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自读一、字音凤栖梧(q)伫倚(zh)憔悴(qio)(cu)不谙(n) 彩笺(jin) 右擎苍(qn) 貂裘(qi) 縠纹(h) 红蕖(q)杖藜(l) 瑶草(yo) 虹霓(n)溽暑(r) 芙蓉浦(p)二、通假字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欹”通“倚”,靠三、一词多义(1) 会(2)顾四、古今异义殷勤昨夜三更雨古义:情意深厚。今义:热情而周到。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古义:无奈。今义: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山围故国绕清江古义:都城。今义:国家。五、名句默写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1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是一首把伤春与怀人融于一体的名作。上阕写登楼望远,借景抒情。作者凭楼远眺,和风细细,草色凄迷,残照当楼,而词人的黯然神伤之情却无人能领会。下阕转入怀人。相思之深,即使强颜欢笑饮酒放歌也终觉无味,为所思之人日渐消瘦亦不后悔。末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朴实无华,流露出感人至深的悲情,一个为情所苦、九死未悔的痴人形象跃然纸上。本词结构独特,围绕“春愁”,先是借景抒情,继而寄情怀人,最终直抒喷薄的相思之情,感人肺腑,引人入胜,从而赢得了王国维“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之盛赞。2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首词写离别相思之情。时间由夜到晓。上阕写室外室内的景物:细雨过后,槛菊笼在雾霭中像是凝着愁,兰花上沾带的露水似是滴泪;傍晚的寒意浸透了帘幕,有燕子双双穿过;圆圆的明月全然不顾词人的思念之苦,斜穿入户,更加突显出女主人公的孤独。下阕写次日白天的景色:昨夜的秋风吹落了满树的碧叶,天宇之间显得更加空旷,可以看得更加遥远。这一想法引着词人登上高楼,引颈天边。然而除了凋零的枯树残叶,还有不知延伸到何处的道路之外,又能看到什么呢?天高地阔处,只有无限的离愁,满腹相思没有倾诉处。此词构境高远悲凉,造句精警而意韵深长,佳句迭出,是抒写离愁别绪的名篇。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它语言圆转流利,明白如话,意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词的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抒写对不变表象下所包含的变化的感喟。起句写对酒听歌的环境,“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语句轻快流利,今年对酒听歌的环境和去年一样,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但可以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抒写了消逝中的重现、重现中的变化,以及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与思索,重在伤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似曾相识燕归来”。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被阻止,但其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一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因此,在有所慰藉的同时,又不觉感到一丝惆怅。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是词人在惋惜、欣慰、怅惘之余独自的沉思:在小园落英缤纷的小路上,词人独徘徊着、沉思着,像是要对所见所感所思来一番深沉的反省与思索,对上述现象的底蕴求得一个答案。4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首词写闺怨,词风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词的上片重写景,说的是景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而词中的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曾经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词的下片写女子的情深。“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留住春,可惜的是风雨无情,留春不住,只好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的女主人公正在思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只看见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不禁感伤落泪。“泪眼问花花不语”,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幻化成花,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的发问,而花儿不语,反而像故意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呢?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5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说:“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嘉祐元年(1056),刘原甫(名敞)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饯行。此词借送别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刘敞的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平山栏槛倚晴空”,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山色有无中”写凭栏远眺的情景。“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它们是好是坏呢?在这寥寥的几字中,饱含词人的深婉情感。词的下片写所送之人刘原甫。“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对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概括,把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这两句先以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现身说法,拨动人们的心弦。全词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从被送者写到送者,层层转折,一气呵成,确是一首成功之作。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随从的武士都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卷平岗”,千骑奔驰,腾空越野,一幅壮观的守猎图跃然而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词人说: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弯弓射猛虎吧!词的上片写了“出猎”这一特殊场合,写出了词人的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酣时胸胆还能够开扩,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词人写这首词时,才三十九岁,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功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词人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文章的最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他以“揽辔澄清”之志,写慷慨豪雄之词,提高了词的品味,扩大了词的意境,把词从花间柳下、浅斟低唱的靡靡之音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对后世影响极深。7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自己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十年的生死相隔,世事茫茫,过去的美好情景难以忘怀。