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PPT_第1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PPT_第2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PPT_第3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PPT_第4页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的制取,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以O2的制取为例),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蜡烛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4、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5、石灰石高温分解,6、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蜡烛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4、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5、石灰石高温分解,6、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所得气体不纯,注意:1、酸是用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3、实验室酸为什么不用稀硫酸来制取CO2?,2、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一、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反应原理的探究,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现象:开始反应时有气泡,一会儿就无气泡产生。因为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现象: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反应很激烈。气体不易收集。,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反应速率比较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CO2。,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固、液常温型,固体加热型,这套装置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提示: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4、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思考:,讨论,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发生装置选择,收集装置选择,二、装置的确定,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液体和液体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CO2发生装置根据什么来选择?,CaCO3+2HCl=CaCl2+H2O+CO2,固态,加热,固态和液态,常温,固态和液态,常温,反应装置,2H2O2H2O+O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所用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在课本P111图中可以选用哪些仪器制取CO2?这些仪器应如何组装成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亲手装一装,请同学们用桌上提供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必须液封导管应在橡皮塞下少许导管应接近集气瓶底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便于排出气体,能充分排走集气瓶中的空气,?,目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讨论:1、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应当注意什么?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3、怎样检验瓶内CO2已收集满?,CO2实验室制法,1.药品选择,2.反应原理,3.装置选择,4.收集方法,6.验满方法,5.检验方法,7.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石灰石和稀盐酸),(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木条放瓶口,木条熄灭),小结:,四、作业:课本P1122、5,日积月累,你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谢谢大家!,检验方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方法,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往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说明该气体是CO2。,验满:将燃烧的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说明CO2集满。,浑浊,熄灭,2、加入药品(注意先加固体后加液体),3、收集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操作步骤:,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面下,出气导管太长,伸入了液面下,没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三、随堂练习:,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为什么?请改正?,2、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