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复习整理.doc_第1页
《史记》复习整理.doc_第2页
《史记》复习整理.doc_第3页
《史记》复习整理.doc_第4页
《史记》复习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复习整理太史公自序一、文学常识1.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 太史公生平经历,李陵之祸。3.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共130篇,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二列传。4.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作者是吴乘权(字楚才)、吴大职(字调侯)叔侄俩,浙江绍兴人。5. 钱钟书:代表作围城管锥篇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编辑了楚辞(浪漫主义)战国策(国别体)说苑二、通假字6.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有”同“又”。7. 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匮”同“柜”。8. 故长于风:“风”同“讽”,讽喻,委婉暗示劝告。9. 书以道事:“道”同“导”,引导、指导。10. 其指数千:“指”同“旨”,要旨。11. 失之豪厘:“豪”同“毫”,长度单位。12. 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13.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继承。14.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同“网”,网罗。“失”同“佚”,散失。15.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16. 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俶”同“倜”,卓越洒脱,不拘于俗。三、古今异义1. 使复典之,至于夏商:至于一直到。2. 无泽为汉市长:市长掌握市场的官长。3.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从事跟从做事;发愤愤懑。4.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终于最终落在。5.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先人父亲。6.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至于到。7.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仪表准则、标准。8. 余所谓述故事:故事历史旧事。9. 夫诗书隐约者:隐约言简而意深。10.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末流遗业。四、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1. 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名词作动词,做丞相。2. 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坑,名作动,坑杀,活埋。3.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第一个王,名作动,封王。第二个王,动词使动用法,使为王。4.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动词使动用法,使显赫、尊贵,光耀。5. 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旧、废,形容词作名词,(被)废弃、破坏的礼乐。6. 则学者至今则之:第二个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准则。7.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死,形容词为动用法,为而死。8. 有能绍明世,正易传:正,形容词作动词,辨正。9.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是、非,形容词作动词,评定褒贬。10. 退诸侯:退,动词使动用法。11.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第一个善、恶、贤、贱,形容词意动用法。第二个善、恶、贤,形容词作名词。12. 存亡国,继绝世:存、继,使动用法,使存在,恢复;使延续。13. 礼经纪人伦:经纪,名作动,规范。14. 拨乱世反之正:反,动词使动用法,使归(正道)。15. 春秋采善贬恶:善、恶,形容词作名词,善人、坏人。16.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17. 整齐其世传/整齐百家杂语:整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18. 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动词使动用法,使思。19. 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科条,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五、特殊句式1. 且夫孝始于事亲:状语后置2. 此孝之大者:定语后置3.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4. 欲以(之)何明:省略句、宾语前置5.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判断句六、句子翻译1. 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 2.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 3. 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 4. 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 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在沅水湘水之上泛舟;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在鄱、薛、彭城一带遭遇困难,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巡视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5.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6. 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 7.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轻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8.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诸侯数不胜数。 9.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被动句) 再说士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做国君的耻辱 10.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肖。这四种罪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11. 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 先生所要撰述的想要阐明的是什么呢?七、熟语1言之不用,道之不行2拨乱反正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4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5权宜之计6股肱之臣高祖本纪一、文学常识“互见法”,是司马迁所创作的一种述史方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表现其他方面性格特征的材料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既达成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又能忠实于史实。二、通假字1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同债,债务。2 高祖常繇咸阳:繇同徭,服役。3 遂坐上坐,无所诎:坐同座,座位;诎同屈,理亏、不安。4 诸所过毋得掠卤:卤同掳,抢。5 秦人憙:憙同喜,高兴。6 秦军解:解同懈,松懈。7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同安,不迁动。8 无内诸侯军:内同纳,接。9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同佯,假装、谎称。10 四月,兵罢戏下:戏同麾,大将的旌旗。11 不如决策东乡:乡同向,面向、朝。12 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张同帐,帐篷,这里作动词,搭帐篷。三、古今异义词1 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子,黑痣2 常有大度:大度,远大抱负3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平常人家。4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诽谤,公开批评、议论5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规约,规章6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无才、无能。四、词类活用1 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 及见怪:怪,形容词做名词,怪现象。3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家,名词做动词,安家。4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奇,使动用法 使与众不同。5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北,名词做状语,向北。6 降章邯: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7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素车、白马,名词做动词,驾着白马、白车。8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9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费,动词使动用法,使破费。10 沛公然其计:然,意动用法,认为正确。11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西,名词做动词,向西行。12 会项伯欲活张良: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命。13 夜往见良: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间。14 沛公从百余骑: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15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道,名词做状语,在途中。16 高祖欲长都洛阳:都,名词做动词,定都。17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18 不如仲力:力,名词做动词,勤奋、努力。