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20200410158.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打包4套) 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编号:795637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7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打包4套)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同步
练习
打包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打包4套)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打包,新人
- 内容简介:
-
10三峡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 绝山献 多生怪柏( ) 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林寒涧肃( ) 飞漱其间( ) 朝发白帝( ) 【答案】 阙(qu ) 重(chng) 曦(x) 溯(s )湍(tun ) 柏( bi) 啸(xio ) 属(zh )涧(jin ) 漱(sh ) 发( f ) 【解析】 注意通假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对现代少用的读音应加强记忆。2.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空谷传响,哀转外绝。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案】b【解析】阙:同“缺”,空隙,缺口。3.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a或王命急宣:古义:_今义:_ b虽乘奔御风 :古义:_今义:_ c良多趣味 :古义:_今义:_ 【答案】a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b古义:即使;今义:虽然c 古义:甚,很;今义:好【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4. 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一项(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绝山献 多生怪柏。d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e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f . 空谷传响,哀转外绝。【答案】b【解析】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5. 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明月都看不见。)d空谷传响,哀转外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答案】c 【解析】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此句没有把这一词语译出来。正确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一)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加点词语:自非: 襄陵: 回清: 属引:【答案】自非:如果不是;襄陵:指水漫上山陵。回清:回旋的清波;属引:连接不断。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a.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b .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3.赏析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答案】这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一泻千里的特点,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解析】赏析句子先确定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4. 文章最后引用渔歌有何作用?【答案】用当地流行的渔歌作结,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解析】文章的引用,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此处写秋季悲凉,引用渔歌也更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二)(2018滨州中考)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成就:轮廓。信宿:两三日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答案】c【解析】a项第一句“自”是“于”“在”的意思;第二句“自”是“如果”;b第一句“绝”是“极高的”,第二句“绝”是“尽”“穷尽”;d第一句“故”是“所以”,第二句“故”为“依旧”。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色如人负刀牵牛。【答案】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应,将单音节词语变双章节词语翻译即可。3三峡一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本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描写。(3分)【答案】湍急迂回 深 侧面 【解析】第一空意思对即可。4三峡与本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解析】由三峡一文可知,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山川的赞叹,据此可归纳本题答案。 11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水中藻( )、荇( )交横( )【答案】颓tu 与 y 歇xi 藻zo 荇xng 横hng【解析】 注意“与”字在此处的读音。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2)五色交辉 :(3)四时俱备:(4)晓雾将歇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庭下如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 书:书信(2)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四季(4)歇:消散(5)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6)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 盖:大概是(8)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解析】加点词语翻译要求精准。熟记并积累这些词语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a晓雾将歇:古义:_今义:_ b夕日欲颓 :古义:_今义:_ c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今义:_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今义:_ 【答案】a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b古义:坠落;今义:萎靡c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想念d.古义:只是;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解析】学习文言文,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语,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有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确定在本文中的意义。4. 选出加点词语活用的两项(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b五色交辉。c念无与为乐者。d夕日欲颓。e . 庭下如积水空明。f . 水中藻、荇交横。【答案】b d【解析】b项“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d项“颓”,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5. 填空:(1)答谢中书书作者_,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_”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_,_。(3)苏轼,字子瞻,号_,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_、_,以及宋代的_、_、_。(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_。【答案】(1) 陶弘景 山中宰相(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 东坡居士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析】本题考查本课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知识有助于理解作品。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加点词语: 共谈: 沉鳞:【答案】共谈:共同赞叹。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a.(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b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尽量一一对译,不能有遗漏。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语句,语言要通顺。3.赏析中画线句子的妙处。(1):(2):【答案】(1)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2)先写静景:青翠的竹林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后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魂感。【解析】先明确写作角度,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4. 文章最后两句话有何作用?【答案】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解析】议论句是文章主旨所在。结合作者生平及文章具体内容来把握即可。(2)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欣然: 中庭:【答案】欣然:高兴的样子。 中庭:院子里。【解析】文言文翻译,常常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古今差别大的,要特殊记忆。2.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解析】联系前后文意思理解本句,一一对译,注意要依据现代汉语习惯适当调整语序。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答案】这句以新颖的比喻描写庭院的月景。“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解析】先明确修辞方法,再具体分析内容用效果。4体会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这句是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这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法感受到的,透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回味无穷。