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20200416458.docx

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打包4套)(新版)粤教沪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6985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4.5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打包4套)(新版)粤教沪版 2020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七 运动 教学 设计 打包 新版 粤教沪版
资源描述:
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打包4套)(新版)粤教沪版,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打包4套)(新版)粤教沪版,2020,年级,物理,下册,第七,运动,教学,设计,打包,新版,粤教沪版
内容简介:
7.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理解参照物的意义并学会怎样选取参照物。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运动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2.学会用比较参照物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教学难点】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敦煌曲子词集是在敦煌发现的民间词曲总集。其中的浣溪沙中有这样的句子:“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为什么时而是山动,时而是船行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阅读课本p3839“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思考火车在铁轨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我们会说火车和飞机是运动的,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呢?提示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如“奔驰”“飞行”等。判断的依据是这些物体相对地面来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小结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思考观察图71,比较左、右两幅图,你认为哪些小孩运动了?哪些小孩没有运动?提示1号和2号小孩运动了,3号和4号小孩保持不动。思考判断的根据是什么?提示1号和2号小孩相对于大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1号和2号小孩运动了;3号和4号小孩相对于大树的位置不变,所以3号和4号小孩保持不动。思考判断物体是运动了还是没有运动,首先要确定什么?提示比较小孩的运动先要确定大树不动,然后观察小孩相对于大树的位置是否改变,从而判断小孩是否运动。思考如果一艘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你能确定船是否在运动?提示没有比较的物体,无法判断船是否在运动。思考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什么条件呢?提示生活中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都是默认寻找一个可比较的物体,通过比较两者相对位置是否改变进行判断。小结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思考那么什么叫运动,什么又叫静止呢?提示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归纳提升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思考参照物的选择有规定吗?提示我们可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可以选择树木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等。归纳提升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参照物时应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探究点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阅读课本p3940“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思考观察图73,“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时,“神舟八号”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提示“神舟八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运动的;“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改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提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思考坐在行驶中的汽车中的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提示没有选定参照物无法判断乘客是运动还是静止。思考司机看到乘客是静止的,他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提示乘客相对于座椅、车厢等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可以选择座椅、车厢、司机等作为参照物。思考地面的人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们又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提示乘客相对于地面、路旁的树木、房屋等位置发生了改变。归纳提升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思考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提示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及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思考太阳是静止的吗?提示太阳和其他恒星一样,在银河系里不断运动着,自然界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探究点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阅读课本p40“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思考这段话阐释了什么道理?归纳提升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物质只要存在着,它就一定在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最根本的形式。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运动形式。三、板书设计7.1怎样描述运动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2)参照物(3)运动(4)静止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的选择(2)运动的相对性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教学反思以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另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引导学生“目中无物”,只关注两个物体,一个是参照物,另一个是待判断的物体,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对位置是否改变,即可作出判断;也可以让学生想象,假设自己的眼睛就“长在”参照物上,这样判断的结果就是合理的。4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原本比较“熟悉”的速度会有更加透彻的认识,从中体验到科学方法的魅力,启迪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周围的物理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比值”法定义。【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我们是如何判断谁跑得最快的?裁判又是如何判断的?我们和裁判的判断方法相同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阅读课本p424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思考生活中我们看到哪些物体运动得很快?提示奔驰的汽车、飞行的飞机、快速行驶的轻轨、高铁等。思考你能比较出这些物体中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吗?提示飞机飞得最快,同样的路程,乘飞机所需的时间最短。思考你知道班上哪个同学跑得最快吗?你是如何判断的?提示体育课上我们在操场上同时跑,他总是跑在最前面。思考观察图713(a),观众认定游在最前面的人快,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观众比较时,三人所用的时间相同,但游在最前面的人通过的路程最远。思考观察图713(b),裁判认定用时少的游得最快,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裁判比较时,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用时最少的就是最先到达的。思考你能归纳一下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归纳提升观众的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常用观众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即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探究点2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阅读课本p4445“速度及其计算公式”思考汽车在120 s内通过3600 m,飞机在2 s内通过1000 m,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该如何比较其运动的快慢呢?提示根据题干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其各自在1 s内运动的路程,路程多的运动快。汽车在1 s内通过的路程s1=3600m120=30 m;飞机在1 s内通过的路程s2=1000m2=500 m,故飞机运动快。思考这样比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提示这样比较类似于观众的方法,即“单位时间内比路程”。思考什么叫单位时间呢?提示1 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归纳提升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思考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符号,那么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呢?提示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思考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s”,则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该如何表示?小结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其变形公式有s=vt以及t=sv。注意:公式中s和t必须相对应,必须是同一段路程中的路程和时间。思考如果时间的单位是s,路程的单位是m,那么速度的单位是什么?提示速度的单位由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决定,速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归纳提升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m,时间的单位是s,速度的单位可写成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m/s读作“米每秒”。