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百日维新.pptx_第1页
第3课 百日维新.pptx_第2页
第3课 百日维新.pptx_第3页
第3课 百日维新.pptx_第4页
第3课 百日维新.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百日维新,课程目标: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法国租借广州湾英国租借后来称之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2.维新运动的实践活动,(1)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2)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3)康有为成立保国会,(4)封建官僚希望变法图强,自主探究:维新运动转入实践后的活动主要有哪些?这些活动起到了什么作用?,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5)1898年,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建议皇帝效法日俄推行新政,当务之急是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开制度局,许天下人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是康有为的上书清帝第六书。光绪帝对这个奏折非常满意,更坚定了他变法的决心。这个奏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请参看课本135页【历史纵横】回答问题:1、保国会成立时间?2、保国会的宗旨和性质是什么?3、保国会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1)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成立(2)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3)保国会只举行了两次活动后即自行中止了。(4)影响: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张之洞的主张与维新派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爱国官员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张之洞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目的是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1875年至1908年在位。他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他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光绪帝(18711908),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社会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成立重要条件:光绪帝支持;爱国官员的推动;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潮流,小结:戊戌变法的背景,二、百日维新,1、变法的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开始9月21日戊戌政变结束,这次变法历时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3.未采纳的内容,光绪帝没有采纳先前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等内容,原因是大学士孙家鼐谏阻光绪帝若“开议院,民有权则君无权矣”。光绪帝说“朕欲救中国耳,若能救民,则朕虽无权可碍”?康有为提醒皇帝,“而今守旧盈朝,万不可行。日本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原因是“民智未开”。“上然之”。故未涉及到这一内容。设制度局,军机大臣说:“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必不可开。”后来改为从部院官员中选拨轮值备顾问。制度局不了了之。,4.局限性: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不彻底。,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化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5.进步性:,读史的人往往很同情光绪帝,以为他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并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不符合。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在于巩固清朝统治,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