五、特殊句式1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2 诸将过此者多:定语后置句3 遇彭越昌邑: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 啖以利:状语后置句5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句6 系颈以组:状语后置句7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宾语前置句8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判断句9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定语后置句10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定语后置句11 示鲁父老项羽头:状语后置句12 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13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六、句子翻译1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2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3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到壮年时,任用为小官,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4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等到看见了有龙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毁掉了高祖的欠据,免除了债务。5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6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与众不同,把他许配给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嫁给刘季了呢?7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您(如果)一定要诛杀没有德行的秦国,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8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沛公以为其中有诈,就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9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败秦军。10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11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非议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12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被杀),(于是项伯)连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项伯会见张良后返回楚营)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13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怀王,是我家叔父项梁拥立的,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14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项羽使有功的部将做王,却偏偏让您到南郑去,这分明是流放您。15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16 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丰县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县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17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沛县父兄们仍(为免除丰县赋税徭役)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县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李将军列传一、文学常识1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卢纶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谚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二、通假字1 尝从行:“尝”通“常”,常常。2 上山陈:“陈”通“阵”,布置阵地。3 广详死:“详”通“佯”,假装。4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幕府,将军所住的账幕,后泛指将帅办事的地方。5 军亡导,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 南绝幕:“幕”通“漠”,沙漠。向南横穿沙漠。7 悛悛如鄙人:“悛悛”通“恂恂”,诚恳的样子。三、古今异义于是胡骑遂不敢击:于是,这时。四、词类活用1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2 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前,名词作动词,前进。3 胡兵终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4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5 鞭马南驰数十里:南,名词作状语,向南。6 呵止广 / 止广宿亭下: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7 士以此爱乐为用: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五、特殊句式1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者,也”是固定格式,表示判断,还有其它几种变形,也表示判断,如“者也”“也”“者”。 2 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所所字结构。有冲锋陷阵、破关以及打击猛兽的事。3 为虏所生得:被动句4 广即请霸陵尉与(之)俱,至军而斩之:省略句5 士以此爱乐为用:被动句6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被动句7 其李将军之谓也:宾语前置句8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被动句六、一词多义29【数】非在数十步之内:几 广数自请行:屡次 以为李广老,数奇:命运的定数【得】今乃得一当单于:得到 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俘获【将】诸将多中首虏率:将领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率领【没】中石没镞:陷入 是时广军几没:覆灭【见】见敌急,度不中不发:看见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拜见【辞】固自辞于大将军:辞免,不接受 口不能道辞:言辞管仲列传一、文学常识1 管子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记录了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言行事迹。至汉代,刘向编定八十六篇,后亡佚十篇,故今本管子仅七十六篇。2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3 四维:礼、义、廉、耻4 韩兆琦世纪通论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二、词类活用1 齐桓公称霸 霸,形容词作动词,称霸。2 召忽死之 死,形容词为动用法,为而死。3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耻,意动用法。4 管仲既任政相齐 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5 富国强兵 富、强,形容词使动用法。6 贵轻重,慎权衡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慎,形容词作动词,谨慎对待。7 管仲因而信之 信,动词使动用法,使守信用。8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轻视。三、特殊句式1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判断句2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被动句3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被动句4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判断句5 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屈原列传一、文学常识1 屈原,创立了“楚辞体/骚体诗”,“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2 楚辞为西汉刘所整理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楚辞章句),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3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5 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二、通假字1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同罹,遭遇。2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3 靡不毕见: 见同现,显现。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同旨,旨趣。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同浊,污浊。6 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7 屈平既绌: 绌同黜,罢免。8 乃令张仪详去秦: 详同佯,假装。9 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贽,见面礼。10 亡走赵,赵不内: 内同纳,接纳。11 被发行吟泽畔: 被同披。三、古今异义1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2 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3 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4 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变化。5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四、词类活用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入,作状语,在国内。2 出则接遇宾客:出,作状语,对外。3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动词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4 谗谄之蔽明也:谗谄,动词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5 邪曲之害公也:邪曲,形容词作名词,邪恶小人。6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7 屈平正道直行:正、直,形容词使动用法。8 明道德之广崇: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9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作名词,污浊的环境。10 皦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黑土,这里名词作动词,染黑。11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内、外,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12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形容词作动词,说短处,诋毁。