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清平乐宋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雪里:指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的春之降临。挼(ru):揉搓。,【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孤苦之感和亡国之忧,感慨深沉。上片回忆往昔赏梅生活,分为两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这两句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早年赏梅、头上插梅的情景和兴致,表现出少女的纯真、欢乐和闲适。接下来“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两句,心绪显然不同,虽然梅花依旧,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赏梅原本为的是排遣心头的忧伤,可是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头来不仅忧伤没有消除,反倒触景生情,激起更深的伤感,落得个“满衣清泪”。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这两句写的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下片以“今年”两字领起,同上片的“年年”相对。往年是“常插梅花醉”,即使是“挼尽梅花无好意”的时候,也多半是为离别相思。眼前却截然不同了,“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里面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颠沛流离,沦落飘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寄寓着词人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融合在一起,词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这首词依次描写词人少年、青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少年时赏梅醉酒,青年时对梅垂泪和晚年时无心赏梅。运用对比手法,物态人事双关,表现出词人生活的巨变,着重写词人晚年飘零之境和国破家亡之悲,真切感人。,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二、相关知识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事物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2一词多义(1)莫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不要,勿)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没有)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没有人,没有谁)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日落的时候,傍晚),(2)名吾不知其名。(名字)名之者谁?(命名,取名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指出)(3)常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顺应)圣人无常师。(固定的)盖常理也。(平常的),(4)相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互相,音xing)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面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丞相,宰相)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审视,观察)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音xing)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代词,偏指一方,有指称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5)间无有入无间。(间隙)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立有间。(一会儿)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中间,其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6)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赶得上,比得上)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等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乘,乘着),2宾语前置句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夫莫命“之”而常自然)3状语后置句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吾将“以无名之朴”镇之)4省略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省略介词“于”,驰骋“于”天下之至坚),1老子怎样阐述“道”?答案:老子认为一切由道生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是道德本性,道无所取法,道即是无。2老子认为有道之人会怎样处事?答案:老子认为,有道之人不恣意行事,不矫揉造作,而是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事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3简单阐述老子的“无为”观。答案: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这种“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统治者能做到“无为”的话,老百姓生活就得以安宁,社会也就走上正轨。4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跟我们今天的哪些观念是相似的?答案: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跟我们今天“顺应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观念是大体一致的,这也正是“无为”思想在今天的闪光之处。,1课内名言(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精彩语段(1)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是一个极善种树的人,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争相迎接并雇用他。其实,他的种树经验非常简单:“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焉尔”根要舒展,地要平整,土要陈旧,埋要结实。其他种树的人却是“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郭橐驼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妨害它们的生长,也不损耗它们的果实,所以他种的树,即使移植他处,也无不成活,而且硕大茂盛,“早实以蕃”。,(2)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见孟子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母亲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她告诉孟子,荒废学业,如同剪断布匹一样。有德行的人通过学习树立名声,通过求问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可以避开灾祸。如果年少时荒废了学业,就免不了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以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孟母懂得遵循做母亲的情感法则,所以才有了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巨人,有了人们心目当中独一无二的“亚圣”。,(3)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据一方。其中,曹操不愧为一位极具历史眼光与政治远见的政治家。他讨董卓,击黄巾,征徐州,战袁绍,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背着“汉贼”的恶名,“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军事家的杰出才能和政治家的伟大气魄,“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最终结束连年的征战,救民于水火。曹操懂得遵循社会人事的发展规律,所以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4)太阳能够遵循规律东出扶桑,西沉禺谷,早上万道金光,夕时红霞满天,所以在东升西落中,给万物着上了缤纷的色彩;月亮能够遵循规律初出如娥眉,渐长如弓弦,望时如玉盘,晦时寻不见,所以在由缺到圆中,给仰望她的人们留下多少遐思向往;四季能够遵循规律春天和风,夏天艳阳,秋天硕果,冬天飞雪,所以在春去秋来中,给生命赋予万千气象。,绿色生活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光速般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另一种声音也越来越响还我们“绿色生活”,让我们“回归本色”!绿色生活,其实是回归自然、还原生态的本色生活。,纵使人类技术再高明,终不及大自然这一“终极艺术”。在市场高呼“转基因无公害”时,在商家大喊“特色楼盘大造山水景观”时,在所谓摄影爱好者不再倾慕山水转而人工ps合成图时,人们已不再欣然接受,而是透露出担忧或不满。转基因食品何言自然之甜美?人造山水何言自然之鬼斧神工?人工合成照更何言自然之雄伟壮阔?为了发展科技而破坏生态,利用科技制造替代品,只能是舍本求末。大自然蕴含的无穷法则,令人难究其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向往绿色生活,还原自然本色,吸取天地之灵气,尽力体味自然的至高之“道”。,绿色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心境,从而抛弃杂念,让心灵与肤发一同接受自然的洗礼。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虽不能人人都像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归隐山川的田园之乐,因为隐居要有经济实力,起码得是个小地主。但古语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嘈杂的凡尘俗世中若能丢下旁骛,向往绿色,心境便能愈发空灵,精神便能愈发超脱。鲍尔吉曾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原野。”质朴而本真的绿色生活于我们则是精神上的洗礼,洗去了污世的污垢,灵魂将愈发轻便,轻得仿佛能随风飞起,淡定得似飞仙遨游于碧落之中。所以,向往绿色的生活,更是一种心的修炼。,栖于尘世,生于污泥之中,只要像莲花般保持自身的纯净,情系绿色,回归本真,便能葆察察之身而勿囿于汶汶之物!,【简评】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认识的深刻性和说理的辩证性。开篇一语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加密与隐私保护的新技术革命-洞察及研究
- 奇石系工艺品网络销售代理合同3篇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华岳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方城一高2025年秋期高二阶段性拔尖考试(二)物理学科
- (终)仁寿县城区学校2025年春季半期教学质量监测
- 部门春节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自然语言交互教学-洞察及研究
- 部门及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避孕药具发放课件
- 雕塑基础教学课件
- 生理学(全套课件)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汉书-张骞传课件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市政道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练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绕口令
- 校企合作讲座精品PPT课件
- 煤矿电缆与电缆敷设标准
- T∕CATCM 008-2019 阿胶质量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