1、“藏在竹林”。2、“傍水而居”。3、“树满寨,花满园”。4、结构简单,新颖美观。5、宽敞和通风好”。6、一家盖房,全村帮助。,傣家竹楼的特点,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