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沪科版202004101172.doc

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检测试卷(含解析)(打包10套)(新版)沪科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67467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2019 九年级 物理 全册全 一册 检测 试卷 解析 打包 10 新版 沪科版
资源描述:
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检测试卷(含解析)(打包10套)(新版)沪科版,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检测,试卷,解析,打包,10,新版,沪科版
内容简介:
第十七章检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老师用小磁体吸在黑板上来固定挂图,说明黑板一定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a.铁b.锌c.铝d.铜2.下列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b)a.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真实存在的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工作的c.磁体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的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调节它的电流方向来控制解析: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工作的,b正确;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发出,回到n极,故c错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不是调节方向,相同条件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d错误.3.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b)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解析:磁铁的两端磁性强,对小铁球的吸引力强,弹簧测力计在磁铁两端时示数大,磁铁两端吸引大头针较多,则a,c,d可以区分磁铁两端和中间磁性的强弱;磁极不同的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同时靠近,无法区分磁性的强弱,b项不能区分磁铁两端和中间磁性的强弱.4.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它的阻值随电磁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开关s1闭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磁铁左端为n极b.开关s1闭合,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c.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右移动,gmr的电阻变小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指示灯变暗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正确.开关s1闭合,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b错误.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时,gmr的电阻变大,故c错误.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gmr的电阻变小,故指示灯变亮,d错误.5.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 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 为软铁棒,a,b 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d)a.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b.若b为电源正极,则c 被吸引,d被排斥c.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d.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引解析:若a为电源正极,则电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可知,条形磁铁c将被排斥,d将被吸引,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若b为电源正极,则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则c被吸引,d也被吸引,故b,c选项错误.6.下列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相同的是(b)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a.与b.与c.与d.与解析:体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均为转换法;应用了类比法;应用了模型法.7.许多自动控制的电路中都安装有电磁铁.有关电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电磁铁的铁芯,可以用铜棒代替b.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可以使用永磁铁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的大小有关d.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解析: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铁芯的作用是通电时被磁化,大大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所以必须用磁性物质,d正确,a错;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需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因此不能用永磁铁,b错;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都有关系,c错.8.下列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是(b)a.电磁铁b.电风扇c.日光灯d.电热水器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电风扇有电动机.9.如图是探究“让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动起来”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该装置探究的是电动机的原理b.该装置探究的是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c.只改变电流方向时,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d.只改变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解析:该装置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运动,是探究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这两个方向有一个改变,受力方向就随之改变.10.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铁块,螺线管中插有铁芯.现开关s拨在触点位置且电流表示数为i.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下列操作方法能够实现的是(c)a.开关s位置不动,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b.开关s位置不动,将滑片p向a端滑动c.将开关s拨到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d.将开关s拨到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解析: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需要增强螺线管的磁性,而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因此可以增大电流或增加线圈的匝数.将铁芯取出,螺线管的磁性变弱,滑片向a端移动,电流变小,故a,b选项不能够实现;将开关s拨到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此时电流不变但匝数增多,所以磁性增强,故c选项可以;将开关s拨到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此时螺线管磁性变弱,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选项d不可以.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s极;电磁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北.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a端为s极;因地磁场磁感线从南向北,所以船头指向北.12.如图所示实验,用小磁针n极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该采取的操作是对调电源的正负极.解析:本实验中,用小磁针的n极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断开开关,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1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后.小蛮总结出一条规则:如图所示,如果电路沿着我右臂弯曲的方向,那么我左手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对一个已制好的电磁铁,可以通过电路的通断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有无.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左手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的有无可通过通断电来控制.14.如图,将一台灯接通电源后,用磁体的磁极靠近灯泡的玻璃,仔细观察灯丝,你会发现灯丝会抖动,该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解析:灯丝工作时有电流通过,故会受到磁场力,灯丝中的电流为交变电流,即方向在发生变化,故灯丝受力也是在两个方向上发生变化,故我们看到灯丝会抖动.15.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达到金属块a时,灯l1亮;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由于一般的水是导体,灯l2亮.