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4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3.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zip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4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4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4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5.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6.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7.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8.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2开发新能源教案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39.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1能源和能源危机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20.1能源和能源危机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9.3走进互联网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2.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9.3走进互联网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9.2广播电视与通信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9.2广播电视与通信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5.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9.1最快的信使教案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6.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3电能与社会发展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7.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3电能与社会发展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8.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2怎样用电才安全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49.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2怎样用电才安全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2怎样用电才安全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1家庭电路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2.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8.1家庭电路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1课时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第2课时发电机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5.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2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4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6.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2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7.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2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8.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2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59.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教案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2.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5.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6.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7.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1从永磁体谈起第2课时磁场和磁感线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7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1从永磁体谈起第1课时磁体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7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1从永磁体谈起教案3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8.docx---(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1从永磁体谈起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4169.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5605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7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 2019 2020 学年 九年级 物理 下册 一册 教案 打包 39 新版 粤教沪版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一册,教案,打包,39,新版,粤教沪版
内容简介:
16.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感线教学难点:磁感性表示磁场教具:磁感线演示板、条形磁铁、马蹄形磁体、大磁针、细铁砂、铁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设计(讨论)出示:磁铁。磁铁大家都很熟悉,磁铁除了能吸引铁之外,还能吸引哪些物质?磁铁是怎么制成的?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磁带为什么能记录信息?这节课我们将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二、磁性教师:磁铁能不能吸引一元硬币?演示:磁铁吸引硬币。教师告诉学生:硬币是用钴这种金属制成的,可见磁铁除了能吸引铁,还可以吸引钴,不仅如此磁铁还可以吸引镍。提问:磁体能吸引铜铝吗?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什么是磁性。磁性:像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三、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性的分类:(一)来源:自然磁性和人造磁性 (二)形状:条形磁体和u形磁体四、磁极提问:如何判断磁性强弱?学生:观察吸引铁钉的数量提问: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一样吗?演示:1、条形磁体吸引铁砂 2、马蹄形磁体吸引铁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不一样,两端最强,中部最弱。师: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师:由刚才实验可知磁性都有几个磁极?生:2个。师:告诉学生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提问:如何来区别这两个磁极?演示:让大磁针或条形磁铁在水平位置转动,引导学生观察大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演示前告诉大家北方、南方)、可做2次增加说服力。1、北极(n)教师:由实验可知,大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固定指北,一端指南。因此人们规定:磁铁静止时指北的一端称为北极2、南极(s):指南的一端称为南极。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问:磁极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提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类似?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注:实验前可提问学生为何要在条形磁铁底下放上圆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减小摩擦力)六、磁化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人造磁体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演示:教师:铁块本来能不能吸引铁沙?