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_第1页
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_第2页
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_第3页
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_第4页
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中心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经典心理学实验启发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摘 要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关注的重点。然而,我国公民目前所具备的科学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学校肩负的科学素质教育任务越发重大。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辨方式上都能给予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以启发。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能够启发我们的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以其中的三个经典实验为例,我们能从中领悟到,教育孩子获得科学技术的知识,首先在于让其感知与理解,使其与错误的先验相分离;对于孩子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与其年龄、心理成长相关,且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和逐步树立的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求教师开发具有合作和互动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和课外的时间综合实践科学知识。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 科学素质教育 一、引论及文献研究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2.25,18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也仅占3.5,可见,科学素质教育 _。 当前,对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既有如关于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科学素质教育刍议等的泛泛研究,也有如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浅谈、浅谈科学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等立足学科教学的探索,仅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类似文献就达226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已呈百花齐放、 _之势。 二、观点及方法 笔者认为,既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宏观教学理念或微观教学技巧,其重点或在于警醒对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或立足于对科学知识的灌输方法,而在全面把握“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性方面略显不足。 仔细分析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其实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二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三是“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科学素质教育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缺一不可。 学习知识一树立思想一综合运用,其实质是心理学的过程,是心理发展首尾相接的必由路径。心理学本身就是个实证科学,而心理学实验不仅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也是启迪我们开展教学,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绝佳手段。 三、分析与运用 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出版了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心理学由原来的哲学领域,单纯依靠推断和思辨转变为一门实证科学。自此之后,心理学实验层出不穷,其中堪称经典的也有不少,甚至有人归纳“十大”等。 笔者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择取其中确实有启发的案例予以分析并运用于实践研究,以期取得实效。 1 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 经典案例:被测对象为60个611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需要回答48个问题,开始的问题很简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其后的问题更具试探性,用以了解孩子有关地球的心理模型。大多数孩子开始的答案“地球是圆的”,但最终结果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当问及若不停走路会发生什么情况,很多孩子说会掉下去,因为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球。有些孩子甚至说你会掉到其他的星球上。还有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里面的一个平面上。这些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也不具统一性,好像是孩子们自己编造出来的。但随着进一步提问,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模式(见表1)。 分析运用:日常生活的经验让孩子觉得地球是平的。而成人灌输的知识却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这使他们在两个概念之中自我发挥。这个实验启发我们,对孩子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记忆,否则就会被孩子发展成一种介于经验与知识之间的“四不像”。我们教育孩子获得科学技术的知识,首先在于让其感知与理解,使其与错误的先验相分离。 2 有关科学思想与精神的树立 经典案例: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Beulah 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悄悄地在6-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粘一个小红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镜子前。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之后开始观察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反应如表2所示。 分析运用:孩子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强化,其对社会的意识和思维、思想、精神的树立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成长相关,且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和逐步树立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两次活动和考试就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3 有关科学素养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 经典案例:明尼苏达儿童发展研究所的Mildred Patten仔细观察25岁的孩子,把他们的游戏分成了6种类型。前四种游戏并不需要很多和他人的互动,但是后两种却需要。Parten注意到孩子年龄越大,他们会越来越少玩前四种游戏,而更多进行后面两种也就是互动更多的那两种。 分析运用: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伙伴。更是他们认知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习场”。要使小学生培养科学素养的综合运用能力,活动的运用必不可少。学龄期儿童(612岁)的特点是,要求活动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继发性和合作性,单纯的认图片、“开火车”等不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因此,开发具有合作和互动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方式,对于小学生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实践科学知识,培养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四、结论 以上分析。仅是经典心理学实验的“冰山一角”,部分分析也并非原实验所要证明的内容。笔者之所以借鉴和引用,基于以下考虑: 1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学,本身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实验或实验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 2 心理学实验只是提供对某类科学认知的一个方法。而并非是一种定论。借助其方法,我们可以参酌实际,得出我们需要的东西,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