词人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随后词人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词的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著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了词的悲伤基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词人凭借梦境回到了与妻子共度难忘岁月的故乡。那小室的窗前,妻子正在梳妆打扮,她的情态容貌,亲切而又熟悉,如同当年。夫妻相见,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词人把现实的情感融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三句,是写词人从梦境回到现实,环境凄清。词人猜想着已长眠的妻子,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词人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词的意味更加蕴蓄有味。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情。8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这首小词是苏轼贬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的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啼声。这一派画意风光,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诱发词人爱悦自然,执著人生的情怀。环境启迪,灵感生发,风水相遭,兴会飙举。于是词人在下阕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滤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谁说青春不能回复呢?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流么!不要徒发衰老的慨叹。表达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服老、不叹老、自强不息的豁达胸襟。9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九月,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接着写词人到达寓所、在家门口停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这几句塑造了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化用庄子里的句子,原本是说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予,此身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苏轼政治上大受挫折,忧惧苦恼,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饱含着词人切身的感受,带有深沉的感情。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当全身远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情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词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说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表达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10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宏廓的天空中,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词人运用拟人、拟物手法,动静结合,使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下片写人。“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词人在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形象。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说天公饶有深情厚意,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这两句词,暗含着词人的感慨,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11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这首词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大约写于作者被贬谪时期。全词情景交融,反映了词人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脱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瑶草一何碧”是说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词人用的是比兴的手法,“春入武陵溪”以后,用的是倒叙的写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这里词人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写了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是说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曲折含蓄地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下片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抒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是说自己如仙草超越尘世之外,不做取媚于时之人,不必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了。“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是说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如舞婆娑的形象,更是表现他想逃避现实而又不甘心如此的矛盾心理。最终却还是回到现实中,却说是明月追随他回来。表达了词人独处无友,唯月相随的孤寂心境。12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为惜春之作。它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词人赋予了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可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的可爱及春去时的可惜。“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是说如果有人知道春去了哪里,请唤她回来同住。词人以委婉的笔调,表达出了对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没有人知道春的踪迹,春唤不回来,于是词人去问和春一起的黄鹂:春去了哪里?“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鹂婉转的啼叫,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无法听懂,只是更加的寂寞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意识到,春天的确是回不来了。这首短词,几经曲折,含蕴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词人从惜春到寻春,从希望到失望,从不断追寻到濒于绝望,终于怀着无可告慰的心情,为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沉思。