解析:水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控制电路没有接通,电磁铁没有磁性,l1接通点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由于一般的水中有电解质,是导体,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灯l2接通点亮.16.如图所示为我们中学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它是一种磁电式仪表,当表内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由此现象,可以猜想电压表里面除了导线和指针外,还一定有磁体,你依据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解析:电压表是一种磁电式仪表,当表内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是受电流的影响产生了这个力,我们会想到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这种仪表里还一定有磁体.三、作图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流表正常工作,在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体共同作用下,小磁针静止在水平位置.请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小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磁感线的方向.解析: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电源负极.由此可以确定电流表的上接线柱为正接线柱,下端接线柱为负接线柱;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n极指向s极,则条形磁铁磁感线的方向向左.答案:如图所示18.将如图所示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虚线框内完成,器材自选).要求:(1)电磁铁磁性有无可以控制;(2)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3)电路接通后使小磁针静止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答案:如图所示解析:(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匝数多少、是否有铁芯插入有关.图中匝数多少、是否有铁芯插入已确定,所以只能改变电流的大小,可利用滑动变阻器来达到这个目的,滑动变阻器与电源串联.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示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电流应该从电磁铁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所以通电螺线管右端的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左端的导线连接电源的负极.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9.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1)为使磁场加强,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2)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螺线管通电后记录小磁针n极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根据图(甲)、(乙)、(丙)记录的小磁针指向,可以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4)如果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通电螺线管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表述,即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5)如果(丙)和(丁)两个螺线管同时通电,则这两个螺线管之间会相互吸引(选填“吸引”或“排斥”).解析:(1)可以充当“芯”的材料是铁,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棒后,铁棒被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棒也变成了一个磁体,这样由于两个磁场互相叠加,从而使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2)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螺线管通电后记录小磁针n极的方向.(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也是从n极指向s极,故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由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5)由图可知,(丙)和(丁)两个螺线管的绕线和电流方向均相同,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丙)和(丁)螺线管的左端都为n极,则(丙)的右端为s极,两个螺线管之间的磁极为异名磁极,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所以这两个螺线管之间会相互吸引.20.如图所示,使线圈位于两磁极间.(1)通电后,图中ab 段导线的电流方向是由a到b(选择“由a 到b”或“由b 到a”).图(甲)中ab 段导线受磁场的力的方向向上,用箭头标出图(丙)中ab 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2)线圈转过图(乙)所示位置,用改变电流方向的办法可使线圈靠磁场的力的作用继续顺时针转动至少半圈.解析:(1)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电源正极开关abcd电源负极,根据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图(丙)与图(甲)相比较,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都不变,所以导线ab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也不变,即仍然竖直向上.(2)线圈转过图(乙)位置(平衡位置)后,只有改变电流方向,才能使线圈继续沿原来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否则线圈会再转回到平衡位置,电动机的换向器就是起了改变电流方向的作用.答案:(1)如图所示,f即为所受的力第十三章检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d.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解析:物体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物质的状态等有关,但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故a错误;燃料的质量不确定,热值大的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b错误;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等的热量,煤油温度降低的多,故c正确;热传递时,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与内能多少无关,故d错误.2.一个热水袋装有质量为1 kg,温度为90 的水,经过4小时后,水的温度降低到40 ,下列有关热水袋中水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b)a.状态b.内能c.质量d.比热容解析:热水袋内水的温度经过4小时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水所含的物质多少没有改变,故质量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物体的温度和温度的变化无关,因此比热容不变.水的温度降低,状态仍然为液态,状态不变,故选b.3.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b)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解析:据公式q=cmt可得c=,金属块的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相同,其变化的温度相同,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的水内能少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0 的冰吸收热量熔化成0 的水,故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的水内能少,a正确;水的比热容较大,用水作冷却剂时,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这样可以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b正确;据q=mq可知,放出的热量与热值、质量都有关,故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不一定多,c错误;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5.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t4时刻该物质的内能为零b.t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大于t3时刻c.t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小于t3时刻d.t3时刻该物质的分子动能大于t2时刻解析:由题图可知,这是晶体的凝固图像,这个过程中该物质不断地放出热量,内能减少.t4时刻该物质的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内能,故a错误;t2时刻的温度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即分子动能相同,但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分子势能减少,因此t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大于t3时刻,故b正确,c,d错误.6.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c)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的结果b.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c.木塞冲出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解析:气体对木塞做功,内能减少,液化放热形成白雾,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d正确;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故b正确;木塞冲出是由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c错误.