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2.docx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2.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1.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课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0.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2水的净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9.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1爱护水资源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8.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0.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9.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8.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7.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6.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6.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2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5.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4.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83.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5.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2氧气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4.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2氧气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3.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2.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61.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3元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7.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6.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5.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4.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3.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2.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171.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27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269.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268.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267.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406271.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5600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7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一册 同步 练习 解析 打包 31 新版 新人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一册,同步,练习,解析,打包,31,新版,新人
内容简介:
8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基础篇】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绿色化学”是指( )a颜色为绿色的化工产品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保的产品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无害产品d只能作用、不能再生产的化学产品【答案】b【解析】 “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把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尽可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存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物品。故选b。2(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a私挖滥采b降低能耗c低碳出行d保护生态【答案】a【解析】a、私挖滥采属于浪费资源,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选项a正确;b、降低能耗,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b错误;c、低碳出行,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c错误;d、保护生态,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a。3(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临近初中毕业,有四位同学谈了学习化学的感受,你不赞同的是( )a学化学可以帮助人们变得聪明,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b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c目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危机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化学造成的d化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科学,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答案】c【解析】a、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如地沟油是不法商贩人为造成的,故a正确;b、实验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学好化学要求我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故b正确;c、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与化学有关,但不是化学造成的,是无良的商人造成的,是人不合理的使用化学技术造成的,故c错误;d、化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化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科学,我们一定要学好它,故d正确。故本题选c。4(2018河北初三期中)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居里夫人d拉瓦锡【答案】b【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c、居里夫人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故选项错误;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5(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 新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医药 信息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 相关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都是【答案】d【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研制一些新材料,生命过程的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身影,所以以上方面都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故本题选d。6(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利用化学方法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是轻纺工业,与化学没有关系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答案】c【解析】a、合成许多新物质属于化学方法,选项正确;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属于化学方法,选项正确;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也属于化学领域,选项错误;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7(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领域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高能燃料 b研究新材料 c制取新型药物 d开发新的计算机程序【答案】d【解析】a、高能燃料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b、新材料研究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c、药物的制取研究的物质组成,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正确;d、计算机程序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8(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bcd【答案】a【解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故选a。9(2019北京师大附中初二期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c物质的运动与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答案】c【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c。10(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 向发展绿色化学又称“_化学”【答案】环境友好型【解析】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故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型化学”。【提高篇】11(2018山东初三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c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答案】c【解析】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污染,故a正确;b、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故b正确;c、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不正确;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d正确。故选c。12(2018甘肃省永昌县第六中学初三期中)下列社会问题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 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 汽车新能源燃烧电池的开发abcd【答案】d【解析】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是研究材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属于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池的开发是研究能源和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选d。13(2018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初三期中)2017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答案】c【解析】a、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节约用水,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a正确;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b正确;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c错误;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要求,故d正确。故选:c。14(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火的发现和利用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答案】b【解析】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使人们开始从微观角度研究和分析化学的本质,故本题选b。15(2018山东初三期中)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生命的形成及功能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d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答案】b【解析】a、生命的形成及功能,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故选项正确;c、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环境,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b。16(2018江苏初三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理念与做法,不合理的是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答案】a【解析】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b、不用一次性纸杯可以节约材料,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将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故不符合题意。17(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答案】a【解析】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主题相违背,故a不正确;b、废气达标排放不会污染环境,故b正确;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c正确;d、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a。18(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造成地球的环境恶化【答案】d【解析】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故a正确;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b正确;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d、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d。19(2019江苏初三月考)下列对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和新材料d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答案】a【解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制取新物质、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研究环境污染的途径,如何才能避免环境污染,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20(2018北京初三课时练习)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 【答案】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高钙牛奶;钢筋;汽油(合理即可)【解析】衣:大部分衣服所用到的材料是合成纤维制成的,如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食:人体需要六大类营养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微量元素缺乏时,需要通过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来补充;住:住房装修时,用到的各种装饰材料,盖楼房用到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等;行:汽车使用的各种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属于化学制品。故答案为: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高钙牛奶;钢筋;汽油(合理即可)。2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_提出原子论,阿伏加德罗提出_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结论:物质是由_和_构成的;分子的_和_的重新组合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_会破裂,而_ 不会破裂,但可 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答案】道尔顿;分子学说;原子;分子;破裂;原子;分子;原子【解析】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开始了从微观角度分析核研究化学的本质;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化学性质改变,而原子不会破裂,但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8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础篇】1(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c【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梨花开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9海南初三课时练习)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颜色变化 b有气体放出 c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答案】d【解析】a、有颜色变化可以是化学变化引起的,也可以是物理变化引起的,如液态氧是淡蓝色的,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错误;c、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正确。故选d。3(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答案】c【解析】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只是水蒸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墨汁作画的过程中只是将墨汁画在纸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浓硫酸在纸上画画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新物质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切割玻璃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4(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着火点为450,易燃c沸点为-42.1,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答案】b【解析】a、颜色和状态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可燃性需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沸点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物质的溶解性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b。