13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这首词的特点在于描绘了一个精美无比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词中,词人并未从正面刻画人物的形象,而是着力于刻画人物的心灵、人物的情绪,并且词人没有具体地描绘人物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是借助于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让人们通过环境与心灵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感到其人宛在,感到一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词的起调很轻。上片写无边的薄薄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清早起来就阴霾不开,天气冷得像秋天一般。枯坐在小楼内,只有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楼外天色阴沉,室内光景清幽,一种淡淡的春愁油然而生。下片写词中主人公不堪室内寂寞,眺望楼外的外景所感。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词人将人物的感情融于情景之中,形成一种恬静悠闲的境界。14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节序词,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相传这天夜晚(农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词一开始即写初秋夜空美景。“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精巧绝伦的手艺。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正在天空飞驰的、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这一句写云,写星星,都具有人的情意,那“纤云”着意“弄巧”,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而“飞星”也在为他们传情递意而奔忙,这种写法可谓“化景物为情思”了。“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天上一次相逢,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呀!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15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的这首词明白如话,重叠回环,既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蕴的特点。词以长江起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两句,以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使人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而江山万里悠远广阔以及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也宛然在目。“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衬托出了离隔之恨、相思之苦。“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这两句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只希望君心和我心一样,一定不会辜负这相思的情意。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首词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之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之果;“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有恨者“不见君”,无恨者不相负。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情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这样新巧的构思、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复沓句法的结合,构成了这首词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16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这是一首怀旧词。首句忆昔。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已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已往某一日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接着词人以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的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比喻美好而不久长的事物,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接着词人转入现实,斜月已低到窗半,夜已深了,却无法入睡,而床前的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悠闲,这“闲”字从反面透露出词人的郁闷伤感。下片承“醉别”。“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衣服上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这句既自然地解释了上片所抒感慨之因,又为下面的描写张本。“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两句,词人化用了杜牧赠别中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诗意,直承“凄凉意”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在寒寂的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17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这首词是怀古咏史之作。作者面对金陵“佳丽地”,目睹自然界的沧桑,因而引起人事兴衰的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哲理观念,表现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全词共三叠。第一叠写金陵的山川形胜。首先点明金陵是一个“佳丽地”,接着以“南朝盛事谁记”一语总括历史兴亡之感。第二叠写雾夜在断崖边凭吊古迹,曾经系过莫愁佳丽的游艇之树,而今已倒倚,旧迹仍在,可人事已非了。第三叠写金陵触目荒凉之慨。从眼前景物中,不见“酒旗”,不闻“戏鼓”,只见寻常巷陌中的燕子对语,引起作者对金陵古都朝代更替的无限感慨。18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这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由此引入故乡归梦,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词的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词人用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下片转入思乡的愁怀与回忆。眼前的荷塘,勾起了词人的乡愁:故乡遥遥,就在那莲叶田田的江南,羁旅京师已经很久,何时才能归去?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荷塘唤起了词人的思乡浓情,思绪飞回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闻名天下,词人生长于斯,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水乡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连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黯然(n)不谙(n)栏槛(jin)倾城(qn)b憔悴(qio) 轩窗(xun) 縠纹(u) 殷勤(yn)c彩笺(jin) 衰草(shui) 画屏(pn) 迢迢(tio)d游冶(y) 窥视(ku) 无赖(li) 婉转(zhun)解析:选b。“縠”应读“h”。2下列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鼎盛蹊径貂裘良晨b红蕖 天堑 萧鼓 婵娟c杖藜 黄粱 篷帆 暮蔼d谙熟 黯淡 料峭 溽暑解析:选d。a项,晨辰。b项,萧箫。