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B右曲轴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36页 16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21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5WB右曲轴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5WB右曲轴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论文.doc
5WB右曲轴箱反面加工夹具.dwg
5WB右曲轴箱结合面夹具装配图.dwg
任务书.doc
压板1.dwg
压板2.dwg
外文翻译--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及其热分析.doc
定位衬套1.dwg
定位衬套2.dwg
工序05图.dwg
工序10图.dwg
工序15图.dwg
接杆.dwg
支撑1.dwg
支撑2.dwg
支撑块.dwg
短菱形销.dwg
短菱形销座.dwg
调整片.dwg
铰链版.dwg
长圆菱形销.dwg
长菱形销.dwg
防尘座.dwg
高菱形销座.dwg
2加工作业指导书1-1.xls
2加工作业指导书2-1.xls
2加工作业指导书3-1.xls
2加工作业指导书4-1.xls
2加工作业指导书5-1.xls
2加工作业指导书6-1.xls
目录
1 引言 1
1.1 气动行业的发展现状 1
1.2 气动行业的发展趋势 2
1.3 我国气动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
2 5WB右曲轴箱体的零件分析 4
2.1 5WB右曲轴箱体的特点和和作用 4
3 毛坯的选择 5
3.1 毛坯材料的种类 5
3.2 确定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 5
3.3 确定毛坯时的几项工艺措施 6
3.4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4 5WB右曲轴箱体的工艺规程设计 7
4.1 工艺规程的作用 7
4.2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7
4.3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
4.4 曲轴箱体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8
5 基准的选择 10
5.1 基准的概念 10
5.2 基准的分类 10
5.3 基准问题的分析 10
5.4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6 拟订工艺路线 13
6.1 工艺路线方案 13
6.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4
6.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6
7 夹具设计 23
7.1 机床夹具的作用及其组成 23
7.2 零件工艺性分析 23
结束语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本论文根据实际的需要完成了5WB右曲轴箱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该论文叙述了近年来气动行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采用零件材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设备,确定了工艺路线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5WB右曲轴箱箱体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尺寸计算、加工余量的计算和强度的校核。完成了5WB右曲轴箱箱体的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最后进行了主要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圆满完成了5WB右曲轴箱加工工艺规程所要求的各项工作。
通过设计,综合应用了大学期间的多数基础和专业知识,加深所学知识体系,掌握了运用各项绘图软件进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箱体 工艺规程 夹具设计 夹具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The 5WB Cankcase Box Body Processes Craft
and Tongs Design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physically according to needing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hat the right 5 WBs crankcase box body processes a craft and tongs.That thesis described the spirit moves profession in the citizen's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have of comparison, and its development present condition and trend.Concretely analyzed the craft of product, the craft parameter of certain adoption spare parts material and the equipments adopted, made sure the total project of craft route, analyze and solved the total structure of the 5 WBs right crankcase box body an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each work part, and carried on the size calculation of some necessities and proces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and pit in the school of the strength.Completed the spare parts diagram of the 5 WBs right crankcase box body and assemble drawing of diagram, finally carried on the design that the main spare parts processes a craf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lever to process various works that the 5 WBs right crankcase box body.
Pass a design, majority of foundation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nthesized to apply university for period, deepen the knowledge system learned, controled to make use of variou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at the painting softwares carry on a design.
