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04 地壳和岩石圈_第1页
讲04 地壳和岩石圈_第2页
讲04 地壳和岩石圈_第3页
讲04 地壳和岩石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一),一、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划分上地由硅铝质组成;下地壳由硅镁层组成。既有硅铝层又有硅镁层的地壳称陆壳;只有硅镁层的地壳称洋壳。通常认为海沟以外属于洋壳;在海沟不发育的处,大陆裙(陆基)以外为洋壳。分界线上可形成特殊的中型喷出岩类鞍山岩类。二、大陆壳和大洋壳的特点1、大陆壳陆壳面积约占地壳总面积的40%,质量占地壳的63%。厚度变化大,在山区达70km,在盆地和裂谷区仅20km。整个陆壳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是不均一的。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第三章,地壳和岩石圈,第一节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二),2、大洋壳面积约占地壳的60%,质量占37%。厚4-15km。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简单,一般由三层组成。第一层厚约0.5km,为松散沉积物;第二层为拉斑玄武岩;第三层一般认为由变基性岩和辉长岩组成(有争议)。洋壳年龄较轻,一般不老于200Ma(中生代)。3、陆巧合洋壳的关系相互转化,第三章,地壳和岩石圈,第二节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一、地壳的活动性二、地壳稳定区的特征1)地壳厚度稳定;2)平面呈浑圆状,无明显延伸方向;3)物质组成为花岗质岩石;4)构造变动微弱;5)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微弱,岩石类型单调;6)地壳顶部一般具有双层结构,既由基底和盖层组成。三、地壳活动区的特征1)地壳厚度变化大;2)平面形态多呈狭长带状,延伸达数百到数千公里;3)在物质组成上,造山带的下部可能是闪岩、超镁铁质岩和榴辉岩与中酸性岩的混合物,再洋中脊为拉斑玄武岩、辉长岩或斜长岩;4)构造变动强烈,形成复杂的褶皱和断裂;5)岩浆活动强烈、广泛;6)沉积厚度大;7)地热异常,具有高的地温梯度,地热流可能是正常值的2-3倍,重力异常贺磁异常都呈条带状分布,具明显方向性。,第三章,地壳和岩石圈,第三节岩石圈,一、一般概念二、岩石圈板块和板块构造学说1、现代板块的划分2、板块边界类型离散型边界;汇聚形变界类型;走滑边界类型。3、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