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3大气压强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200327196.docx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48套)(新版)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9页)
编号:7967933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4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48套)(新版)新人教版
2020
年春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一册
同步
练习
解析
打包
48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48套)(新版)新人教版,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48套)(新版)新人教版,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一册,同步,练习,解析,打包,48,新版,新人
- 内容简介:
-
第七章力第 1 节力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9 福建漳州漳浦期末)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 书 本 桌面b.桌面 书本c.地球 书本d.书本 地球答案 b 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说明书本是受力物体,所受的力是桌面施加的,所以桌面是施力物体。2.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答案 a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即运动状态不变;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运动快慢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运动快慢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故选 a。3.(2019 河北唐山友谊中学月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b. 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c. 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 c 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物体是任意的,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故 a 选项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一定是受力物体,故 b 选项错误;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例如磁体和铁之间不接触时也会产生磁力作用,故 c 选项正确。4.(2018 吉林长春期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答案 c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5.(2019 河南南阳社旗一模)2018 年 5 月 13 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答案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 阻拦索的拉力使舰载机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如图所示,用 40n 的力将小车沿斜面推上斜坡,推力的作用点是 a 点,作出小车所受推力的示意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推力的作用点是小车上的 a 点,方向为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40n。7.细心的小宇发现,停在树枝上的小鸟要起飞时,要不断地用力向下扇动翅膀,如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案 小鸟起飞时用力向下扇动翅膀,对空气施加向下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时空气对翅膀有向上的力, 这个力使小鸟向上飞起。提示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9 山东济南长清期末)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答案 b 运动员对撑杆的压力使撑杆发生了形变;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网拍变了形,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运动员拉弓时,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而运动员用力顶球,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发生了改变,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 b 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2.(2018 内蒙古通辽开鲁期末)立夏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一种游戏:斗蛋。两枚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枚,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未破的那枚鸡蛋受力大b.破的那枚鸡蛋受力大 c.两枚鸡蛋受力一样大d.两枚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答案 c 两枚鸡蛋相碰,两枚鸡蛋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相等,只碰破一枚,是因为这枚鸡蛋的壳的承受能力弱。3.(2017 上海长宁一模)如图所示,运动员借助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同时撑杆帮助运动员向上跳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运动员跃过栏杆下落过程中,因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变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 形变 相互 运动状态解析 运动员借助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撑杆帮助运动员向上跳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跃过栏杆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变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2019 江苏盐城东台期中)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 300n 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 35n,方向与水平面成 30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拉力的示意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此题中拉力沿着绳子的方向,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雪橇接触处,拉力大小为 35n。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 如图所示,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 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答案 c 分析题图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时,弹簧的形变情况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本题应选c。2.(2018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期中,5,)狗拉雪橇前行,狗对绳有拉力作用,同时,绳对狗也有拉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完全不相同的要素是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答案 方向、作用点解析 狗拉雪橇前行,狗对绳有拉力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对狗也有拉力作用,两个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绳对狗的拉力作用在狗上,作用点不同。3.