c项,蔼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 欹:通“倚”,靠b山围故国绕清江 国:国家c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必然,一定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顾:回头看解析:选b。国:都城。4填空。(1)我欲穿花寻路,_,_。(黄庭坚水调歌头)(2)昨夜西风凋碧树,_,_。(晏殊蝶恋花)(3)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4)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5)_,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答案:(1)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衣带渐宽终不悔(4)似曾相识燕归来(5)纵使相逢应不识(6)两情若是久长时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蝶 恋 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5“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象征意义?答: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说: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菊和兰含有品格幽洁的象征,用在此词中,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间接的写出了女子的哀愁。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答:答案:昨夜的西风使碧树繁叶凋尽,独自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依旧看不见那个远走的人。“西风凋碧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西风之烈,比喻相思对词中主人公的煎熬和摧残之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行为描写,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三句话纯用白描,语言洗尽铅华,把主人公的那种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尽管词中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别绪,但却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浣 溪 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7词的上片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回答。答:答案: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8词的下片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浣 溪 沙 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9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答:答案:(1)表现了词人的淡淡的忧愁。(2)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或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10“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梁启超曾赞之为“奇语”,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答:答案: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连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苏 幕 遮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王国维人间词话称道:“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对其传递物态、得其神理作简要分析。答:答案: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舞动起来。这样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勾勒了出来,只一个“举”字,使刻画出荷花的动态,使洗净脂粉、凌波微步的“花中仙子”呼之欲出。12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抒发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词人客居长安,久别江南,故乡风光,魂系梦牵。(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满 庭 芳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注】陈: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司州:王长官当时住在黄陂,古时属司州。摐摐:形容雨声。釭:灯。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暗含了词人傲视天下的豪情。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出了与王长官在黄州会面的因由。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d“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解析:选a。a.这三句无“傲视天下”意,主要表达的是对王长官的赞颂之情。14词作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答案:对友人的赞颂之情。借“苍桧”“云溪”“松窗”,赞颂友人风骨凛然、志趣高雅。相聚的欢愉之情。主客相见恨晚,要“一饮空缸”,酒逢知己千杯少,豪爽奔放。惜别之情。主客相见恨晚而船鼓催发,表现了相互留恋,不忍离别的怅然。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虞 美 人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姬,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解析:选b。b项,“以动衬静”错误。16“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环境中“为谁开”,表达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志的遭遇。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三、语言表达17苏轼在定风波中,从生活中的平常事写起,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请从下面几个平常事物中选取一个,表达对人生或命运或精神的感悟,不少于50字。小草蜘蛛网柳絮答:解析:围绕所选事物特性与人生的相似点(如小草的坚强),阐发感悟。答案:(示例)小草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尤为让人振奋。即使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坑坑洼洼、黑暗的地方,它也能顽强地生长,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吹打,与命运搏斗,同顽石争雄,经过顽强的奋斗,终于带着乐观,露面于光明世界。18. 下面是关于“成才与道德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愿,亿万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为人父母,(1)_?而仅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提高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学会自我保护。为人父母, (2)_?(3)_ _,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的相处,适应市场竞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自立于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孩子有出息, 家庭才幸福:(4)_,(5)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答题时,一要结合语境,二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进行推断。