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则内能增大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功,故b错误;液体的沸点随着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c错误;冰水混合物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d正确.8.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d)a.甲做的功比乙多b.甲的功率比乙的大c.在相同时间内甲燃烧的汽油比乙的多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做的有用功比乙的多解析:消耗相同的燃料,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多,a错,d对;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与热机的效率无关,b错;工作时间相同,对外做功不一定相同,c错.9.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解析: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和质量有关,a选项错误;发动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废气的排放要带走部分热量,克服摩擦等消耗部分能量,b选项错误;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混合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c选项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对空气的污染较小,d选项错误.10.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mb解析:若ma=mb,吸收相同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c=可知cacb;若ca=cb,吸收相同热量,a的温度升高的幅度大,由m=可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即mamb.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解析:暖水瓶内的水蒸气膨胀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2.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解析: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发生了转移.13.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排气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性.水箱中5 kg的水温度升高了20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解析:由图可知,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排气冲程;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4.2103 j/(kg)5 kg20 =4.2105 j.14.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 加热时间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解析: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说明吸热能力弱;实验中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物体吸热多少.15.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小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时的内能,理由是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解析:由图像可知,晶体在t1至t5时间段内吸热但温度不变,即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由于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因此物体内能不断增加.16.露天燃烧秸秆会严重污染环境.若将秸秆制成“秸秆煤”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秸秆煤的热值为2.1107 j/kg,完全燃烧10 kg的秸秆煤可放出2.1108 j的热量;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若这些热量的30%被250 kg,20 的水吸收,则水温能升高到80 .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解析:完全燃烧10 kg的秸秆煤放出的热量q放=m秸秆q秸秆=10 kg2.1107 j/kg=2.1108 j.(2)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30%=2.1108 j30%=6.3107 j,由q吸=cm(t2-t1)可得,水升高的温度t2-t1=60 ,则水的末温t2=t1+60 =20 +60 =80 .17.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乙)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冰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解析: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冰的温度变化大,故(乙)图符合冰的熔化规律.18.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近年来,某市已建立各级湿地公园多处,有力地保护了该市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该市的生态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湿度,是因为大量水汽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炎热的夏天,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很凉;从白天到夜晚,沙子比湖水的温度降低得快(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水(选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解析:湿地含有水,水会不停地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所以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调节空气湿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少,故沙子比湖水的温度降低得快.这表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9.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温度/20304050加热时间/s甲04082126乙0184064 (1)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时间(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乙液体升温更高.(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甲液体冷却效果更好.解析:(1)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是转换法;(2)分析甲和乙的温度的变化关系,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10 ),甲需要的时间短(40 min),乙需要的时间长(18 min),得出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故甲的吸热能力较强,甲的比热容大.在加热相等时间内(40 min),甲的温度升高10 ,乙的温度升高20 ,则乙液体升温更高;(3)因为甲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甲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甲液体冷却汽车发动机效果较好.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2)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1 kg水温度升高(降低)1 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3)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3.0105j.解析:(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要控制被加热的液体相同,燃料不同,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需要控制燃料相同,被加热的液体不同,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2)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 kg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 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3)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mq=0.01 kg3.0107 j/kg=3.0105 j.四、计算题(21题6分,22题10分,共16分)2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 g,温度是800 ,当它的温度降低到20 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铁=0.46103 j/(kg)解析:m=2 g=210-3 kg,q放=cm(t1-t2)=0.46103 j/(kg)210-3 kg(800 -20 )=358.8 j.答案:358.8 j22.已知焦炭的热值为q=3.0107 j/kg,0.14 kg的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这些热量的25%被温度为25 的水吸收,则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到75 ?c水=4.2103 j/(kg)解析:完全燃烧0.14 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q放=mq=0.14 kg3.0107 j/kg=4.2106 j.由题意可知,q吸=25%q放=25%4.2106 j=1.05106 j,由q吸=cm(t2-t1)得水的质量m水=5 kg.