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鉴赏复习读懂诗词“八法”,-,2,“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等。,一读“题目”,back,-,3,储光羲咏山泉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柳中庸征人怨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交代了时间:傍晚;诗的题材(送别诗);交代了诗的内容(写景暮雨,抒情诗);暗示了思想感情(离别之情)。,-,4,解读法读“题目”,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5,“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边塞诗盛唐:盛唐精神,豪迈勇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晚唐:国势式微,悲壮和凄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南宋:外临强敌,内政颓靡,救亡御侮、报国无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二读“作者”(知人论世),-,6,(2)作者生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陶潜的隐逸生活;王维的寄情山水;苏轼的乐观旷达;杜甫的忧国忧民等,-,7,解读法读“作者”,玉楼春(宋)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注释】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芳尊:酒杯,-,8,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思考: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解读法读“作者”,-,9,三读“情语”(直接表现情感的字、词、句),“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独”、“闲”就是情语,揭示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10,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解读法读“情语”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11,四读“意象”,“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2,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黄昏芭蕉寒霜杜鹃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音信、思乡,-,13,解读法“读意象”,2013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14,五读“注释”(注释必有用),读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15,注释的暗示: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相关诗句、别人的评价暗示诗的用典、思想主旨、艺术特色等。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16,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注】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解读法读“注释”答:诗的前四句通过对苏州山水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之情;颈联通过万物兴衰都是天意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尾联以“无缘”表达了自己不能留宿苏州的遗憾。,-,17,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解读法读”注释”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18,六读“题干”(借题解文),“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帮助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19,读“题干”,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高考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0,解析:题干中“傲岸之气”四个字给我们理解诗歌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再结合注释就不难弄懂诗中表现了作者久历沧桑后的从容自信和对一切艰难都无所畏惧的气度。参考答案: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21,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解析:读题干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参考答案:“绿杨白鹭”中“绿”“白”相间,色彩鲜明;“近水”“远山”远近结合,运用拟人的手法让风光更加旖旎,生机盎然,画面生动。,-,22,七读“典故”,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诗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情感。,-,23,读“典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作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的典故,进行类比,抒写自己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愤或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24,邯郸道上清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解读法读“典故“参考答案:用典抒情,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5,八读“题材”(关注诗歌类别),人们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如果能判定一首诗词的所属类型,就可以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及主旨内容。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材:1、送别诗:意象:柳、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情感: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典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别董大(高适),-,26,2、爱情诗,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情感:绵绵思念、款款情深、离情别恨等典例:雨霖铃(柳永)鹊桥仙(秦观)锦瑟(李商隐),-,27,3、田园山水诗,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等情感:宁静、自由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热爱壮丽河山等典例:山居秋暝(王维)饮酒(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28,4、边塞诗,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典例: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之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渔家傲(范仲淹),-,29,5、羁旅行役诗,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秋思(马致远)旅夜书怀(杜甫),-,30,6、咏史怀古诗,特征:古迹(赤壁、建康)古人(李广、廉颇、诸葛亮、周瑜)表现要点: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等。典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石头城(刘禹锡)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扬州慢(姜夔),-,31,7、咏物诗,意象:松、竹、梅、菊、蝉、蜂、山泉、草、风等情感: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予诗人的情怀。典例:咏山泉(储光羲)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梅花(王安石),-,32,8、闺怨诗,闺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思念情人的感情。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或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对戍边和出征的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安危,或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33,总结:,一读题目二读作者三读情语四读意象五读注释六读题干七读典故八读题材,读懂诗歌八法,-,34,牛刀小试,(高考真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思考: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解读方法: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35,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榆塞:代指北方边塞。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4分)答案:用典抒情。(1分)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3分),-,36,课后作业:积累意象多读诗歌、品味语言、揣摩情感,-,37,综合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题。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注释: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劲气:寒气。(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38,诗歌鉴赏参考,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词中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量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愁到浓时“总提,以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缀以“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3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低亚:低垂。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惆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40,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又,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投降派们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这里的“故乡心”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心,手法变化,效果极好。末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41,参考答案,(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2分);颔联用典(1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分)(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2分)。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2分)。,-,4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归自南阳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含义?请概括。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简要赏析。,-,43,参考答案,1、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2、尾联想象丰富,表达巧妙。作者不直接说风尘仆仆,旅途艰辛,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衣裳,表现了诗人归乡之切,富有艺术感染力。,-,44,读题目,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每日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考生综合素质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氢工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6年电子招投标平台使用协议
- 妇幼保健院护理三基三严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制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Python小学题有答案
- 2025土建质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电力机车副司机题库及答案
- 车辆转让协议
-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预防
- 前列腺癌科普讲座课件
- 低空经济产业研究报告
- 2024年高考英语作文深度解读及五年范文汇编:上海卷(作文解读)
- 金属加工生产部门职责与技术支持
- 2025年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骨肿瘤康复治疗方案
- 地产公司安全管理课件
- 催收投诉管理制度内容
- 《环保节能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