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商鞅变法_第1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_第2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_第3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_第4页
第二节商鞅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一选修1“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单位:拜城县第四高级中学授课教师:夏苗丰,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改变,当日出于云,浓雾散尽,凛冬已去,你将看到的,是伟大的新篇。讲者述,商鞅变法,人物概况:商鞅其人,(约前390年前338年),原名公孙鞅,卫国贵族,又称卫鞅,因变法有功,赐封于商(15邑,今陕西商县东),后称商鞅。初涉政坛,投奔于魏,不受重用,转而投秦。因其建议引起齐孝公共鸣,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成效显著,又封大良造。因变法引起旧贵族不满,惨遭车裂。,三次重要的谈话,王道以礼治国、实行仁政儒家思想,霸道变法改革、以法治国法家思想,思考,为什么秦孝公选择霸道?,一、变法的历史背景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中原主观原因秦孝公变法图强,重用商鞅有利条件权力集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战国的形势要求必须变法。,徙木立信,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变法内容(一)“富国”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南北曰“阡”,东西曰“陌”。阡陌即为田界。-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意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提高生产积极性。,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原因:农业为国之根本,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商业会吸引部分农民弃农经商,从而动摇国家根基。四民社会:士、农、工、商。,三、统一度量衡,思考,为什么要统一?,统一的意义1、经济交流更加便利。2、便于政府收取赋税。3、有利于消除割据影响。,变法内容(二)强兵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一、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成效:秦国士兵,人人奋勇杀敌,六国军士,望之胆寒。,二、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成效:“打破铁饭碗”,去除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贵族意识,全民为国而战。,三、使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互相纠察,奖励告密。一家犯法,若不举报,与其同罪。四、行县制。全国设31县,秦王直接委派县令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五、燔诗书,明法令。烧毁一些宣扬儒家思想,不符合国策的诗书,制秦律。此外,还有社会风俗的改革,如父子兄弟别居等。,云梦秦简,变法之成效、影响:“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对后世之影响:郡县制、中央集权、重农抑商思考:有哪些消极影响?,测一测1.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按军功授爵、建立县制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