小明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 相互的 运动状态解析 立定跳远考试中,起跳时小明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2018 广东中山卓雅外国语学校期中,9,)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木块做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由(1)(4)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5)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6)说明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本实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答案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控制变量法解析 (1)(4)中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力的大小不同,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2)(5)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所以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6)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所以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五年中考全练拓展训练1.(2019 湖南岳阳中考,3,)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 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 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答案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故 a 选项错误。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力,使跳板的形状发生变化,故 b 选项正确。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故 c 选项错误。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速度发生了变化,这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故 d 选项错误。2.(2018 甘肃酒泉中考,10,)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答案 相互的 运动状态解析 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是由于手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力,即手和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3.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 20n 的拉力 f,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把它表示出来。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右,由作用点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 f 表示,大小为 20n。核心素养全练拓展训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谁帮了马哈巴先生1969 年 2 月 27 日,马哈巴先生提着一大桶油穿过沙特阿拉伯一个结冰的湖,走着走着不小心摔倒了,桶里的 5 加仑油全部泼了出来,马哈巴陷入了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的窘境。这时湖边一只狗跑到他身边对着他汪汪地叫,似乎在嘲笑马哈巴,脾气暴躁的马哈巴破口大骂,万般无奈,他脱下了一只鞋使劲地向那只狗扔去,这个动作竟意外地帮助马哈巴摆脱了窘境。为什么马哈巴扔掉一只鞋,却奇迹般地使他摆脱了窘境呢?答案 他脱下了一只鞋使劲地向狗扔去的过程中,他对鞋施加一个向前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鞋对他产生一个向后的力,马哈巴先生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会向后滑动,从而摆脱了困境。解析 本题以“科普阅读题”的形式,考查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和“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方面进行思考解答。第七章力第 1 节力第 1 课时一、选择题测试时间:10 分钟1.下列事实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某同学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有动1. 答案 c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是形状发生改变,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这两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没有改变,所以 b、d 选项不符合题意。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 c 选项符合题意。2.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b.运动状态不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可以施力先,受力后d.物体受力时,不对外施加力的作用2. 答案 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改变运动状态,也可能改变形状。3. 如图所示,甲小孩拉车,乙小孩坐车,在这个过程中,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甲小孩b.绳c.乙小孩d.地面3. 答案 b 小车所受拉力是由甲小孩通过绳子拉小车产生的,故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4. 下列常见到的四种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塑料直尺被压弯;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a. b. c. d.4. 答案 b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其速度变小;故属于“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塑料直尺被压弯,这两个事例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了形状。综合分析可知,b 选项符合题意。5. 分别托起下面物体时,所用的力最接近 1 n 的是()a.两颗黄豆b.两枚鸡蛋c.一枚鸡蛋d.一只信鸽5. 答案 b 托起两枚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 1 n,托起“两颗黄豆”的力更小,托起“一只信鸽”的力远大于托起两枚鸡蛋所用的力,故 b 选项符合题意。二、填空题6. 如图所示,第 11 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名为“中中”在拉弓射箭,对于弓弦,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6. 答案 “中中” 弓解析 射箭时,弓弦因受到“中中”的拉力,故施力物体是“中中”,受力物体是弓。7.(2016 福建莆田中考)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皮筋”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填“甲”或“乙”)7. 答 案 乙 甲解析 “跳皮筋”游戏中,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旋转速度变快,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8. 请你从力学角度解释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现象: 原因: 8. 答案 笔芯变弯 力改变了笔芯的形状解析 图中所示笔芯在力的作用下变弯,这说明力改变了笔芯的形状。三、简答题9. 俗话说“孤掌难鸣”。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9. 答案 见解析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10. “给力”是一网络流行语。一个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当你“给力”时,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力的效果?(写出一种即可),你的理由是什么? 10.答案 见解析解析 一个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当你“给力”时,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因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第七章力第 1 节力第 2 课时一、选择题测试时间:15 分钟1. 以下不是力的三要素的是()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范围1. 答案 d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故 d 选项符合题意。2.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 a.施力物体上b.受力物体上c.施力或受力物体都行d.以上说法都不对2. 答案 b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3. 