(学生:不能。)这说明铁块本来有没有磁性?(学生:没有。)当我把磁铁靠近到接触铁块的过程中,铁块就能吸引铁沙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铁块有了磁性。)磁化: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演示:将磁铁离开铁块,请学生观察现象。学生:铁块只能吸引极少量的铁沙。教师:这个想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铁块的磁性减弱了,或者说磁性消失了。硬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软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六、磁性材料有哪些应用?向学生展示录音带、计算机软盘、龙卡。七、随堂练习:1、注:铁钉的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如右图所示弹簧称示数怎样变化?3、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磁极?八、磁场提问:磁体未靠近铁、钉就能够把铁钉吸引起来,这是为什么?师:告诉学生:那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体就是通过磁场对铁钉(磁性物质)产生磁力的作用。1、磁场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书,得出:磁场是有方向:磁场的方向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1、 磁感线:演示:用磁感线演示板,让学生观察条形磁铁与u形磁铁的磁感线形状。为了形象方便研究磁场,人们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说明磁感线的作用:磁感线上的箭头粗略地描述该处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补充说明: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人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八、作业设计1、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磁感线2、用一种方法判断出磁体的磁极。- 5 -16.1从永磁体谈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基本的磁现象,知道“磁化”和“去磁”的简单方法,了解磁性的广泛应用。2、认识磁场,知道磁感线是形象的表示磁场的一种方法。(二)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磁体、磁场的基本性质。4、通过用铁屑显示磁体的磁场分布,学习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了解磁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我国古代对磁学的伟大贡献,体会物理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教学【教学资源准备】磁性飞镖、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带磁体的小汽车,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一元硬币,铁棒,细线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讲述法【教学过程】课前语: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百宝箱(介绍器材:3个圆柱体、一圆硬币、各种磁体)特别强调盒内装有铁屑,使用时要倒在白纸上,最后收集到盒子里。一、游戏引入新课(射飞镖比赛)首先让学生观察到飞镖没有钢针。质疑:为什么没有钢针的飞镖射到镖盘上没有掉下来?引入新课并进一步提问:同学们玩过磁铁吗?磁铁有哪些性质呢?(吸引铁)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上。这节课我们更深入研究磁铁的性质。学习第16章第一节从永磁体谈起板书:第一节从永磁体谈起二、进行新课1.出示5个探究问题: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学生探究(15分钟)2.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展示探究1: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展示探究2。(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3。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出示司南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我们骄傲。(爱国主义教育)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4:(展示多种探究方法)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呢?展示探究5: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3.学生自制小磁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小心不要扎到手)到此:我们了解了磁体的有关性质;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磁体。提问: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4.磁场提问:磁体未靠近铁钉就能够把铁钉吸引起来,这是为什么?师:那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体就是通过磁场对铁钉(磁性物质)产生磁力的作用。(1)磁场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书,得出:磁场是有方向的,磁场的方向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2)磁感线:演示:用磁感线演示板,让学生观察条形磁铁与u形磁铁的磁感线形状。为了形象方便研究磁场,人们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说明磁感线的作用:磁感线上的箭头粗略地描述该处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补充说明: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人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所采用的一种手段。三、小结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在你的生活中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装上一个磁体后,便会给你带来方便或者能提高工作的质量?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3161 从永磁体谈起第1课时磁体1认识磁体,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2了解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磁化”和“去磁”的简单方法,了解磁性的广泛应用。 重点磁体的极性判断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难点1会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2通过实验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铁屑,铁钉,细线,大头针,锯条和钢尺,多媒体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磁学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磁效应之前,我们需要对磁现象有基本的认识。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磁体,并利用磁体制作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指南针的出现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而现在,磁体构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家电、信息空间等多个领域。今天,我们来研究磁体的一些基本性质。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认识磁体指南针由什么材料构成?指南针为什么能使人辨别方向?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顾名思义,能够长期保持磁性的磁体叫做永磁体。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磁针;硬磁体、软磁体。同学们看一下课本图161,图中给出了三种常见的人造永磁体,分别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小磁针。这三种磁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们务必加以认识。在科研中根据磁体制备出了很多仪器,请学生阅读课本p2“信息浏览”部分给出的“磁谱仪”,图162为磁谱仪的结构,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教师提问:磁体能吸引我们身边什么样的物体?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引导:刚才已经讲过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所以凡是生活中由铁、钴、镍构成的物体都能被磁体吸引,比如铁锅、小刀等。思考:一块磁体的任何部位吸引物体的牢固程度都相同么?磁体与磁体之间又有何作用呢?请学生看课本活动1图163给出的几种器材,其中有条形磁铁、铁屑、大头针、锯条和钢尺、细线、磁针、大头针。用来探究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位以及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思考:(1)条形磁铁和小磁针都具有两端,这两端是否都具有磁性?磁铁是否在任何部位磁性都相同?(2)怎样判断磁体的磁性强弱?