答案:(1)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2)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3)而仅仅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是不够的(4)家庭幸福了(5)社会才安定和谐谁明人间愁寂意浣花溪畔忆薛涛薛涛,轻轻地在键盘上敲下这两个字,却花去了我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仿佛听到有风从1 000多年前的唐朝吹来,从锦江边上那一片竹林里吹来,涛声阵阵。有如笙歌喧哗,有如细雨潇潇,有如你从幽径走来,步履纤纤,独语悄悄。我就那样痴痴地站立,默视你舞尽繁华、颠倒众生,默视你幽然孤寂、黯然形销。而你蓦然转身,我们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相遇,我该怎样掩饰我的惊慌,怎样向你陈述我的来历。这红尘中凡俗的女子,只为了你的传奇,为了你真实得伸手可及的孤独,已在这里守候多年。众人眼中你是才女,你是伎女我不知道这个“伎”与“妓”字,在过去有着怎样的区别,我只知道你是用自己的才与貌娱乐着那些真文人或者假雅士的。世称你为“扫眉才子”,只可惜绝世的才情,只做了风月场中的一点调味,一切只因为你是个女的!任你才高八斗,命运却不在自己手中!唐朝,年迈的你,味觉已经坏死,那些只得天上有的珍馐,填充了你的脑满肠肥。李白生在唐朝是唐朝之幸,涛生于唐朝,却是涛之不幸!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薛涛,在灯红酒绿中,你夜夜笙歌,你放纵声色,你要学会左躲右闪,你要通晓前迎后拒,你要懂得在急流处转弯,在人多处欢笑。否则,那前后十一任节度使的险滩与那些狂蜂浪蝶们的沟坎前,你如何纤手轻拈,处处化险?薛涛,你恣肆才情、挥霍青春,你睥睨权贵、蔑视命运,你身份低贱,你心气孤傲!你左手长袖善舞,满足着衰老的唐朝的视线;你右手铺宣挥毫,抒写着无人领会的孤寂之意。“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九岁时的一语成谶,难道真的是命定?迎来送往,强颜欢笑中,多少的痛楚酸辛,任诗人汲完古井之水造出千千万万张绛红小笺,也是书写不完的,然而,长歌也是不当哭的。一不小心里透出了令人不悦的哭腔,破坏了长官们的兴致,哪怕他前一刻多么赏识你,下一刻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你因得罪剑南节度使韦皋,而被贬松州后写的十离诗,当中以失宠之犬、离手之笔、离厩之马、离笼之鹦鹉、离巢之燕、离掌之珠、离池之鱼、离鞲之鹰、离亭之竹、离台之镜自比,世人皆道你诗格低下,有谁真正读出了当中的血泪?那屈辱的笔调,难道不是诗人颠覆命运无望后的长歌不哭翻成笑?难道不是悲愤之极后的无谓?难道不是步入天堂之前的炼狱?难道不是你刺破封建伪君子们面具的一枚玉簪?看似无力,却道出了华灯帏帐之后血淋淋的真相! 你是不自由的,你却又是最独立的。你在灵与肉之间,快速地做着身与心的剥离与融合。而十离,为什么不能看成是你用温驯和柔弱的武器,转过了一次险滩?此后不久,你用多年方练成的绕指柔,终于斩断了套在身上的枷锁,脱离了乐籍,第一次,你感到成都的空气是那么清新而舒畅,浣花溪畔,流淌着你的诗情。可是,世界依然是孤寂的,或者说,孤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对于一个精神自足的人来说,寂寞是无所谓的,而孤独,是唯一的致命伤。男儿最大的理想是建功立业,而女子最大的功业,当是获得一份完美的爱情吧这是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的真理。而你与元稹的相遇,是幸还是不幸?是填充了你生命中感情的空白,还是造成了更大的空白?你是才子,你也是女子,所以你注定要进入这或劫或缘的轮回,你注定要被自己的痴情伤害。积聚了40年的热情,珍藏了40年的青春,你在遇见他的时刻刹那绽放,生命的绚烂,令蓉城花落,天地无色。那短短的几月,于你是天荒,是地老,是相看两不厌的默契,是玉从石中出的欣喜,是美酒有人品的欢愉!他是你的整个天空,而你不过是他天空里一朵偶尔飘过的云,是他浅尝辄醉的一杯酒,是他衣上遗落的一滴酒痕,是曾经催生过他一首艳词的一段乐声。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有比无好,痛比空好?那一段刻骨的记忆,打发着你二十余年的孤寂,还是正是那段记忆,更加铸就了你无法化解的孤独?二十年,足以让沧海化为桑田。那至今扬名的绛红色的“薛涛笺”,谁说不是你和血、和泪,和着青春的汁液制成? 痴情女子,浣花溪畔看尽繁华;苍老妇人,望江楼前品遍沧桑。62岁穿上道袍的你,峨冠博袖,独闭门扉,脸上是漠然,还是淡然?桌上黄老的道德经早已替代了那些“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的诗句,那些真真假假的人生,一切已是过眼烟云,而你,是否此时方参透老子的无用之说?如果,你本无才,你本无貌,也许将是另外一个平凡而又充实的人生,呼吸着多氧的空气,沐浴着健康的阳光,与女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与斯人“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你又如何能驾驭命运的辔头,纵参透,又有何用!“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一生已经过去,千年已经过去,这样的苍凉冷寂,连那坟头的枯草,也似你千年来无法出口无法化解的结,年年春时,发出新绿,等谁来,会你心意?赏评本文用饱蘸感情的语言回忆了薛涛坎坷而传奇的一生。薛涛是一个才女,她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蔑视权贵,她的十离诗“道出了华灯帏帐之后血淋淋的真相”;她在不自由中找到了独立的自我这在当时那个时代,难能可贵!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具体地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分析作品中构思、谋篇、选择材料、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描摹手段等方面的特色;分析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其中重点的方式是抒情和描写。常见的诗歌的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解说作用举例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使意境具体深邃,使形象生动丰满,为下文作铺垫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描绘和刻画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深化主题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议论对人和事物的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画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庆经开区公办幼儿园劳务派遣教师招聘13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西南能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慈溪市桥头初级中学招聘派遣制人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庆二中东区招聘临时代课教师4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安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面向社会招聘2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提升卷)(含解析)
- 2025辽宁交投集团所属实业公司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创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二批次人员1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美发店转让协议书范本一5篇
- 202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保定市唐县招聘社区工作者6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菏泽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 气动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奇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育婴师考试必考知识试题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护知识科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