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3. 答案 c 表演者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手拿茶壶的位置变了,力的作用点变了,茶水流出的方向变了,即力的作用效果变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 如图所示,网球名将费德在反手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4. 答案 b 球拍击打网球的力与网球撞击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由于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 a 错误、b正确;由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c、d 都错误。5. 一条轻质绳的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加上一个水平力,当力达到 1 000 n 时就会被拉断,若用此绳拔河,两边的拉力都是600 n,则绳子()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d.无法确定5. 答案 b 两队之间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队对绳子的拉力总相等,故绳子受到的力是 600 n,不会超过 1 000 n,故一定不会断。二、填空题6. 小孩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开,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簧,这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马向东拉车,车就向东前进,马向南拉车,车就向南前进,可见力的 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6. 答案 大小 方向解析 小孩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开,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簧,这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马向东拉车,车就向东前进,马向南拉车,车就向南前进,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7.2019 年 7 月 21 日晚,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 18 届世界游泳锦标赛 400 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不负众望, 勇夺四连冠!爱思考的小明在观看现场直播时发现,运动员游泳时需要用力向后划水,获得前进的力;游泳道长度 50 米,每次运动员的脚需要用力蹬岸,即可迅速地转身;请写出上述现象所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现象(1) : ; 物理知识: 。现 象 (2): ; 物理知识: 。7. 答案 运动员游泳时需要用力向后划水才能前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每次运动员的脚需要用力蹬岸,即可迅速地转身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 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运动员才会向前行驶;运动员的脚需要用力蹬岸,即可迅速地转身,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作图题8.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 36 n,画出该力的示意图。8. 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拉力作用点在绳子与小球的接触点,方向沿绳子竖直向上,大小为 36 n。9. 在图中画出 a 点所受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成 30角、大小为 20 n 的拉力的示意图。9. 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拉力的作用点在小车 a 点,大小是 20 n,方向是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斜向左下方。四、实验探究题10.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如图(a)(b)(c)是小明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 实验通过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2) 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3) 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得出结论吗?答: 原因是: 。(4) 小张同学观察了小明同学实验后,小张用一根外形与小明所用钢片相同的铁片完成了一次实验、如图(d),小张比较图(c)和(d)后发现,这两次力的作用效果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0. 答案 (1)钢片形变程度(2)大小(3)不能 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相同 (4)不相同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解析 (1)该实验是通过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2)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钩码个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3)图(b)和图(c)的实验中, 力的作用点、大小都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不能得出结论;(4)小张用一根外形与小明所用钢片相同的铁片完成了一次实验,由图可知,这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效果不同的原因是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五、简答题11. 船停在距岸边不远处,按照陆地上的经验,人用力跨出一大步就可以到达岸上。而实际从船头向岸上用力跨出一大步时,却往往容易掉进水里。这是为什么?11. 答案 人从船头向岸上用力跨出一大步时,船给人一个向岸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也给船一个远离岸的力,船远离了岸,故容易掉进水里。解析 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作答即可。12.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下列文章: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 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 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 f212.答案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等于 c解析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鸡蛋和石头相碰时,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因此大小相等;人的脚蹬地时,脚对地的作用力和地对脚的作用力也是相互作用的力,因此大小相等。第七章力第 2 节弹力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8 江西赣州宁都期中)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答案 b 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橡皮泥不能恢复,不属于弹性形变,故 b 选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中,外力撤去后,物体均能恢复原状,故均属于弹性形变。2.(2018 江西赣州宁都期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该弹簧测力计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若未调零测得拉力是 3.6n,则拉力真实值是 n。答案 05.0n 0.2n 不能 3.2解析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为 5.0n,所以它的量程是 05.0n,在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所以其分度值为0.2n。观察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所以它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应先调节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线上,才能进行测量。原来指针在 0.4n,未调零测得拉力是 3.6n,则拉力真实值是 3.6n-0.4n=3.2n。3.电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以科学的态度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的军队的强悍骁勇。其中重点介绍了秦弩(如图所示)的威力,弩是古代一种武器,在射击前,必须把机栝(即一根刚性的弹簧片)拉开,然后在其中放入短箭。