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兼爱一、单元提要本单元内容有三节。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二、走近“诸子”1作者简介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他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游侠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在先秦,墨学属于显学。墨子的社会地位很高。吕氏春秋不侵篇说:“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2时代背景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3核心思想(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百姓。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因而他强调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并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4)节用节葬墨子反对儒家久丧厚葬之俗,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并在这方面身体力行。三、品评经典1作品解读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阐述了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墨子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墨子虽仍属记言性质,但其所记的是首尾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论文,而且每篇都有标题,可以概括本篇的中心思想。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的论辩散文从墨子开始 。2名家评说景仰墨子郭远庆我不知道,在中国古代,有哪个思想家比墨子更为高大与完美。2 500年前,正当孔子热衷于复古、老子醉心于逃避的时候,墨子却脚踏现实的土壤勇敢地建设着理想的未来社会。他的旗帜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科学、和平、平等、博爱。要知道,直到今天,这几个大字仍然是我们全人类在努力靠近的目标啊!他不光思考,而且行动。他充满了智慧,又燃烧着血性。墨家集团一代又一代“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地实践着老师的理想。墨子狂奔十个昼夜,至少跑过两千里路赶到楚都,劝说楚王不要攻宋。楚王自恃有鲁班发明的攻城器械,不肯听从。于是墨子与鲁班进行了攻防演习,结果九攻九守,鲁班都不能取胜。鲁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子说:“我知道你那最后一着是什么,我也不说出来。”楚王不明其意,便问其详。墨子说:“他那一着就是杀了我,但是已经晚了。我的三百门徒已经进入宋国,登城协防,准备作战”楚王只好罢兵。在诸子百家里,还有哪家哪派有墨子这样的大智大勇?不趋利,不避害,言必信,行必果,克勤克俭,勇敢坚定,墨家是一群具有“我为人人”献身精神的完全值得信赖的集体。领袖孟胜受托为阳城君守城,寡不敌众。弟子徐弱谏说:“死守无益,反倒会令墨家后继无人,不如放弃。”孟胜说:“对于阳城君,我不算老师也算朋友,不算朋友也算臣僚。如果不拼死守城,从此以后,寻求严师、贤友、良臣,谁会想到我们墨家呢?”徐弱信服,请求先死,为自家的弟兄们当开路先锋。当时,墨家派往宋国传达田襄子继任的两名弟子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听劝阻,毅然决然地又返回围城,与墨家兄弟一同拼杀。最后,墨家186人全部战死殉城。墨家对自身的要求之严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墨家人必须穿布衣、着麻鞋、吃糙食,苦行僧般地终日为“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而奔波劳碌。领袖腹(黄享)的独生子杀了人,秦惠王本来已经赦免了他的死罪,腹(黄享)却说:“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于是,他坚持把儿子判处死刑。如果历代执法者都能如此,这个社会不是早就变得清平公正了吗?我猜,一定是因为,权势者不光要“墨守”,更要攻伐;不喜欢“兼爱”别人,只愿意偏爱自己。二十世纪初,只有梁启超挺身疾呼:“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还有胡适烛幽洞微,著先秦名学史,称墨子是当时“真正有价值的唯一著作”,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科学方法的创始人”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时至今日,著书也好,立论也好,闲聊也好,很少有人提起那位背时的先哲和英雄。实在是不亦悲乎!一、兼爱名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释义:假使人人都彼此爱护,则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恶,则天下大乱。运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一、字音辨识相篡(cun)不惮(dn)牂羊(zn)黧黑(l) 练帛之冠(un)二、通假字1贵必敖贱“敖”通“傲”,傲慢地对待,轻视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通“已”,已经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迂远4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分别,辨别5苟君说之“说”通“悦”,喜欢6教驯其臣“驯”通“训”,训练7破碎乱行“碎”通“萃”,聚集三、一词多义1比2朝3行4特5故6以7之四、词类活用1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名词作动词,残害2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形容词作名词,强者,弱者3越王击金而退之使动用法,使退却4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名词作动词,击鼓命令五、古今异义1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古义:破,使分散;碎,通“萃”,聚集。今义:破成碎块。 2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古义:残害别人。今义:偷东西的人。六、特殊句式1此则天下之害也判断句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宾语前置句3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判断句4此何难之有宾语前置句5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宾语前置句6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宾语前置句七、熟语积累杀身成名: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八、名句积累1兼相爱、交相利。2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3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1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赏析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墨子认为乱世的根源在于世人“自爱而不相爱”,以此来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这样才能改变世道无序的局面,才能国富民强,才能实现社会的大和谐。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赏析墨子认为个人、家庭、国家都不是孤立的,必须将他人的国、他人的家、他人的生命都视作自己的国、自己的家、自己的生命。因此,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而且是一种没有亲与疏、远与近、贵与贱、高与低的爱,是一种平等的博爱。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希望有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想要生活得幸福,就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损害到他人的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剥夺他人取得幸福的权利。