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程》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学化学课程》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学化学课程》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学化学课程》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学化学课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中学化学课程,化学课程概述化学课程的结构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化学课程的理念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3,2-1化学课程概述,一、什么是化学课程1“课程”一词的由来curriculum“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孔颖达:“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朱喜: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4,2化学课程的含义,“理科课程包括物理课程、化学课程和生物课程”“应在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开设化学课程”“化学课程应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5,化学课程的概念,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学生通过与化学教学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所主动获得的全部经验,6,7,8,9,10,化学教师和化学课程设计专家对课程的理解范畴一样吗?,2-2化学课程的设置,2.2.1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12.2.2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变革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课程变革经历了几个时期?2.2.3国外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及发展趋势25三个时期7七大趋势,11,12,2.2.4化学课程的结构,13,化学课程的形式,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什么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传统的学科课程与现代的学科课程有何差异?,14,什么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特征?活动课程的形式?活动课程的优点?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我国现行的初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主要是学科课程?,15,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2.选修课程限选(限制选修)任选(任意选修)3外国这类课程设置情况(P21),16,17,4我国这类化学课程设置情况(1)目前的设置情况。初中阶段必修高中阶段必修课+选修(2)新化学课程的设置,18,三、分科(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分科(学科)课程的优缺点2综合课程的优缺点多以人们关心的社会主题的形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应用,容易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关注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更容易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9,20,3两类课程的融合趋势理科综合课程与化学分科课程本质上的差距在缩小。,21,22,国家对开设综合课程的态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阶段“积极倡导各地选择和开设综合课程”,23,各种课程形式的关系,教材中的分类40,1。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2。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24,2-3化学新课程2-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26,一、国内背景,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现状调查,27,19961998年,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国内调查,成就,29,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30,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31,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32,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33,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对考试结果的处理,34,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35,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现状调查,36,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37,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3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9,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40,对高中课程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对高中课程内容难度的看法,41,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42,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43,公众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反馈,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占67.7%,在6小时以下的占22.2%;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没有的占19.4%。,44,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45,1.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考(52.8%)2.教师和教材(辅)表现出“权威性”(78.3%)3.化学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缺乏(61.3%)4.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55.7%)5.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和讨论偏少(50.9%)6.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期望高(59.4%)7.化学教材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55.7%)8.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实验习惯(74.5%),高中化学课程现状调查,46,部分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二、国际背景,47,美国,国家在危机中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课程典范教材,48,美国2061计划,遵循的四个原则:教育对象的界定应坚持全体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课程实施应坚持儿童主体性原则。课程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49,布什政府与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国家教育目标为所有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降低中学生的辍学率,高中学生的毕业率至少增加到90;,50,学生在4、8、12年级三个阶段结束时必须在关键的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中显示出应有的能力。每所学校都要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他们的智力为有效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学习或就业作准备;美国学生的科学、数学成绩将是世界一流的;每个成人都将精于读、写、算和掌握有关参与全球竞争及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技能;每所学校都将没有吸毒现象和暴力事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且纪律得以保障的学习环境。,51,克林顿政府与2002年目标:美国教育法1996年克林顿连任总统,指出:这届新政府将把教育的发展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其具体目标是:8岁以上的儿童必须具有读写算能力;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学会使用互联网;18岁以上的青年必须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成年人必须坚持并能够终身学习。最近又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52,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日本,53,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国,54,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英国,55,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六项基本技能,56,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我国台湾地区,57,台湾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种能力: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58,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59,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标体系。,60,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新加坡,61,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国际视野,(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在课程方面呈现以下几个趋势:,(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英国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法国个体化帮助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信息科综合学习,(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4)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日本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65,英国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5)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66,(6)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主要包括:课程说明选课指导手册专职咨询员辅导员制度同学合作计划,67,(7)实行学分制。,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68,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和教育发展生态,进一步增强课程改革的紧迫感,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心。,69,经济发展生态图,董事会在欧美,加工厂在中国,办公室在印度,70,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发展生态图,71,学生发展现状反思,优势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问题,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发展现状反思,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教育的优势,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血脉相连,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73,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74,三、新课程改革的整体部署和实施过程,75,规划的流程,76,酝酿始于19961998年决策始于19992000年实验始于2001年,新课程,77,课程改革的组织方式,政府行为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国家重大项目国家一级财政拨专款资助在14所重点大学设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决策方式,研究与对话,7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80,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0.5%-1%),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10%-15%),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30左右),全面规划,决策过程,2004年9月开始高中课改实验,81,实施过程,82,1999年1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立,课程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00年1月,部分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入课程教材竞争机制。2000年6月确定了首批34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2000年7月,形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稿。,新课程的研制过程,83,2000年8月,正式启动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2001年2月至4月间,以各种形式多次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教育界内部学术界企业界九三学社中央2001年5月23日至24日,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审议会”,邀请了近百名著名学者(其中包括10多名院士)、特级教师,对18个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2001年年初,在各地自愿申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确立了27个省(市)的37个县(区)作为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2001年秋季有1年级20万余名学生、3年级8万余名学生、7年级10万余名学生使用部分学科的新教材。,已确定的课程改革实验区涉及27个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布,87,义务教育新课程推进进程2001年42个实验区0.5%-1%2002年570个实验区18%-20%2003年1642个实验区40%-50%2004年70%-90%2005年100%,88,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组织了一千多名课程和学科专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边研究、边论证、边征求意见、边修改完善的工作方式,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召开了十三次大型工作会议,研究制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90,2002年9月,以教育部的名义通过中科院、工程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向50名院士和12位学者征求了对高中课程方案及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意见;向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大学教授、一线教师等广泛征求了意见;,91,就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向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以及北大、北师大、人大等高校的专家多次征求了意见;与体卫艺司共同召开座谈会,邀请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及在京部分高校的专家就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四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92,与学生司和考试中心就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问题进行沟通和研讨;多次组织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校长(包括贫困地区的农村高中),就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12月2日,邀请十四位教育厅局长就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实验推进策略进行了研讨。,93,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进程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2005年江苏省2006年辽宁、浙江、天津、福建、安徽5省市2007年北京等18个省2008年覆盖全国,94,三、课程改革的目标,95,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终身学习;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之一,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目标之二,101,高中: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三,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标之四,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目标之五,105,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常规的知识测验和纸笔测验一统天下,106,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107,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09,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之关系,110,新课程的追求:,使每一位学生成功!使每一位教师成功!使每一所学校成功!推进新课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11,谢谢!,结束,谢谢!,114,115,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1、学科学习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2、一般性发展目标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116,二、设计评价工具1、学业成绩评价表2、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评价表,117,三、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1、搜集数据和证据2、分析数据和证据,118,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119,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案例:“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分别验证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有哪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生物标准),120,教师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给予评价: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