一扣扳机,机栝松开后就能将短箭发出,射中远处的敌人。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秦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答案 秦弩的机栝具有弹性,拉开机栝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扣动扳机,机栝对短箭产生弹力作用,短箭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射向远处,属于远程武器,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很大的威力。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8 山东临沂模拟)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c.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b 弹簧变短后,在同样的拉力作用下,伸长量会比原来减小,如果仍用原来的刻度盘,其示数会偏小。2.(2019 安徽合肥瑶海二模)我们将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如图,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乙受到甲的弹力(支持力)是因为 (选填“甲”或“乙”)发生了弹性形变。答 案 甲解析 乙受到甲的弹力(支持力)是由于甲发生了弹性形变。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 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一根原长为 10cm 的弹簧挂重2n 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12.5cm,则挂重 4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 cm。答案 弹性限度 15解析 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可得到如下关系式:2n= 4n,解之得挂重 4n12.5cm-10cm l2-10cm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 l2=15cm。4.(2019 江西抚州临川一中月考)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 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2.4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请将表格中第 3 行的数据补充完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 (1)刻度尺 (2)4.5 1.8 1、2 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比值为定值(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解析 (1)因为本实验是要探究拉力大小与橡皮筋长度以及伸长的长度的关系,所以需要用刻度尺来准确测出长度,以便做好实验数据记录;(2)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为原长;从所提供的数据看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拉力增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就增大几倍,所以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2019 江苏无锡惠山期中,13,)小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它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 () a.把两球分别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让两球从乒乓球桌面上方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答案 b 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 a 方案无法比较。同理,可知 c 方案无法比较。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所以 b 方案可行。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所以 d 方案无法比较。2.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 f1 和水平向右的 f2 的拉力作用,f1、f2 均为 3n,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c.f1、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答案 d 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如图静止时,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故a、b 错误,d 正确;因为 f1、f2 都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所以 f1、f2 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3.(2019 安徽蚌埠五河期中,23,)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6 分)拉力/n00.51.01.52.02.53.04.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3)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对使用弹簧测力计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吗? 答案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制作弹簧测力计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不能超过其弹性限度。解析 (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 0n 时,弹簧的长度为 2cm;拉力为 0.5n 时,弹簧的长度为 3cm;一直到拉力为 2.0n 时, 都是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 0.5n,弹簧就伸长 1cm,因此在该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拉力大于 2.0n 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不成正比。(2)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在实际的应用是弹簧测力计,因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就是该关系。(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不能超过其弹性限度。五年中考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答案 d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伸长应该是均匀的,故本题应选 d。2.(2018 江苏徐州中考,4,)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做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 牙膏盒平整可以在上面标注刻度;回形针在弹簧的下部,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做测力计的指针;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橡皮筋的长短、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核心素养全练拓展训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处不在的弹簧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弹性限度内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 。(2)胡克的结论是 。(3) 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 。钩码重/n00.51.02.02.5弹簧长度/cm456789(4) 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短文中实例除外)答案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1.5 (4)弹簧门解析 该题借助“科普阅读”的形式,在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1) 弹簧的特点就是在弹性限度内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这说明物体 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短文中第 2 段的末尾可知,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由表中数据可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 0.5n,弹簧伸长 1cm,由此可得弹簧长度为 7cm时,钩码重 1.5n。(4)弹簧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家里夏天防苍蝇蚊子使用的纱门,门被推开后,弹簧可以使纱门自动关闭。