答案:4.2106 j5 kg第十九、二十章检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一根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时断时续地接触,旁边的收音机就会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这是因为收音机收到了电池与导线产生的(c)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光波解析:当导线中有电流产生时,属于瞬间出现了变化的电流,就会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接收到了这种电磁波,会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超声波、次声波或光波,故a,b,d均错误.2.图示为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1 g薄膜太阳能电池1 h可提供610-3 kwh的电能,它可以贴在玻璃上,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b.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c.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d.1 g薄膜太阳能电池1 h可提供2.16104 j的电能解析:太阳能清洁环保无污染;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有一定的效率,所以有能量损耗;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根据题目已知条件“1 g薄膜太阳能电池1 h可提供610-3 kwh的电能”进行单位换算,610-3 kwh=610-33.6106 j=2.16104 j,故d正确.3.如图所示,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位于北京地面课堂内的小明同学通过大屏幕观看太空授课直播.太空向地面传输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载体是(b)a.超声波b.电磁波c.紫外线d.导线4.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a.风能b.煤c.核能d.石油解析:煤、石油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所需的材料在短期内也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可以长期从自然界中获得,可以再生,所以是可再生能源.5.世界上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至今用不上电.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种发电足球,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装置能够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来点亮led灯,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a)a.动能电能化学能光能b.电能动能化学能光能c.动能电能光能化学能d.电能动能光能化学能解析: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小发电机工作,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led灯发光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选a.6.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可见光不是电磁波d.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a错;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与频率、波长无关,所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错;光属于电磁波,可见光也是电磁波,c错;手机既可以接收电磁波又可以发射电磁波,d正确.7.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板是由非晶态硅制成的,它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主要材料是(c)a.磁性材料b.纳米材料c.半导体 d.超导体解析:非晶态硅是半导体材料.8.如图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紫外线是紫色的b.电视机遥控器用射线遥控c.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解析: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光,不是紫色的;电视机遥控器用红外线遥控;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是x射线,频率远比无线电波高;可见光与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选d.9.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我省正在加大核电站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c.核能发电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d.核电站利用的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解析:核电站将核能先转化为蒸汽机的内能,通过发电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a正确;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变,b错误;核能发电使用的是核燃料,c错误;核能所用的核燃料在短时间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10.关于材料、能量、能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不具有方向性b.目前世界上的核能发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建成的c.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d.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a错误;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b错误;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错误;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都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d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利用导电性能比金属差,比非金属强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二极管和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非常低时电阻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在发电、传输和贮存电力方面,使用超导材料可以减少电能损失.解析: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根据焦耳定律,在发电、传输和贮存电力方面,使用超导材料可以减少电能损失.12.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查看了卫星通信、蓝宝石晶体材料、石墨烯等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我国在石墨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制成光学调制器,其传输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选填“导电”或“绝缘”)性.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铜是导体,石墨烯传输电信号的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13.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为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铺平道路.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电磁波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的,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太空不可以用声波传递信息,需要通过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地面指挥中心;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4.如图所示是太阳能led照明路灯,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太阳能是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你说出太阳能的一个优点无污染.解析: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不用经过加热灯丝直接能够发光,即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其主要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环保无污染.15.海浪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属于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海浪发电装置如图,当海浪带动浮子上下运动时,绳索带动发动机转动,它将海浪具有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解析:海浪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在利用海浪发电时,海浪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应用是发电机.16.仔细分析表中所列物质的各种参数,请写出你从表中发现的三条规律或信息.金属密度(103 kg/m3)熔点()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铝2.766044铜8.91 08322金19.31 06333铅11.332799镍8.91 45376银10.596111(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不同物质熔点一般不同;(3)导电性越强的物质一般导热性也越强(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7.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答案:实验器材:两部能正常工作的手机;实验方法:把一部手机放在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这部手机的号码,听手机是否放出铃声,看手机是否接收到来电信号;判断方法:如果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有屏蔽作用;如果手机接收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作用.18.