Keywords Lever Craft regulations Process design Tongs
1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气动技术正朝着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等方向发展。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来传动和控制机械的一门专业技术,它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技术应用面迅速扩大,气动产品品种规格持续增多,性能、质量不断提高,气动技术应用面的扩大是气动工业发展的标志。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它 是机械制造工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每个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许多工艺方案来完成。不同的工艺方案所选择的设备及加工方法等均有不同,工作量、费用等同样有差别,因而反映出来的经济效益就有差异。为了寻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编制工艺文件时,经常碰到如何选择既能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工艺方案的问题。
在机加工过程中,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人们常常利用气动夹具来夹紧工件。如在镗、铣、刨、平磨加工过程中, 可以利用气动夹具把工件快速固定在工作台上, 但在车削加工中使用气动夹具较少。利用更好的夹具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的加工面与定位面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夹具后可以减少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且易于实现多工位加工。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本次毕业设计制定5WB右曲轴箱体的加工工艺以及夹具设计,使通过对曲轴的结构分析及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夹具的设计。
1.1 气动行业的发展现状
气动技术应用面的扩大是气动工业发展的标志。气动元件的应用主要为两个方面:维修和配套。过去国产气动元件的销售要用于维修,近几年来,直接为主要配套的销售份额逐年增加。国产气动元件的应用,从价值数千万元的冶金设备到只有几百元的椅子。铁道扳岔、列车的煞车、街道清扫、特种车间内的起吊设备、军事指挥车 等都用上了专门开发的国产气动元件。这说明气动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正在日益扩大。
在汽车制造、电子、工作机械(纺织、印刷、包装、设备、机床)、食品等工业产业的自动化进程中,气动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气动技术已经突破传统的设计、制造理念、正在IT、生物制药、医疗机械等高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气动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共有1000 多家,其中主要企业约300 余家。根据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07 年液压工业总产值207.6 亿元,同比增长28.95%。与此同时,液压气动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合行业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液压气动标准体系。本行业现有国家标准96 项,行业标准63 项,合计159 项。这些标准在行业生产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基本满足企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需要。
1.2 气动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IT工业,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在工业界的应用,气动元件、气动技术作为主机配套的重要基础件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标准化、微型化、模块化、集成化、系统化、智能化、状态监测/可诊断等方面。气动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安全、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 优点 ,加上近年在缓冲、伺服和集成化等方面的技术发展 ,使它的应用与日俱增。
气动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用于生产、工程自动化和机械化中,还渗透到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中。气动系统具有防火、防爆等特点,可应用于矿山、石油、天然气、煤气等设备。还因其耐高温,适用于火力发电设备、焊接夹紧装置等。同时,它容易净化,可用于半导体制造、纯水处理、医药、香烟制造等设备 。气动系统的高速工作性能,在冲床、压机、压铸机械、注塑机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关于5WB右曲轴箱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已经基本完成,
现总结如下:
(1) 编制5WB右曲轴箱体加工中心正反两面加工工艺,绘制加工工艺路线图。
(2) 确定加工5WB右曲轴箱体加工中心加工所需加工夹具的数量,并找好了夹紧点,
绘制零件图和夹具图。
(3)懂得了气缸工作的原理,根据切削力的大小,选择了合适缸径的气缸。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掌握了一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的切入点,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了正确的设计思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了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进一步规范了制图要求,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本领。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之后,又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短,经验少。文中定有许多不妥甚至错误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本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致 谢
经过近四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正文高工和武培军老师。他们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开题报告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老师们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设计的同学们,他们在本次设计中勤奋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并分担了许多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
感谢学校图书馆的开放,让我们有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机械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对机床数控系统这门课程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于各方面知
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实际的体会。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需要
还有相当距离,还需在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本设计由于时间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限制,在设计上不很周详,许多应该考虑的因素,可能没在设计上体现出来。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得到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各方面的帮助,才能使设计得以顺利进行,借此我深表谢意!
最后感谢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参 考 文 献
[1] 刘新德. 我国液压气动行业标准化现状与发展[J].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
学社.1995.
[2] 艾兴,肖诗纲编.切削用量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侯珍秀编.机械系统设计[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3.
[4] 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孙玉芹,孟兆新编.机械精度设计基础[D].吉林:科学出版社.2003,8.
[6] 张世昌,李旦,高航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7]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编.机床夹具设计册[D].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
[8] 刘朝儒, 彭福荫,高政.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庞怀玉.机械制造工程学[M].武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0] 刘守勇.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1] 李翠翘,李建政,孟刚. 零件机械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则的探讨[J]. 机械
研究与应用, 2005, 18 (5).
[12]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王大康.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4]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 张耀宸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