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_第1页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_第2页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_第3页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_第4页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夏文化,绍兴一中平建树,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大禹的?,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虫也,”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顾颉刚,如果你想证明夏文化的存在,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证据?为什么?,A.大禹治水的传说,B.史记中夏本纪的记载,流传下来史书文献的记载是否一定可信?,司马迁(约生活在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根据文献记载推测,夏王朝存在于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这封信里说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顾颉刚自序,我们该如何证明传世文献记载是否可信呢?,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甲骨。历史学家王国维利用甲骨卜辞的记载,证明史记殷本纪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王国维古史新证:“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我们该去哪里挖掘夏王朝的遗存呢?,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史记吴起列传,“昔伊(水)洛(水)竭而夏亡”国语.周语,徐旭生(1888-1976),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全面整理了古代文献成书较早,可信度较高的关于夏代的七十多条史料,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推测夏人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区域活动:一是豫西地区的洛阳平原以及嵩山周围,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二是山西省西南部分汾水下游一带。,1959年夏天,徐旭生带领一个六人小组,前往传说中夏人的活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南边地坎上有不少灰坑,西喂羊庄北面养鱼池附近堆积着大量残碎陶器和其他遗物。,从1959年至今,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挖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里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1号宫殿面积约10000平方米,约1.3个足球场的面积,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铸造作坊绿松石器作坊,长达70厘米,由2000多粒绿松石镶嵌成的“龙”,二里头式酒器的分布,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二里头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都邑。许宏最早的中国,你倾向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英国学者艾兰鉴于至今未在甲骨文中发现夏朝存在的证据,以及文献中对夏朝的记录也都语焉不详,推测“禹创立夏朝和尧舜禅让的传说都是商代的神话发展演变而来”,“如果夏原来是一个神话,后来被变成为历史,那么考古学上的夏文化也就难于成立了”。,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的豫西、晋南地区,同历史文献中夏人所居的地方大致吻合。其次,通过碳十四测定,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约在前2395年前1625年,和夏朝纪年相当。中国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应当就是夏文化。,关于二里头文化是否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否是夏王朝都邑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至今没有发现夏朝文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数十个文字状的符号,且被认为同殷墟甲骨文存在一定关联,但是这些简单的字符,有些学者并不认为是文字,也无法证明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这本身已经非常有意义,其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为夏都。在整个东亚大陆从没有中心、没有核心文化过渡到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正好处于这一节点上。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并不妨碍我们对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