13 其后楚日以削: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4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15 同死生,轻去就:同、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相同;轻视、看淡。五、特殊句式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2 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3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4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判断句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6 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7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状语后置句8 奈何绝秦欢。固定句式9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10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11 为天下笑。被动句12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状语后置句13 是以见放。被动句14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被动句15 而自令见放为?被动句、宾语前置句16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17 屈原既死之后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被动句18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19 观屈原所自沉渊。固定句式项羽本纪一、文学常识论赞体制,司马迁首创。管锥篇 钱钟书诗歌积累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守四方!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胡曾: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拜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二、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同徭,徭役。乃持项王头视鲁: 视同示,出示、展示、给看。乘埶起陇亩之中: 埶同势,情势;陇同垄,田埂。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寤同悟,觉悟、明晓。三、古今异义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于是:在这时期山东为三处 山东:山的东面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四、词类活用毋妄言,族矣 族名词作动词,灭族。梁以此奇籍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使动用法,使称王。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师名词作动词,效法。五、特殊句式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状语后置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定语后置句项王军壁垓下 状语后置句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固定句式六、重点句子翻译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 自矜功伐,奋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七、成语积累破釜沉舟、霸王别姬滑稽列传一、通假字1 三年不蜚又不鸣:蜚同飞2 诸侯振惊:振同震3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溢同镒4 威王大说:说同悦5 帣韝鞠跽:同跽6 久不相见,卒然相睹:卒同猝,突然,急遽。7 合尊促坐:尊同樽,盛酒器。8 微闻芗泽:芗同香9 髡尝在侧:尝同常10 楩枫豫章:章同樟11 铜历为棺:历同鬲12 赍以姜枣:赍同剂,调配13 属其子:属同嘱,叮嘱。14 若无远有所之:无同毋15 此知可以言时矣:知同智,智慧。16 陛楯者皆沾寒:楯同盾二、古今异义1 国中有大鸟: 古义,首都、京城里面。 今义,国家里边。2 私情相语: 古义,个人之间的交情。 今义,男女之间隐秘的情爱。3 妇言慎无为: 古义,不要去做。 今义,没有作为。4 齐威王横行: 古义,率意而行。 今义,任意胡来。三、词类活用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惊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异。2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拜。3 先生少之乎? 少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少。4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夜名词作状语,连夜。5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乱、悲形容词作动词,发生乱子。感到悲哀。6 王有所爱马,衣以文绣 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7 使群臣丧之 丧名词作为动,服丧,治丧。8 老弱负土 老弱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儿童。9 韩魏翼卫其后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0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 贱、贵形容词作意动,以为贱,以为贵。11 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六畜名词作状语,用埋葬六畜的方式。12 始王尝议欲大苑囿 大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六艺于治一也。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2介宾后置淳于髡说之以隐衣以文绣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3宾语前置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4、被动句居无何,二世杀死5、省略句置酒(于)后宫赐酒(于)大王之前以(之)讽谏焉五、重点句子翻译1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孔子说:“六艺对于治国的作用是一样的。2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切中事理,也可以解除纷扰。3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齐威王在位时喜好隐语,喜欢没有节制地追求享乐,彻夜饮酒,沉溺于享乐,不治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4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朝中百官荒淫,政治败坏,诸侯都来侵略,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威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5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于是就召集七十二个县令县长,奖励一个人,杀掉一个人,发兵御敌。诸侯惊恐,都把他们侵略齐国的土地还给齐国。6 先生少之乎?先生认为礼物少吗?7 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洼田地收获的谷物装满车子,五谷繁茂成熟,米粮堆积满家。8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9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如果老朋友很久没有见面,突然间见到了,高高兴兴地话旧,说一些私人的话,大约喝上五六斗就醉了。10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发生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这也就是说一切的事情都不可过分,过分了就要衰败。11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楚庄王的时候,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养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马患肥胖病死了,庄王要臣子们为马治丧,想用棺椁装殓起来,用大夫的礼仪安葬它。12 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13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14 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15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16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妻子说千万不要做,楚国的相不值得做。17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出外做官,本身贪赃卑鄙的,积了钱财,不顾耻辱。18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想要死后家庭富足,又恐怕接受人家的贿赂,败坏法纪,作奸犯科而触犯了大罪,自身被杀死而家庭也被灭绝。贪官怎么可以做呢? 19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楚国相国孙叔敖坚持廉洁的操守到死,现在妻子儿子穷困到靠砍柴糊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20 此知可以言时矣。优孟的这种智慧可以说得正合时宜。21 汝虽长,何益,幸雨立。你们虽然长得高大,有什么好处,可怜在雨中站立。22 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如果想做这件事,涂漆倒是容易的,但是很难建造让城墙阴干的大房子。刺客列传一、通假字 1 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第3段) 摄同慑 2 荆轲嘿而逃去 4 嘿同默 3 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7 购同媾 4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9 从同纵 5 秦王必说见臣 10 说同悦 6 右手揕其匈 11 匈同胸 7 偏袒扼捥而进曰 11 捥同腕 8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11 腐同拊 9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12 决同诀 10 燕王诚振怖 14 振同震 11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14 柙同匣 12 图穷而匕首现 14 现同见 13 卒起不意 14 卒同猝 14 乃引匕首以擿秦 14 擿同掷 15 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14 溢同镒 16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16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第7段)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今义:贫困 2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7 古义:提心吊胆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3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8 古义:行走,作为 今义:人有意识的活动 