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赏析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因此而伤害他。此句强调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彼此相互交换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用一颗博爱真诚之心去爱别人,那么你就会得到他们的认同,你也会为此而自豪。为别人做一些有益的事,这样就会得到别人善意的并且有利于自己的回报。如果在与人的交往中,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处处暗算别人,损害别人的利益,那么也会得到应有的报应。这就是损人者亦不利己。总之,与人交往,不要抱怨,要学会付出,才会得到回报。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赏析仁人用来作为自己事业的,一定是兴天下的利,除掉天下的害,以此作为做事的原则。墨子指出了为政者治理社会的原则:兴利除害。如果施政者不以此为出发点,与民争利,那么,上行下效,国家就会混乱无序,也就不会出现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1试概括选文第1段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什么是仁人的事业,并以此为依据,具体阐释什么是对天下有害的方面。2第2段,承第1段开篇提出的“仁者兴利除害”的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得出了“是以仁者非之”的结论。3第3段,“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承上启下,提出铲除这些有害方面的措施。4第3段,在内容上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明确与第2段构成正反对比关系,凸显了“兼爱”的主题。5第4段,将笔锋投向社会现实,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6第4段,引用大量史实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驳斥了统治阶级的错误思想,告诉人们如何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7墨子认为人世间产生种种祸乱、争夺、仇怨、憎恨的原因是什么?墨子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原因:人与人不相爱。方法: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封邑就像看待自己的封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自己之身,归根结底就是要兼爱。8如何理解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明确“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墨子认为,要让不平等双方彼此产生爱,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让卑贱的一方生活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兼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强大的爱护弱小的。“兼爱”实质是反映贫弱者的心声,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9墨子在提出“兼爱”的同时,为什么又提出“交相利”?明确“兼爱”表达了墨子“爱无差等”的思想观念。墨子在提出“兼爱”的同时,又提出了“兼爱”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交相利”。因为墨子认为“交相利”是“兼相爱”的深层动力,“交相利”要求人们在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同时,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自身的利益也同时能得到实现。10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可行吗?为什么?明确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需要克服人自身的很多天然局限,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可行的,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实践这样一种学说,有助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像墨子说的,通过奉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以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目标,依然令人向往。11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见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一节)。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明确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便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自爱自利的褊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褊狭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明确墨子为了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除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这种“絮叨”在先秦散文中倒也自成一格,给读者另一种阅读的体味。钱振锃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对墨子中的重复絮叨评价还是很准确的。(墨子兼爱中)【经典传承】“兼爱”是一种大爱墨子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还必须从根本上唤醒人类的爱心,真正做到“兼爱”“仁爱”“博爱”。因为,爱是神圣的,爱是不可抗拒的,爱是不分种族的。弘扬积善济困的普世美德,是一种大爱。【现实链接】一百次成为母亲徐朴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母亲,只记得很多时候都不太顺利。2004年,她在上海的医院里见到了一个先天无肛的孩子。小女孩儿经历3次失败的手术后,从广东转移到上海。看到这个“皱着眉头不吭声”的小女孩,徐朴的心被牵住了,便申请养护她。6年后,40岁的她辞去了无线通信领域某知名外企研发总监的职位,和朋友一起创办公益组织“朴质公益”,专注改善弃婴生存状态。“朴质公益”在2014年获得注册资质,如今已经帮助过上百名弃婴。徐朴说相较于教育领域,做弃婴的公益组织在国内还是很少。运用评点“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徐朴的人生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有一颗慈母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牵挂着弃婴,却充满向上的力量,把“快乐”写进朴质公益的价值观,她给了孩子们尊严,带着母亲乘以一百倍的力量在前行。美文兼爱我有个疑问:油漆工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去修补船上的洞?(1)船主没有要求,他和船主之间的协议不过是漆船而已,船主也只支付了漆船的报酬。因为油漆工选择生活在一个关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般的社会里。油漆工正在成为如甘地所述的“成为你希望看到的变化”的社会的一员。回望墨子的教义,我们会发现,墨子“兼爱”的灵魂就是为人类谋福祉,不分彼此、亲疏。(2)墨子认为,“兼爱”是治愈社会疾病的良药。个体必须不分彼此地关心他人的利益,无论他们是否相识,只有这样,确知别人也会关心自己,社会其他成员都是安全的,一个人才能在社会里轻松地获取安全感。尽管孔子和墨子的观点常有分歧,甚至有激烈的辩论,但他们都赞同道德的天堂和对待生活的务实态度。孔子有一条出名的法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弟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和墨子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孔子相信对家人和朋友的义务先于对社会的,墨子却未曾对社会成员加以区分。在这一点上,我认同墨子。