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TM介绍(正).ppt_第1页
BXTM介绍(正).ppt_第2页
BXTM介绍(正).ppt_第3页
BXTM介绍(正).ppt_第4页
BXTM介绍(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唾液酸、羟脯氨酸联合检测试剂盒(BXTM)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赵堃一种高灵敏性的肿瘤检测方法,内容提要,糖基化与肿瘤,研究背景,肿瘤发生时,细胞表面聚糖结构及糖蛋白、糖脂发生变化。,糖基化水平变化,糖链构型变化,肿瘤免疫失控抗原决定簇寡糖序列,普通无限增值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系统,抗原决定簇,寡糖序列,检测机理,其次,终端聚糖抗原决定簇过表达也经常出现,已发现有路易斯寡糖X(sLex),多价唾液酸多糖(sTn),GloboH,路易斯Y(Ley)和抗原聚唾液酸等。,末端抗原决定簇,糖基化与肿瘤-识别寡糖序列,BXTM核心检测机理,BXTM检测的寡糖序列存在于哪些结构?,检测机理,细胞内及分泌到细胞外的糖脂、糖蛋白,细胞表面的聚糖结构,关键词-高分子载体,BXTM通过特殊的高分子载体识别特定的寡糖序列从而识别特定聚糖末端抗原决定簇(如路易斯寡糖X(sLex)等),并与之发生反应。,Polysaccharide(聚糖链),terminalantigenicdeterminant(末端抗原决定簇),Gal:半乳糖,Glc:葡萄糖,NeuAc:唾液酸,Fuc:岩藻糖,GlcNAc:N乙酰葡萄糖,检测机理,技术优势,对于期肿瘤的敏感性68.89%,灵敏,各种肿瘤治疗前各期检测敏感性结果表(患者均在手术前或治疗前采集血样),最适合早期筛查的肿瘤标志物,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推荐的可用于早期筛查的肿瘤标志物:AFP、PSA对期肿瘤的敏感性不高(低于20%)CEA、CA系列肿瘤标志物对期肿瘤敏感性低,不推荐用于早期筛查,肿瘤发生时多种标志物含量上升,研究背景,肿瘤患者发病前后血清蛋白质质谱图对比,BXTM检测多种物质总浓度,信号更强,实验已证实与本试剂进行反应的肿瘤相关物质(主要是糖蛋白和糖脂)有:CA15-3、CA19-9、CA125、CA50、CA242、CA72-4、PSA、CEA、AFP、POA、粘蛋白、1-酸性糖蛋白、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本周蛋白、2微球蛋白、鳞状细胞抗原、唾液酸等;,灵敏,BXTM高分子载体,灵敏,灵敏,细胞破裂,分泌型标志物直接释放入血,BXTM检测的物质部分为分泌型TM。可在肿瘤细胞正常生长过程释放入血,易于在早期肿瘤血清中检测,常规肿瘤标志物多为胞内型和细胞表面型TM。需在肿瘤细胞坏死解体后释放入血,难以在早期肿瘤血清中检测到,细胞表面型TM,分泌型肿瘤标志物(TM),胞内型肿瘤标志物(TM),细胞表面型肿瘤标志物(TM),胞内型TM,BXTM检测物质可直接释放入血,糖链脱落(TAM),灵敏的检测机理总结,灵敏,检测多种相关物质总浓度,检测标志物直接释放入血,对于期肿瘤的敏感性68.89%,准确,准确-敏感性77.3%,非恶性肿瘤特异性达86.00%,健康查体特异性高达93.7%以上.,不同瘤种敏感性检测结果,不同良性疾病特异性检测数据结果,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卓越,准确,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肿瘤敏感性高;对健康查体、上呼吸道感染、肝脏系统疾病等特异性好;,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卓越,去杂蛋白技术,降低背景噪音,准确,TAM通过沉淀离心把大部分影响检测结果的大分子杂蛋白(在450nm处可以显色的非肿瘤相关物质)除去,使信噪比大幅度提升。是目前唯一对血清采用初步纯化的肿瘤标志物技术,上清为初步纯化的肿瘤相关物质,BXTM检测瘤谱,广谱,对已知的大部分肿瘤有敏感性;,填补空白,临床上有多种肿瘤无对应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比如食道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扁桃体癌,口腔癌;BXTM对这些肿瘤有敏感性,填补了临床检验的空白;,广谱,广谱肿瘤标志物的特殊临床价值,A,对预期外肿瘤的检测(比如淋巴瘤);B,对第二原发肿瘤的监控;C,对原发灶位不明的肿瘤的检测;,广谱,对第二原发肿瘤的监控,某些肿瘤(特别是头颈部肿瘤)发病后常伴随第二原发肿瘤。接受放疗或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大大增加。使用第一原发肿瘤相应肿瘤标志物监测肿瘤治疗疗效容易遗漏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发展。,广谱,英国爱丁堡西部综合医院Sandeep等的一项新研究证实,甲状腺癌生存者发生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可增加30%,其他肿瘤生存者的甲状腺癌危险亦增加。