4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9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9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 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11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7 北蕃蛮夷之鄙人 14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4 古义:皇帝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9 持千金之资币物 14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 愿大王少假借之 14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16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 (第3段) 瞪视 使使往之主人 3 派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5 唱歌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6 作人质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9 率领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9 上前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9 住 皆白衣冠送之 13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 14 穿上朝服 天雨粟,马生角也 18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第5段)天天 稍蚕食诸侯 6 像蚕一样 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6 在北面 南有泾渭之沃 6 在南面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6 在右边,在左边 偻行见荆卿 8 弯腰曲背 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9 双膝着地向前 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9 在国内 太子日造门下 9 天天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10 向北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11 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13 向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14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 7 使住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9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12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14 觉得奇怪 四、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式 1 和而歌于市中 5 介宾短语后置句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3 定语后置句 3 给贡职如郡县 14 介宾短语后置句 4 群臣侍殿上者 14 定语后置句 (二)被动句 1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6 2 父母宗祖皆为戮没 11 3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三)固定句式 1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3 将奈何 (“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 荆轲有所待(“有所”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 将军岂有意乎(“岂乎”,表揣度,是否呢。) 6 荆卿岂无意哉 (“岂哉”,表反问,难道吗。) 7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魏公子列传一、文学常识战国时期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二、通假字1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通“座”2 俾倪故久立:“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3 辞决而行 /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诀别。4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5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通“锤”。三、古今异义1 公子颜色愈和:颜色,脸色。2 以公子为长者:长者,有德行的人。3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婚姻,姻亲。四、词性活用 1 仁而下士:下,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2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礼,名词作状语,以礼,用礼。3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骄,形容词作动词,傲慢地对待。4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高洁。5 公子从车骑,虚左:从,动词使动用法,率领;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空着。6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立,动词使动用法,使站立着7 公子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8 留军壁邺:壁,名词作动词,扎营驻守。9 为能急人之困:急,形容词为动用法,为着急能急救患。10 侯生乃屏人间语:屏,动词使动用法,让退避。11 如姬资之三年:资,名词作动词,蓄积。12 北救赵而西却秦: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却,动词使动用法,击退。13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名词作动词,袖里藏着。14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功,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功。五、特殊句式1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2 欲以(之)观公子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3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判断句4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5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l 宾语前置,在安,在哪儿;l 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6 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句,有何功。7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8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9 可使(之)击之省略句,省宾语,“之”,代朱亥。六、一词多义【过】1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访问2 行过夷门,见侯生:经过【故】1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2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3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4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引】1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2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3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4 为公子先引:引路【就】 1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2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3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4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下】 1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2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3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4 每薄暮,下管键:使用 5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辞】1 辞决而行:辞别2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3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4 近日奉辞伐罪:命令5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 【存】 1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2 却秦存赵:保存3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4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无】1 士无贤不肖:无论2 独子无兄弟,归养:没有七、重点句子翻译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2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4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按礼节结交他们,不敢凭自己的富贵(身份)而慢待士人。 5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6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7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8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这)好比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作用呢?淮阴侯列传一、通假字1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曾经。2 晨炊蓐食:蓐通褥,名词作状语,在床上。3 不能死,出我袴下 / 俯出袴下:袴通胯,两腿间。4 蒲伏: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5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戏通麾,大将的旌旗。6 能千里而袭我:能通乃,竟然。7 亦已罢极:罢通疲,疲劳。8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隐蔽。9 诸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