5(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a石灰石和胆矾 b氧气和空气 c铁粉和木炭粉 d酒精和白醋【答案】b【解析】a、石灰石是白色的,胆矾是蓝色的,根据颜色这一物理性质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相似,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分,可通过燃着的木条来区分,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c、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二者可通过这一物理性质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和白醋气味不同,可通过气味这一物理性质区别,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18安徽初三单元测试)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 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 c不支持燃烧 d无色液体【答案】c【解析】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d错误。故选c。7(2018安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酒精挥发 c火药爆炸 d水果腐烂【答案】b【解析】a、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8(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答案】d【解析】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如铁生锈,只放热不发光,故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9(2019广东初三单元测试)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汗水的挥发 b蛋白质的水解 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汗水的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蛋白质的水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糖的氧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a10(2019山东初三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d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a、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故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石蜡熔化又是物理变化;故正确;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质,故正确;d、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在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d。【提高篇】11(2018广东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答案】c【解析】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过程中有新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煤干馏得到焦炭过程中有新物质焦炭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12(2018辽宁初三期中)下列各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a.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 工业制氧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d.滴水成冰 铁锅生锈【答案】d【解析】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冰雪融化和工业制氧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剩饭变馊和高粱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13(2017山东初三期中)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b【解析】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为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4(2017广东初三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保鲜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答案】c【解析】a氮气用于食品保鲜,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b天然气作燃料,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液氮作制冷剂,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的是氧气的供给呼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15(2017广东初三期中)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b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答案】c【解析】a冰块制冰雕,未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蒸馏法利用了物质沸点的不同加热时可以先后挥发而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工业上制氧气的过程中是在加热条件下将液态空气分离,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不涉及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16(2017四川雅安中学初三期中)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粮食酿成酒爆炸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植物的光合作用abcd【答案】b【解析】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碘受热变成碘蒸汽,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成酒,有酒精生成,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氧气生成,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17(2018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初三期中)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保险丝熔断 钢铁生锈b牛奶变酸 塑料降解c酒精挥发 河水结冰d光合作用 蜡烛燃烧【答案】a【解析】a、保险丝熔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正确;b、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塑料降解是塑料分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不正确;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河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正确;d、光合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a。18(2017广东初三期末)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呢?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干冰:“我一到云层,云朵就化雨了”【答案】b【解析】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被摔碎了”,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铁架台:“好难受!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精灯:“帽子呢?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干冰:“我一到云层,云朵就化雨了”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19(2018山东初三期末)2017年12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注燃料b火箭点火起飞c卫星与火箭分离d进入预定轨道【答案】b【解析】a、加注燃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火箭点火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卫星与火箭分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19广东中考模拟)以下教材图片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山融化b 用生铁炼钢c 海水晒盐d 用墨汁画画【答案】b【解析】a、冰山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用生铁炼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墨汁画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9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基础篇】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答案】c【解析】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故正确;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故正确;c、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故错误;d、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故正确。故选c。2(2018武邑县第二中学初三课时练习)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答案】c【解析】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实验阶段所以该过程是设计实验过程,答案选c。3(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小亮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答案】b【解析】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同时避免偶然性,故a做法正确,不合题意;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故b做法错误,符合题意;c、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进一步探究,故c做法正确,不合题意;d、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故d做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4(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答案】b【解析】a、“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实验验证,故选项错误;b、“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故选项正确;c、“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d、“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假设,不是做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5(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质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得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 c分析论证 d猜想假设【答案】d【解析】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d。6(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a蜡烛中含有水 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可能是空气中的水,不足以证明什么 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答案】b【解析】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蒸气。故选b。7(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存在的错误是( )a加热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 b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c试管内的液体不足试管容积的 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答案】b【解析】a、加热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故a说法正确;b、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故b说法错误;c、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飞溅出来,故c说法正确;d、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防止试管脱落,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8(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的成分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答案】b【解析】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故选b。9(2018北京初三单元测试)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_、_、_三部分。如果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两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部分温度最高,因此,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部分。【答案】外焰 内焰 焰芯 外焰 外焰 【解析】将酒精灯点燃,可以看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内的叫焰心,温度最低;中间的叫内焰,最外面的叫外焰,由于外焰和空气接触,燃烧最旺,温度最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一根火柴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根据火柴梗不同部位炭化速度的快慢来判断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为了提高加热速度,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10(2018江苏初三课时练习)(1)点燃蜡烛,顶端熔化成液体,形成的火焰分_层,分别是_焰、内焰和_(2)在烛火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会有一薄层_生成把烧杯倒过来,向里面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和_【答案】三;外;焰心;水雾;浑浊;二氧化碳;水【解析】(1)根据火焰各部分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2)由实验现象可知,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由题意可知,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提升篇】1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a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b取用澄清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 ml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d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存在【答案】b【解析】a、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是不正确的,故a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应按最低量取用,液体取1-2ml;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用量取用正确,故b正确;c、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并不是一氧化碳,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是不正确的,故c错误;d、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人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氧气等,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是不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b。12(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科学探究的意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包括:“建立假设”“交流评价”“获得结论”“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a b c d【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分析题干中所给的几个环节,可以知道正确的顺序为:。故选c。13(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答案】c【解析】a、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正确;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正确;c、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错误;d、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正确。故本题选c。14(2018广东初三期中)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答案】d【解析】a、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浮在水面,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蜡烛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所以能被点燃,选项说法正确;d、外焰温度最高,可以看到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2017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初二期中)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a、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但内焰最亮故,故a不正确;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正确;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则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a。16(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 (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答案】探究酒精灯灯焰中哪部分温度最高酒精灯灯焰中外焰的温度最高【解析】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可以看出,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酒精灯灯焰中哪部分温度最高;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最外层的滤纸最先炭化变黑,可知外焰的温度最高,因此,应该用外焰给物质加热,所用的时间才最短。17(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_ 在水面上(填浮或沉);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填大或小)(2)蜡烛火焰分为_、_、_;其中火焰的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和_。【答案】浮 小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水雾 变浑浊 水 二氧化碳 【解析】(1)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不能溶于水,所以能够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蜡烛火焰的外焰燃烧充分,温度最高;(3)由题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31套)(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56003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