因为,稳固的社会以成员间的团结为基础,个体不应该在帮助家人、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存在区别。(3)假如你对家人、朋友诚实却欺骗了陌生人,那么就算不被你欺骗,你的家人和朋友也会为行为如你的陌生人所欺。这么做所带来的回报不一定总能直接体现。但从哲学的角度,帮助别人也就是间接帮助你的家人和朋友。作为个体,我们总是关心自己和所爱的人多些,但我们的生存条件不允许我们时时刻刻保护在他们的身边。唯一的出路就是生活在以“兼爱”为准则的社会里。只有这样,个体在关爱他人时,才能确保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故事里的油漆工,注意到了船上的洞,他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只做该做的油漆活儿,或者采取措施帮助船主这个社会成员而不要求额外的回报。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样的选择,他救了船主的孩子,也得到了报酬。假设一个人走在街上,注意到了一个可能会造成事故甚至伤亡的障碍物,接下来他就要面临一个选择。如果选择生活在以“兼爱”为准则的社会,那么花上几秒移开障碍物;如果觉得这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我做了也没好处,那么就可能有人受伤。而有一天,他自己可能也会因同样的情况受伤。赏析(1)作者开篇提出自己的疑问,确立了文章论述的方向。(2)第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墨子“兼爱”的灵魂就是为人类谋福祉,不分彼此、亲疏。(3)画线句子的含意是社会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团结,诚实相待,不应因为亲疏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与下文“帮助别人也就是间接帮助你的家人和朋友”照应。(4)本文语言平实通俗,逻辑性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贵必敖贱天下之难物于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教驯其臣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破碎乱行abc d解析:选a。“敖”通“傲”; “于”通“迂”; “驯”通“训”;“碎”通“萃”。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执:控制,驾御b然,乃若兼则善矣 乃若:相当于“至于”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恶衣:厌恶衣服d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毋起:不发生解析:选c。恶衣:不好的衣服。3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越王击金而退之b是以仁者非之c君臣不惠忠 d必兴天下之利解析:选c。a项“退”和d项“兴”均为使动用法;b项“非”为意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选d。的(原则)方法;的原因;自己的;他的。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 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c此何难之有 d此则天下之害也解析:选d。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c何以易之 易:改变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解析:选b。贼:残害。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a。a项,所以:表凭借或依据,译为“的依据(原则)”/表原因,译为“的原因”。b项,以:均为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c项,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d项,而:均为连词,表并列,可不译。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b本文借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d本文最后一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解析:选c。文中举出晋文公、楚王、越王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要君王提倡兼爱,大家就会实行,并不是说“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9墨子认为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答:答案:人人只爱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的原因。方法:兼相爱、交相利。(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惠王,楚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贾倍徙,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不若商人之察也。”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获而攈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注】倍徙:倍,指一倍;徙,指五倍。日者:古时占卜预测吉凶的人。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士坐而言义言:讲,说b舍言革思者 革:改变,变更c则士之计不若商人之察也 察:考察d是围心而虚天下也 围:束缚解析:选c。察:精明。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b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c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d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解析:选b。根据关键词“子墨子”“即”“过”“子”的意思即可断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一切言语行动都要服从于义,天下事没有比义更重要的。b在天下没有谁行义的情况下,墨子的老友劝阻他到楚国推行自己的主张。c墨子被楚惠王以老为由拒绝接见,穆贺称赞了他的主张学说,但认为楚惠王或许会将其学说视为“贱人之所为”。d墨子认为今之士人只知“坐而言义”,即使无任何艰难险阻也不去行义。解析:选b。老友是阻止墨子“独自苦而为义”,没有阻止他到楚国去行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译文:(2)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译文:解析:注意翻译出关键词语“为”“如”“劝”“止”“以”“非” “尽”“是”的准确意思,判断句式翻译时要加上判断动词“是”。答案:(1)如今天下没有谁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去行义,为什么还要阻止我呢?(2)拿他的言论反对我的言论,这好比拿蛋来击石头,将天下所有的蛋都打破了,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超声测值课件
- jit教学能力大赛课件
- 新解读《GB-T 36786-2018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医院》
- 中班数物对应教学课件
- 党史故事课件教学对象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报告
- 用火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解答题
- 2024景德镇住房出租合同(30篇)
- 院前急救技能大赛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土保持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4年武汉广播电视台专项招聘真题
- 高血压尿毒症护理查房
- 2025届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智能建筑中机器人的应用与装配式施工技术
- 支架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 妇产科子宫脱垂护理查房
- 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 医院培训课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安全注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