一、选择题第 2 节弹力测试时间:20 分钟1.下图所示的各种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1. 答案 d 泥土被砸出一个小坑,拿走苹果,泥土不能恢复原状。2. 下图展示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几种情景,其中哪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2. 答案 d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力的方向必须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这样才能使被测的力等于弹簧的弹力, 且不会因弹簧碰到外壳而使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准。对比选项可知,a、b、c 选项的操作方法正确,选项 d 中的做法错误。3.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没有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c.茶杯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3. 答案 b 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 c、d 选项均错误。4. 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 1 000 n 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2 000 n b.1 000 n c.0 d.500 n4. 答案 b 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 1 000 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 1 00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1 000 n)为准,故其示数是 1 000 n。二、填空题5. 如图所示,“捏橡皮泥”、“用弹弓打鸟”是同学们在儿童阶段都做过的活动,那么,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是利用了橡皮泥的 ;拉紧的弹弓可以把玻璃球射得很远,这利用了橡皮筋的 (两空均选填“弹性”或“塑性”)。5. 答案 塑性 弹性解析 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利用的是橡皮泥的塑性;拉紧的弹弓可以把玻璃球射得很远,利用的是橡皮筋的弹性。6.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它是根据在 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6. 答案 弹簧测力计弹性限度伸长解析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了弹簧测力计。7. 如图所示,这个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示数是 n。7.答案 05 n 0.2 n 3.6解析 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最大测量值为 5 n,故其量程为 05 n;每个大格表示 1 n,每个小格表示 0.2 n,故其分度值为 0.2 n,示数为 3 n+0.2 n3=3.6 n。8. 在弹性限度内,一根原长为 10 cm 的弹簧挂重 2 n 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12.5 cm,则挂重 4 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cm。8. 答 案 152n4n解析 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可得到如下关系式: 12.5 cm - 10 cm=2 - 10cm,解得挂重 4 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 l2=15 cm。三、作图题9. 如图所示,手指用力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画出气球对手指的弹力的示意图。9. 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气球对手指的弹力与手指对气球的压力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手指和气球接触部分处。四、实验探究题10. 小雨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时,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的一侧,弹簧的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型号的钩码的个数(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待弹簧和钩码静止时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所挂钩码数量 n(个)0123456弹簧长度 l(cm)12.5613.1113.6514.2114.7315.29伸长量 l(cm)00.551.091.652.172.73(1) 在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 l 与所挂钩码个数 n 的关系图象;(2) 根据图可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 ;(3) 按照发现的规律推算,当挂 6 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答案 (1)如图所示 (2)成正比 (3)3.28(3.273.29 均可)解析 (1)描点连线。(2)由图象可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3)从图象中可读出,当挂 6 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约为 3.28 cm。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甲弹簧的长度/cm6.06.57.07.58.08.5乙弹簧的长度/cm6.07.08.09.010.011.011.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表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大/小)。(2) 如图所示的 a、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的是 (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a/b)测力计。(3) 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11.答案 (1)正比 小 (2)a b (3)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 a 测力计;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乙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乙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 b 测力计。(3)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的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的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第七章力第 3 节重力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8 湖北武汉武区七校联考)关于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b. 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重力可能不同c.物体的重力可以用天平测得d.重力的方向不总是竖直向下答案 b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重力无关,故 a 错误;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时,质量保持不变,由于重力的大小与g 的大小有关,不同地点的 g 可能不同,故重力可能不同,故 b 正确;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得,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故c 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 错误。2.(2019 四川遂宁二中月考)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升机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b.重力的大小等于地球的引力c.