思考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5 m/s,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提示说明物体在1 s内通过的路程是15 m。思考你知道速度的单位还有哪些吗?提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单位是km/h,如汽车仪表盘上表示的就是这个单位。思考15 m/s和15 km/h哪个速度大?提示将其中的一个单位作为目标单位,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比较。如15 km=15000 m,1 h=3600 s,15 km/h=15000m3600s4.17 m/s,也可以把km/h当作目标单位,15 m/s=0.015km13600h=54 km/h,故15 m/s较大。归纳提升速度的不同单位之间可以相互换算,其中m/s和km/h之间的换算进率为3.6,即1 m/s=3.6 km/h。思考火车的速度是72 km/h,汽车的速度是30 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提示30 m/s=303.6 km/h=108 km/h思考阅读课本p4748“信息浏览”,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提示光速最快,步行的速度约为1.4 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4.2 m/s。思考练习课本例题,你知道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吗?归纳提升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已知”“求”“解”“答”四个部分。在“已知”中需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题中的已知量,单位要统一。思考“解”这一步,有哪些规范?提示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入数据和单位(统一单位);进行运算,得出结果(要有单位)。探究点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阅读课本p4647“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思考观察图716和图717,你能说出这些运动的特点吗?提示从物体运动的轨迹上看,有的轨迹是直线,有的轨迹是曲线。小结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思考观察图718,计算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分析比较后,你会发现什么?提示图718(a)的汽车运动速度始终不变,图718(b)的汽车运动速度在不断变化。小结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思考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提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类似于匀速直线运动?提示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自动扶梯将乘客缓缓地载送上下楼、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运动等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提示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等都是变速运动。思考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提示变速直线运动比匀速直线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对应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值来描述,这样计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思考如图所示的图像,你知道描述的是什么运动吗?提示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随之均匀增加,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故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思考如图所示的图像描述的又是什么运动?提示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始终不变,所以描述的也是匀速直线运动。思考你能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吗?归纳提升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匀速速度:v=st平均速度:v=st运动特点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保持不变,即任一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在变化,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都相等图像三、板书设计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及其计算公式(1)速度的定义(2)公式(3)单位及换算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运算技巧、图形观察能力对课堂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断提出与日常习惯相冲突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索,提高教学效果。6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2.知道什么是惯性。3.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体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2.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理解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及对其内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和飞船之间总是用一条“绳子”相连。你知道这条“绳子”有什么作用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阅读课本p4951“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思考轻推木块在桌面上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这是什么原因呢?提示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但木块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思考如果减小摩擦力,情况会怎样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吗?提示如果摩擦力减小,木块运动的距离应该更远。可以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用小车代替木块。思考如果木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提示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停下来。思考阅读课本p50“活动1”,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提示先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起来,运动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既不受推力,也不受摩擦力。思考若要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作用,能做到吗?提示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可能绝对光滑,我们只能减小摩擦,但不能消除摩擦。思考如果运动着的小车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当摩擦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距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思考实验时,每次实验都需使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提示从同一高度下滑可以保证小车的水平初速度相同,当小车的水平初速度相同时,才能通过比较运动的距离来判断摩擦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思考让同一小车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小车与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就改变了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思考观察图725,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小车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小结小车因受摩擦力作用速度不断减小,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思考假设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运动速度还会减小吗?它将如何运动?提示假如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思考摩擦阻力为零能做到吗?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提示实际上,接触面光滑,完全没有摩擦是很难做到的。这里,设想用完全没有摩擦的理想化方法进行推理,通常叫“理想实验”,它是科学推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思考根据推理,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会怎样运动?提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归纳提升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思考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的事实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归纳提升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思考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提示“没有受到外力”是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不受外力可以是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者是合外力为零。思考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强调了什么?提示“一切”表示宇宙间万事万物,即所有的物体都遵循这一规律,无一例外。思考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总”强调了什么?提示“总”表示过去遵守、现在遵守、将来也遵守,无论何时何地都遵守。思考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或”表示什么意思呢?提示“或”表示物体不受外力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居其一”,也就是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探究点2惯性阅读课本p52“惯性”思考观察图727,塑料片被弹出去时,硬币去哪了?提示硬币原来是静止的,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掉进杯中。思考观察图728,木块b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木块b原来是运动的,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思考观察图730(a),公交汽车突然起动时,站在车内的乘客的运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乘客原来是静止的,还要保持静止状态,向后倾倒。思考观察图730(b),公交汽车紧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的运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乘客原来是运动的,还要保持运动状态,向前倾倒。