JClinEndocrinolMetab2006,91(5)1819该研究对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13个基于人群的肿瘤登记库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对39002例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随访期间,共发生了2821例第二原发肿瘤,标准化发病比(SIR)为1.31;许多第二原发肿瘤在甲状腺癌发病后1年内被诊断,主要为非黑素瘤皮肤癌、前列腺癌、肾癌、肾上腺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小肠、结肠、直肠和乳腺等其他部位肿瘤的发病危险则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1973-1999年问在其癌症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的30221例口腔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163例(204)先后出现第二原发癌。接受放疗或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大大增加;鼻咽癌也有易发第二原发肿瘤的报道,特别是口腔癌。,临床运用综述,临床运用,疗效跟踪(肿瘤患者),筛查,临床运用,健康人筛查(体检),高危人筛查(临床筛查),健康人群的肿瘤筛查,健康查体人员BXTM检测结果,对初检大于临界值(以下简称高值)的12例人员在3-4周后进行复检,仍呈高值者为5例,降低到临界值以下者为5例,无法追踪者为2例;对仍呈高值的5例患者经临床进一步检查,其中2例分别确诊为胃癌和直肠癌,其他3例分别患有非淋病性尿道炎、肾小球肾炎和腹内脓肿,经对症治疗后转为正常。以上数据表明,本试剂可用于健康查体,辅助发现早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运用,临床高危人群筛查-联合检测提高敏感性,临床运用,对期肿瘤敏感性高达68.89%,特别适合早期肿瘤的辅助诊断;与常规肿瘤标志物有良好的互补性,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敏感性;,资料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BXTM与部分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敏感性对比,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案例,单项肿瘤标志物+BXTM优势:联合检测提高敏感性,减少漏诊率;器官特异性和全身敏感性并存,保持器官特异性的同时减少预期外肿瘤的漏诊几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利器;,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监测和转移复发监测,临床运用,资料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肿瘤病人动态跟踪结果,资料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95%,20,转移(复发)癌,敏感性,例数,病种,从上述数据可见,对治疗后的癌症患者应用本试剂检测,可作为疗效动态观察指标和鉴别癌症复发转移指标。,复发转移癌症患者动态监测结果,排除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急性炎症,特别是内脏器官炎症(如肾炎、胆囊炎等)可引起高于临界值出现,可于好转后进行复检;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高于临界值出现,此类患者不建议采用本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处理,三类风险评估体系,结果处理,特别高值设定:根据各地情况具体确定,经验值:120一类风险:患肿瘤风险较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诊断;二类风险:患肿瘤风险普通,应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监测动态指标;三类风险:患肿瘤风险较小,可每年复检一次;,结果处理,一类风险被检者建议诊断流程,结果处理,高危人群,查看病史、家族史初步确定各系统疾病风险,检查急性炎症(特别是内脏器官炎症),检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常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肿瘤诊断,缩小疑似肿瘤人群范围,通过初次筛查、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确定一类风险人群,将疑似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