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尽量购买小排量汽车.(只要合理即可)四、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9.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 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6 的水,温度升高到46 .求:(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2)热水器5小时有效照射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3)热水器5小时有效照射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7107 j/m3)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4.2103 j/(kg)100 kg(46 -26 )=8.4106 j.(2)热水器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54.2106 j=2.1107 j.(3)根据题意知q放=e=2.1107 j,则需要完全燃烧的天然气v=0.3 m3.答案:(1)8.4106 j(2)2.1107 j(3)0.3 m320.“共享单车”普及后,王老师由原来开汽车上班改成骑“共享单车”上班,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它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们用手机寻找到附近“共享单车”的具体位置,它的前货框底板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为gps功能供电.(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把光能转化为能.gps工作是靠来实现定位的.(2)王老师上班骑车的平均速度为15 km/h,骑行时间为20 min,比以前开汽车走相同的路上班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王老师开汽车上班的油耗为10 l/100 km,燃烧1 l汽油要排放二氧化碳2.4 kg)解析:(1)太阳能电池板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gps工作是靠电磁波来实现定位的.(2)由v=可知王老师通过的距离为s=vt=15 km/h h=5 km;则通过5 km的路程消耗的汽油为v=5 km=0.5 l,燃烧1 l汽油要排放二氧化碳2.4 kg,则燃烧0.5 l汽油要排放二氧化碳1.2 kg.答案:(1)电电磁波(2)1.2 kg第十二章检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 左右;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 ,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故选b.2.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c)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解析:(甲)冰凌消融属于熔化现象,吸热;(乙)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放热;(丙)干冰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吸热;(丁)出现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放热.所以吸热的是(甲)、(丙),c选项正确.3.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如图所示,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d)解析:舌头被“冻”在冰棍上,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发生凝固;冰是晶体,其凝固点是0 ,水结冰的过程中,先是水温度不断降低,降至0 时,水逐渐结冰,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当水全部结冰后,温度不断降低,选项d中的图像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四幅画均是国画大家张大千的作品,画中水只以固态形式出现的是(c)解析:云中既有液态的水,又有固态的冰,还有气态的水蒸气,故a错误;雨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故b错误;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固态,故c正确;溪山烟霭既有液态的水,又有固态的冰,还有气态的水蒸气,故d错误.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从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液化;干冰变成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从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放出热量.6.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a.熔化和汽化都吸热b.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汽化放热解析: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 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 ,故a错误,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从5 min时开始熔化,到15 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 min-5 min=10 min.第10 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8.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a)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解析:仙人掌的叶子长成针状,是为了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9.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错误的是(c)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 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到9分钟,经历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而石蜡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a正确;在49 min时,海波吸收热量,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48 不变,故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b正确;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c错误;海波的熔点是48 时,42 低于海波的熔点,是固态,d正确.10.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d)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解析: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有杂质掺入时凝固点降低;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有杂质掺入时沸点升高.防冻剂中掺入了许多杂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乙);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个细弯管.解析:题中所列两种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均为液体,其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原理;由于沸水的温度为100 ,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 到42 ,故不能测沸水的温度;体温计的玻璃泡前面有个细弯管,其作用让玻璃管中的水银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而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使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进行读数.12.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解析:由题图可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13.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80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解析:由图可知,该晶体在80 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其熔点为80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14.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升华、后凝华(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 3 410 ,则它的凝固点为3 410 .解析:日光灯管两端发黑是钨丝先发生升华现象后又发生凝华现象.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15.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向x射线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能量,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解析:液体“灰飞烟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吸收热量.16.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试管壁有小水珠,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解析: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温度计c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7.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针对同样的现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检测试卷(含解析)(打包10套)(新版)沪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67467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