【解析】本题应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横柯( ) 桐庐 ( ) 缥碧(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 【答案】 横柯(k) 桐庐 (tng) 缥碧(pio) 轩邈( mio) 泠泠作响(lng) 嘤嘤成韵(yng) 鸢飞戾天(yun)(l) 【解析】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风烟俱净() 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水皆缥碧() 横柯()上蔽经纶()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答案】净:消散;许:表示约数;奔:飞奔的马;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缥碧:青白色;柯:树林的桂枝干;经纶:筹划、治理;戾:至、到达。【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答案】c 【解析】“反”同“返”,返回。4.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字,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答案】吴均南朝叔庠吴均体【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助学理解作品。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有时见日。b.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c. 风烟俱净。d.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e.奇山异水,天下独绝。f.从流飘荡,任意东西。g.望峰息心。【答案】c f【解析】c项“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f项“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答案】d 【解析】骈句为四字或六字句,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所以d句不是。2、 阅读:(一)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点词语:从: 交映:【答案】从:跟、随。 交映:互相掩映。【解析】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解释,此类题应依据教材,准确掌握。2.翻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答案】(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2)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解析】这两句翻译时注意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语序。3.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解析】因为全文都是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来实际收入的,因此,这两句统领全文。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答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解析】此句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侧面衬托富春江魅力,又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5.赏析画线句子的妙处。(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答案】(1)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以箭、马做比喻,夸张地写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意在突出水“急”的动态美。(2)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岭高耸入云,仿佛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写出了山势之“奇”。【解析】赏析句子,先明确修辞手法,再具体指出所描写的内容,最后谈效果或作用。6.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文中的景物描写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案】示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人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透露出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解析】文中除这句外,还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都在写景中流露出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选择其中之一回答均可。(二)柳陌(2018温州中考试题)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耳。此主人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注释】豳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 落英缤纷:语出桃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 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 主人:作者自称。 荇藻交横:_。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1)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a.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2)拨棹临流()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把酒临风(岳阳楼记)【答案】(1)a (2)b【解析】(1)题中“若”为“如,比得上”的意思,而b句是“你”的意思,故先a;(2)题中“临”为“面对”的意思,而a句中“临”为“临近”之意,故选b。2 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完成注释。(3分)【答案】示例1;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借交错纵横的水草表现堤外湖水的清澈。示例2;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表现堤外水中水草纵横交错,柔美飘逸。【解析】此题首先要知道该句出自哪篇文章,因此对学过的课文要熟悉,再就是理解该句的意思,才能完成注释。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4分)(1)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2)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答案】(1)b (2)a【解析】(1)题并非经过风吹雨打花瓣才飘落,故a项不准确;(2)联系上下文,并没有厌烦的情感,故b项不准确。4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答案】在作家看来,桃花“缤纷”不及垂柳“绿影依依”,绿树绿荫还可以让渔夫停舟小憩,这种景象,颇有“彭泽家风”,让作者很是自得。如此意境,轻松舒畅。作者取名“柳陌”,正是想表现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寄托他闲适恬谈的人生志趣。【解析】解答此题,读懂原文是关键。文章读懂了,答案自然就显现了。 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 ) 驱犊( ) 薄暮( ) 采薇( ) 萋萋( )塞上( ) 汉塞( ) 征蓬( ) 燕然( ) 荆门( )早莺( ) 沙堤( ) 徙倚( )( )【答案】 go d b wi q si si png yn jng yng d x y【解析】 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易错字的读音,如“塞”“堤”“燕”等。2. 文学常识填空:(1)诗歌从形式上可分为 (又称“古风”)、 (又称“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和 的通称。律诗每首八句,有 (五字)、 (七字)。分为:首联(一、二句)、 (三、四句)、 (五、六句)、尾联(七、八句), 、 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今体诗 、 、 、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2)王维字 ,盛唐 派的代表作家。信奉佛教,人称“ ”,与孟浩然合称“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 (3)李白,字 ,号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答案】(1)古体诗 今体诗 律诗 绝句 五律 七律 颔联 颈联 颔联 颈联 二 四 六 八 (2)摩诘 山水田园 诗佛 王孟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3)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 诗仙【解析】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因此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知识,平时应注意积累。3. 古诗默写填空:树树皆秋色,_。 _,芳草萋萋鹦鹉洲。 _,水面初平云脚低。 _,长歌怀采薇。钱塘湖春行中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描写春景的千古名句是:_,_。黄鹤楼中七用典故为黄鹤楼添加神秘色彩的两句诗是:_,_ 。 【答案】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孤山寺北贾亭西相顾无相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解析】古诗默写填空书写要工整,错一字该题不得分,因此要格外注意同音字不要用错。理解性默写要对整首古诗内容有所了解,按题目的要求确定需要默写哪一句,之后正确书写。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答案】b【解析】正确的节奏为: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5. 翻译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a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水面初平云脚低。c长河落日圆。d仍怜故乡水。【答案】a.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c.指黄河。 d.喜爱。【解析】注意积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蓬草”,这些都有助理理解诗意。二古诗词鉴赏:(一)渡荆门送别(2018湖北鄂州中考)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2分)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3分)1【答案】(2分)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解析】注意题目要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因此既要忠于原诗句,又不能直译,要适当增加修饰语,调整语序。2【答案】(3分)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解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因此要指出修辞手法,其次要指出诗句内容,最后谈表达的情感。(二)(2018湖北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