(3)如何判断磁铁与磁铁之间的作用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1)可以通过其能否吸引铁制品判断是否具有磁性,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验证。(2)可以将铁屑撒在磁铁的周围,观察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判断磁铁的磁性强弱。(3)将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旋转方向,通过改变条形磁铁的方向确定磁体具有几个磁极以及磁极与磁极之间的作用。实验:根据刚才的分析,请同学们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写出得到的结论,并完成图163下面的填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上述实验。教师指出:(1)条形磁铁的两端均可吸引相同数量的大头针,将铁屑洒在条形磁铁周围后,可以看出磁铁的磁性强弱分布,发现磁铁的两极铁屑密度大,中间部位铁屑密度小,这说明磁铁具有磁极,磁极处的磁性最强。(2)将条形磁铁用细线水平悬挂(或让磁针自由转动),发现不管条形磁铁原先指向何方,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3)当条形磁铁标有字母n的一端接近小磁针的n端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最终s端靠近条形磁铁的n端,而反过来放置时,小磁针的n端靠近条形磁铁的s端,这说明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称为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2)悬挂着的磁体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又叫做s极;另一端是北极,又叫做n极。(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典例解读【例1】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a一定互相吸引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解析】铁棒吸引小磁针,说明甲铁棒具有和小磁针相反的磁性或者不具有磁性;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铁棒具有和小磁针相同的磁性;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会出现互相吸引或者排斥的现象,则d正确。【答案】d【例2】如图所示,将图甲所示的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两端不是磁极ba、b、c、d四端都不是磁极ca、c两端是n极,b、d两端是s极da、d两端是n极,b、c两端是s极【解析】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它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位于磁体的两端,一个叫做南极,另一个叫做北极。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个磁体也不能多于两个磁极。如果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变成两段,则每段将各有两个磁极,如果再让这两段磁铁合为一体,则靠近的两个磁极便不再存在,整个磁体仍然只有两个磁极。【答案】d(二)磁化和去磁请学生阅读课本p3“信息浏览”部分,一块磁体总有两极,那么是否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体呢?在1931年狄拉克就预测了磁单极子的存在,关于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仍在进行。一旦寻找出,这将是物理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否那些不具有磁性的物体就不能具有磁性呢?比如铁钉、钢尺等能否具有磁性呢?我们来进行活动2的探讨。请学生看课本p4活动2的图164,图中给出了条形磁铁、铁钉和铁屑。首先用铁钉接触铁屑证明铁钉无磁性。根据图(a)所示,将磁铁的一极靠近铁钉,观察其是否能够吸引铁屑;然后根据图(b)所示,将磁铁的一极在铁钉上沿同一方向反复摩擦,然后拿开磁铁后观察能否吸引铁屑。请同学们根据上图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教师指出:上述两种情况下,铁钉均能吸引铁屑,这说明铁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具有磁性,那么磁铁究竟使铁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使其具有磁性?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物体获得磁性,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我们不断敲击后的铁钉或者将其进行加热,可以发现铁钉失去磁性,这个过程叫做去磁。典例解读【例3】一根条形磁体的一端吸起两枚大头针,小华说两枚大头针会保持平行,如图中a所示;小红说两枚大头针将会张开,如图中b所示;小明说两枚大头针将会靠近,如图中c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_,因为_。【解析】条形磁体的两端吸起大头针后,大头针就被磁化。以图a为例,被吸起的两枚大头针靠近磁体s极的那一端被磁化后都为n极,大头针的下端都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两枚大头针下端因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而分开,因此正确的是b。【答案】b两枚大头针因被磁化后下端是同名磁极,所以相互排斥而分开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部分。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2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是磁北(n)极、磁南(s)极,磁极的磁性最强。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4能被磁化的物质叫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5去磁的方法主要有:强烈敲击;加热。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4第2课时磁场和磁感线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重点用实验探究磁场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 难点磁场的空间分布与磁感线的对应联系。条形、蹄形磁铁,铁屑,玻璃板,小磁针,多媒体等。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复习提问: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两磁极相互靠近时,其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两磁极相互靠近并未接触时,它们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放在磁体附近的大头针并未接触磁体却能被磁体所吸引,磁体又是怎样作用于大头针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探索这类问题。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认识磁场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的存在请同学们将小磁针、条形磁铁摆放在桌子上,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学生实验:首先在桌上放一圈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然后将条形磁铁放到小磁针中间,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变化;再拿开磁体,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提问:同学们刚才观察到什么现象?(当条形磁铁放到小磁针中间时,小磁针的指向都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拿开磁体,小磁针又恢复了原来的指向)教师进一步提问:当条形磁铁放到小磁针中间时,磁体周围的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说明小磁针都受到了磁力作用,这个力是磁体直接作用于小磁针的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小磁针没有直接接触磁体。)教师指出:由上述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磁体周围的空间一定存在着一种物质,磁体是通过这种物质对小磁针发生了磁力的作用,使它发生了偏转。科学家把这种物质叫做磁场。板书: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讲述:同学们也许会问:我们并没有看见磁场周围的磁场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研究它、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紧接着提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认识它?(根据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认识它?(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教师指出:同样,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认识它。提问: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把小磁针放入磁体周围的磁场中时,要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也是磁场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研究磁场的方向提问:我们知道,力是有方向的。