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作用。我国目前和未来发电总量的构成。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火力发电有什么利和弊?问:如何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思考:,探究1:探究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探究实验1、2、3、4:,思考:,铜片上是什么气体?铜片上的电子从哪来?锌片的质量有什么变化?锌片和铜片上各发生什么反应?从能量角度看,能量的转化形式是什么?,分析:,锌片和铜片上发生的反应:Zn片:Zn2e-=Zn2+(氧化反应)Cu片:2H+2e-=H2(还原反应)当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并用导线把两个区域连起来时,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移动到还原反应区域使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论:,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发生,化学能就直接转化成电能,从而产生电流。能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思考:镁片和铜片各是什么极?,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石墨)等,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四:必须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3)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4)在电极表面上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结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为:,两极: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而且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闭合:两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动脑动手,有下列材料:Zn片、Cu片、导线、水果、电流计,请设计一个装置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2H+2e-H2,负极:,总反应:,正极:,Zn2e-Zn2+,Zn+2H+Zn2+H2,(),(),负极:,正极:,总反应:,正极:,负极:,总反应:,Zn2e-Zn2+,2H+2e-H2,Zn+2H+Zn2+H2,Fe2e-Fe2+,Cu2+2e-Cu,Fe+Cu2+Fe2+Cu,思考:,原电池中的电极如何称呼和判断?(从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两个方面判断)两个电极各发生什么反应?影响原电池电流强弱的因素有哪些?一个原电池的使用寿命跟哪些因素有关?哪些电池能充电?,1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B)XZY(C)YXZ(D)YZX2下列装置哪些可以形成原电池?形成原电池的写出电极反应式,并指出电子流动方向。,【练习巩固】,小结:,原电池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形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反应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本身失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电子流向:,负极,正极,习题参考1.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2.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放完电之后就不能再使用。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3.从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作正极。从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4.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据报道,全国的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疏于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另外,普通干电池里含有镉和汞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若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就会发生“水俣病”(汞中毒)和“痛痛病”(镉中毒),这两种工业公害病,都在日本发生过,造成很多人死亡。为防止悲剧重演,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他垃圾分开,集中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旧电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先秦文学课件
- 化学品安全培训漫画课件
- 第四单元名著导读《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创伤性肋骨骨折课件
- 12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分层练习+听写
-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讲义)(学生版+解析)
- 客服岗位月度汇报
- 路基挖方施工技术交底
- PICC堵管原因与再通方法
- 标杆地产五星级酒店精装修标准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西方经济学简史
-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
- 局放实验操作规程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