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答案 d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 a 选项说法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引力,故其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引力,故 b、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mg 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b.m g 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gc.1 kg 等于 9.8 n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答案 a g=mg 表明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 a 选项正确;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的大小无关,故 b 选项错误;1 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9.8 n,而不是 1 kg 等于 9.8 n,故 c 选项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故 d 选项错误。4.质量为 0.5 kg 的小球被抛出后,总是会下落,是因为受 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大小为 n。答案 重力 地球 4.9解析 抛出去的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要落回到地面上,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小球受到的重力 g=mg=0.5 kg9.8 n/kg=4.9 n。5.(2018 山东泰安中考)一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足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从重心起沿竖直方向向下作出重力的示意图即可。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8 湖北鄂州梁子湖期中)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到大瀑布b.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c.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d.物体将失去质量答案 d 河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流向低处,瀑布也是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形成的,如果没有重力河水不会流动,瀑布从此消失,故 a 正确;杯中的水能倒入嘴中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水不会倒入嘴里,故b 正确;人能够站在地面上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故 c 正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无关,故 d 不正确。2.如图为一款宠物饮水器,其整体质量分布均匀,将饮水器里装满水,若宠物将水全部喝完,在此过程中,饮水器与水的整体重心位置移动为 。答案 先下降后上升解析 装满水的饮水器和水整体的重心在底部的上方,设为 o 点,随着宠物不断喝水,其重心位置先不断下降,当水喝完后, 重心又处于底部的上方 o 点,则知饮水器与水的整体重心位置先下降后上升。3.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52,则甲和乙受到的重力之比是 ;若甲物体的质量为250 g,则乙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n。(g=10 n/kg)答 案 52 1解析 由题知,m 甲m 乙=52,由 g=mg 可得,甲、乙两物体受到的重力之比 g 甲g 乙=m 甲gm 乙g=m 甲m 乙=52;因为 m22甲m 乙=52,m 甲=250 g=0.25 kg,则乙物体的质量 m 乙= m 甲= 0.25 kg=0.1 kg,乙物体的重力 g 乙=m 乙g=0.1 kg1055n/kg=1 n。4.(2018 江苏江阴期中)小明用刚学的知识做了一个坡度自动测量仪,如图(a)所示,图中的指针和重锤 a 会绕 o 点转动,若放在斜坡上,则如图(b)所示,图(b)所示的斜坡坡度为 ,此装置的原理是利用 ,如果用此装置测量竖直墙壁,则指针应指在 位置。答案 1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90解析 坡度自动测量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的原理工作的。由图可知,一大格为 45, 则每一小格为 15,若放在斜坡上,则如图(b)所示,图(b)所示的斜坡坡度为 15,用此装置测量竖直墙壁,则指针应指90,此装置可以检查路面是否水平。5.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一种容器欹器。它空着时就倾斜,盛水适中就端正,盛满了水便会整个倒翻过来,水流 尽时,它又像开始那样倾斜,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盛水适中时,容器和水的整体重心应该在转轴的 (填“上”或“下”)方。请你猜想,盛满水时,欹器整个倒翻过来的原因是 。答案 下 容器和水整体的重心移动到转轴的上方,且偏离转轴所在竖直面解析 物体重心越低,越稳定。当盛水适中时,容器端正,说明此时容器和水整体的重心较低,应该在转轴的下方;盛满水时,容器和水整体的重心上移,到了转轴上方,并且偏离转轴所在竖直面,故欹器会整个倒翻过来。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2019 安徽淮南潘集期中,7,)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 500 nb. 一只鸡重力约 150 nc. 一个苹果重力约 15 nd. 一个鸡蛋重力约 5 n答案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 50 kg 左右,重力 g=mg=50 kg10 n/kg=500 n,所以 a 选项符合题意。2.(2018 山西百校联考,12,)爸爸想在客厅的竖直墙壁上挂一幅全家福,相框的上端有两个挂钩。小明在墙上钉了第一根钉子 a,确定了左侧挂钩悬挂的位置如图所示。之后他们发现若想把相框挂正,确定第二根钉子 b(右侧挂钩)的位置比较困难。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帮他们提出解决方案。你需要的物品: ,具体办法: 。答案 细线、橡皮 将一块橡皮拴在细线的底端,做成一个简易的重垂线。手拿重垂线靠近相框的一侧,调整相框位置, 直至相框的这一侧与重垂线平行,则此时右侧挂钩处即钉子b 的位置(合理即可)。提示 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做一个重垂线。3.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g/m(n/kg)g/m 的平均值(n/kg)物体 10.10.999.9物体 20.21.969.8物体 30.32.919.7(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上表空白处对应的数据是;(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 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小组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请问这种探究方法可行吗?。答案 (1)天平 弹簧测力计 (2)9.8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不可行解析 (1)在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本实验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的,故空白处的数据为: 9.9+9.8+9.7=9.8;(3)从表格中数据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不变,质3量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也增大几倍,所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因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重力大小与形状之间的关系时,应保证质量不变。该小组的同学用小刀将橡皮泥刻成不同形状进行实验,未保持橡皮泥的质量不变,所以得到了错误的结论,故该实验方案是不可行的。五年中考全练拓展训练1.(2018 广西玉林中考,3,)下列物体重力约为 1 n 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两个鸡蛋c.一头奶牛d.一个篮球答案 b 根据物体重力约为 1 n 可计算出其质量 m=g/g 1 n =0.1 kg=100 g;选项中“两个鸡蛋”的质量在 100 g10 n/kg左右;一枚大头针质量远小于 100 g;而一头奶牛、一个篮球的质量远远大于 100 g。2.(2019 重庆中考 b 卷,14,)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找出木块的重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上箭头和符号 g 即可。3.要验证“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要求用上给定的所有器材。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各一个实验步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答案 步骤: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 m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 g1,将数据填入表格。换用铁块和铜块,重复上述实验。表格:质量m/kg重力 g/n解析 因为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所以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