既然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都产生磁力的作用,那么磁场有没有方向呢?它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再观察一次前面的实验,提问:小磁针在磁场中是保持一定方向,还是上下、左右摆动,没有一定方向?这说明什么?(保持一定的方向,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教师讲解并板书: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通过实验(活动3)探究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提问: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有没有办法把磁场及其方向更形象、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呢?讲述:我们知道,小磁针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那么,我们可以在磁场中放上许许多多的小磁针,它们的分布情况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和方向。进一步提问: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来做实验(活动3):(铁屑放入磁场中被磁化,每粒铁屑都变成了小磁针)学生实验: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相对的同名磁极和相对的异名磁极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换用蹄形磁体再做一次,观察蹄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有什么变化?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最后有规则地排列成一条条曲线。)条形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蹄形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同名磁极周围的铁屑分布 异名磁极周围的铁屑分布进一步提问:这个现象对我们直观地显示磁场的分布情况有什么启示呢?让学生明确:铁屑或磁针排列情况直观反映了磁场分布情况。启发学生思考:用摆磁针或撒铁屑的方法显示、描述磁场有什么缺点?典例解读【例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解析】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导体中的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一定的,可以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来判断,但不是由小磁针决定的。【答案】d【例2】如图所示,一只小磁针自a点开始沿圆形轨迹绕条形磁铁缓慢移动一周又回到a点的过程中,小磁针绕自身的转轴转动的圈数为()a1圈b2圈c3圈d4圈【解析】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图中的小磁针s极接近条形磁体的n极,当小磁针绕到磁铁关于a的对称点时,其n极接近于s极,即恰好绕了一圈,同理,当其继续运动完后半圈,小磁针又会绕一圈,故两圈。【答案】b(二)描述磁场磁感线教师讲述:为了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中引入了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同学们在探究“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的实验中根据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情况已经直观、形象地画出了几种描述常见的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曲线。让学生再将小磁针放在前面做实验的磁体周围,根据小磁针n极指示的方向在自己所画的描述磁场分布的曲线上画上箭头。告诉学生,他们所画的这一条条带箭头的曲线就叫做磁感线。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曲线的方向,看看有什么规律?(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教师强调: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条条曲线。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并不存在。提问:知道一个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后,你将怎样根据磁场的方向判断放在其中的小磁针的n、s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呢?教师提出:在磁场中的某点,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典例解读【例3】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d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解析】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它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的,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表示该点的磁场越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是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答案】a【例4】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甲、乙处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并画出磁感线(每个磁极画两条)。【解析】小磁针北极的指向为磁感线在该点的方向,磁感线方向都是指向甲、乙,故甲、乙两个磁极都是s极,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方向都是从n极回到s极,画出磁感线。【答案】如图:(三)了解地球磁场的分布思考:小磁针为何总是南北指向?地球可看作一个大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磁场。提问:那么地球磁场的分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周围磁场分布相似。进一步提问:地理的两极跟地磁的两极位置间有什么关系?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刚好相反,即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它们并不重合。让学生阅读“信息浏览”中的内容,了解磁偏角和沈括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水平放置的小磁针与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个交角,叫做磁偏角。这一现象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的。)让学生阅读课本p7“sts”了解人体磁图技术。典例解读【例5】如果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颠倒,在以下现象中不能发生的是()a将条形磁铁吊起来静止时,磁铁现在的北极将指向地理的南极b司南的勺柄将指向北方c指南针不能使用d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个偏角【解析】如果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颠倒,则地磁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由于地磁两极对调,磁场方向相反,所以磁铁吊起来静止时受力方向正好相反,原来指南的一端现在正好指北;司南的勺柄原来是指南的,由于地磁两极对调,磁场方向相反,所以现在指北;指南针仍可用,原来指南的一端现在指北;原来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就不重合,地磁两极对调以后,仍然不重合,所以还存在一个偏角。【答案】c【例6】假设将指南针移到地球球心处,则指南针的指向()a由于地球球心处无磁场,故指南针自由静止方向不确定b根据“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可判定指南针n极指向地球北极附近c根据“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沿该处磁场方向”可判定n极指向地球南极附近d地球对指南针通过地磁场作用,但指南针对地球不产生磁力作用【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指南针的n极会指向地磁场的s极;地球内部的磁场方向从地球的北极指向南极,根据小磁针静止n极所受的磁场力方向与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则知将指南针移到地球球心处,可判定n极指向地球北极附近;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指南针在受地磁场作用力是对地球产生磁力作用。【答案】b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部分。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2磁感线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常见磁场的方向,但须注意磁感线是虚拟的曲线。3常见几种磁感线的分布情况。4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部分。