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归纳提升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思考物体不受外力时或运动状态不变时,也有惯性吗?提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是否受到外力无关;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这种性质就会表现出来。思考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吗?归纳提升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不管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也不管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思考惯性有大小之分吗?归纳提升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探究点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阅读课本p5254“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思考篮球场上,投篮后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为什么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提示运动的篮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状态。思考百米赛跑运动员比赛结束后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提示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惯性的实例呢?提示斧头松了,可以把斧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利用惯性使斧头套牢;衣服上落了灰尘,拍打衣服,由于灰尘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从衣服上掉落下来。思考惯性有没有危害呢?提示跑步时,脚被障碍物绊到,身体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向前跌倒。思考高速公路上行车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交通安全规定?提示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乘客撞伤,司机和乘客需要系安全带;为了防止追尾,车辆间要保持车距;由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车辆严禁超载等。归纳提升惯性无处不在,我们有时需要利用惯性,有时又要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习题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分析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答案a三、板书设计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摩擦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2)理想实验法(3)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1)定义(2)物体本身的性质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设计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学生很容易误以为是控制高度相同,探究时,要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和初始速度都对小车滑行距离有影响,由于有两个变量,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而探究课题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所以需要控制初始速度相同,即将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6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3.了解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自己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2.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感性认识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深入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有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教学难点】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变化。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为什么还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什么是二力平衡阅读课本p56“什么是二力平衡”思考观察图737(a),小鸟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小鸟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提示小鸟受到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小鸟保持静止状态。思考观察图737(b),处于上方的杂技演员受几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如何?提示上方的杂技演员受到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其保持静止状态。思考观察图737(c),运动员和降落伞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如何?提示运动员和降落伞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运动员和降落伞做匀速直线运动。思考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能保持不变呢?提示由于物体所受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所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归纳提升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者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探究点2二力平衡的条件阅读课本p5658“二力平衡的条件”思考观察图738,分析桌面上的小车的受力情况。提示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两根绳的拉力。思考实验要探究的是哪两个力的关系?提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探究的是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思考装有支架的桌面上固定的两个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提示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思考在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有什么作用?提示改变砝码的质量可以改变砝码的重力,从而改变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思考在两端小盘里添加质量不相同的砝码,小车还能静止吗?这说明了什么?提示当两端小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时,小车才能保持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力的大小相等。思考将小车在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释放,小车会怎样运动呢?提示转动后,两个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立即转动回原位置,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思考如果在桌面上放两个小车,将系住左、右两盘的线分别拉住其中的一辆小车,则小车还能保持静止吗?这说明了什么?提示小车不能保持静止,一辆向左运动,一辆向右运动,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思考你能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吗?归纳提升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思考实验时,为什么选择小车而不用木块?小车的质量大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提示不用木块是因为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小车和桌面间有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为了减小压力,需选择质量小的小车。思考如图所示的设计也可以用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相比之下这个实验的最大优点是什么?提示硬纸片不与任何物体接触,消除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思考利用这套器材,如果要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该怎么操作?提示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思考如果要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该怎么操作?提示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观察硬纸片的运动情况。思考利用这套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实验是如何减小这一影响因素的?提示硬纸片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实验时一般选择质量小的纸片当作实验器材。思考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吗?提示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思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有什么关系呢?提示汽车受到力的作用且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一定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思考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要在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的大小相等,所以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知道物体的重力。思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提示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的大小相等,所以该实验的原理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思考通过实例分析,二力平衡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提示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析确定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方向;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探究点3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阅读课本p5859“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思考观察图741,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怎样的?提示在水平方向上小车受到向右的拉力,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打包4套)(新版)粤教沪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69859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