516.2奥斯特的发现基本信息学 科物理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探究课课题名称16.2奥斯特的发现学情分析 学生对科学奥秘存在着天然的好奇心,对探究科学奥秘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对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奥秘同样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和好奇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以及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以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有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怎样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实验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反思复习提问1.1磁体n极和s极是如何命名的?1.2磁场的基本性质: 1.3磁场的方向 2.1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似有哪些相似之处?1. 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屏幕提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填空。1. 复习磁极是如何命名的,加深学生对磁场方向的理解。2. 为导入新课做铺垫导入新课 电与磁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些巧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磁与电之间是否有联系呢?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使电磁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下面我们来重做奥斯特当年的实验,体验科学家的发现之旅。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通过点于此的相似之处激发学生想象,顺利导入新课。新课教学(一). 电流的磁场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4月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2.多媒体出示问题: (1)你如何判定小磁针的n极和s极? (2)直导线如何架在小磁针的上方? (3)闭合开关,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断开开关时小磁针又指向什么位置? (5)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的指向会怎样?(1) 结合磁极的命名及磁极间的作用规律说出n极和s极的判定方法。(2) 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并回答:平行的架在小磁针的正上方。(3)合作探究,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得出实验结论a通电导体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b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二).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a.观察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思考1:既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周围是否也存在着磁场的?思考2:如何知道这个磁场的存在呢?1 通电后,轻轻敲板,你观察到铁屑的排列与什么磁体的一样?b.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3.右手螺旋定则:教师介绍: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注意:“电流的方向”是指螺线管中“电流的环绕方向”教师介绍:右手螺旋定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给出电流方向,判断n、s极.2给出小磁针的n、s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及电流方向.3给出电流方向和螺线管n、s极,画出螺线管的绕法.4. 通电螺线管的四种情况学生猜想:通电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学生讨论并发言:(1) 通过铁屑的分布判断磁场的存在和分布;(2) 通过小磁针判断磁场的存在及方向。学生按活动2-a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交流并总结:.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磁场的分布于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学生按活动2-b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发现,讨论交流并总结: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学生通过阅读结合探究体验理解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学生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合s极 引导学生猜想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认识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的分布通过小磁针n极的指向判断磁场的方向认识右手螺旋定则,认识通电螺线管的4种情况,练习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合s极课堂反馈幻灯片13-17应用巩固巩固,反馈小结引导学生从幻灯片中寻找本节课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幻灯片中寻找并发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巩固,明确重点。拓展 引导学生观看幻灯片19,了解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学生了解奥了解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板书设计16.2奥斯特的发现 一、电流的磁场 二、通电螺线的磁场 三、右手螺旋定则 作业或预习作业:教材p12,1、2、3要求:课后完成作业。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4162奥斯特的发现1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2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4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特点。 难点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长直导线,小磁针,螺线管,有机玻璃板,铁屑,开关,变阻器,电池组,多媒体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物理学是研究力、热、光、声、电、磁等现象的科学。我们对这几类物理学的分支都有学习,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电与磁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是否能够相互转换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电流的磁场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电和磁的基本特征。电荷能吸引小物体,磁体能吸引钢铁类物质:电荷有正负两种,磁极有南北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它们之间有巨大的相似之处。提问:电与磁之间有何关系?是哪位科学家首先研究这种关系?历史上有不少的科学家认为电与磁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820年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出了电与磁之间的第一个重要联系。思考: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之前,同学们如何设计实验去研究电流的磁效应呢?首先研究电流的磁效应就需要有电流通过导线,与此同时也需要通过磁铁去验证,这就说明在实验时需要电流,也需要磁铁。请大家想象一下怎么通过实验去验证电流的磁效应?我们来看活动1,将小磁针放置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平行放置一段导线,如图1614所示,然后在导线上通过电流,观察小磁针的偏转,然后将电流方向反向,观察小磁针转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实验:根据刚才的分析,请同学们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写出得到的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上述实验。教师指出:我们发现,在导体中施加电流,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电流产生了磁场,处于磁场中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电流方向的改变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改变,即电流方向影响其产生的磁场方向。典例解读【例1】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它揭示了以下几个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c电流的磁场方向可由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判断d电流周围存在磁感线【解析】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39套)(新版)粤教沪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56057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