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97234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加Q294****549海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乐**(实名认证)
湖南
IP属地:湖南
39
积分
- 关 键 词:
-
1900
多层建筑
小型
电梯
设计
- 资源描述:
-
1900_多层建筑小型电梯设计,1900,多层建筑,小型,电梯,设计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唐洪平 指导教师李安生 2012年 03 月 10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 10 页 多层建筑小型电梯设计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梯的发展、电梯的原理、电梯的组成、电梯的常见故障、发展的趋势等内容。通过这些对电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设计做准备。关键词:电梯,原理,组成,故障 前言电梯, 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或倾斜角小于 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结构型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楼、写字楼等楼宇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像其他交通工具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1999年电梯世界杂志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电梯保有量一般在30台以上/万人,瑞典等国家电梯保有量甚至达到120台以上/万人,我国电梯保有量约有6台/万人。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追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电梯保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我国电梯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用电梯量已达130万台,全国拥有电梯制造企业为 450多家,全国电梯维保单位共4000多家。1. 电梯的发展历史回眸朱昌明. 电梯的技术发展趋势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1 .中提到电梯技术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电梯的雏形阶段1785年,英国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升降机;1900年,以交流电动机传动的电梯开始问世。1902年,瑞士的迅达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按钮式自动电梯,采用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梯的输送能力和安全性。(2)现代电梯的发展阶段1903年,美国奥的斯公司生产了不带减速器的无齿轮高速电梯,电梯传动机构采用曳引驱动代替以往的卷筒式,为当今高层的大行程、高速度电梯奠定了基础;1976年,电梯上开始运用微处理机,之后随着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问世,以及微机及数字调节器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利用调节脉冲宽度来调节电子逆变器,实现了对电梯中电动机的调压调频(VVVF),达到了线性调速的目的;1990年,电梯控制系统由并行信号传输向以串行为主的信号传输过渡,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为实现电梯的群控,智能化和远程监控提供了条件。1.3 我国电梯事业的发展现状许诺,陈鹏. 电梯历史回眸与发展展望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中介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给电梯行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2001年我国电梯产量达4.5万台,创造了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三次浪潮”。目前,中国经济建设需求的各类电梯、几乎全部可以在中国生产。据统计,全世界平均1000人有1台电梯。我国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新装80万台。到那时候,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6万台。目前房屋建设势头仍然很好,电梯市场供需两旺,前景一片光明。2 电梯技术发展趋势展望电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优越性,而电梯技术也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及其群体的需要。展望未来,电梯的发展趋势应包括以下几点:2.1 无机房电梯张贵新. 浅谈电梯新技术的应用J. 机电信息, 2004 .认为无机房电梯不单单是电梯有无机房的简单局部改进,而是涉及到一系列技术问题,如曳引系统、控制柜、限速器等的安装位置以及轿厢、极限开关、缓冲器等部件,都要进行重新设计,变更部件的尺寸与安装位置也要重新考虑。它是电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它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将会被进一步推广用到其它电梯产品上,进而促进整个电梯行业技术的进步。2.2 智能网络化控制郑强. 未来电梯的发展方向J. 大众标准化, 2004认为电梯的智能网络化控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智能网络化控制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大厦实现智能化管理,电梯被纳入管理范围之内。韩耀中. 电梯的发展趋势及动态J. 大众标准化, 2004 .认为绿色电梯与远程监控系统在电梯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2.3 绿色电梯绿色电梯的研究主要在电梯制造、配置及安装、使用过程中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节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的充分利用;电梯数量与参数的优化配置;高效的驱动系统;减少机械系统的惯性和摩擦阻力;选用节能照明;客货流量规划等方面。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油污染降至最低;电梯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由于电梯是在大厦中频繁启动的大容量电器,由此产生的电磁辐射将对大楼的办公设备构成严重干扰。2.4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使得电梯状态监控的智能可以在监控中心就可以监测到电梯的运行状态,监控中心随时可以监控电梯发生的故障,并且可以诊断出故障的类型和发生的位置,使电梯维护更加安全、方便。罗志群,庄小雄. 电梯驱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 2003 .认为全微机化电梯和太空电梯是未来发展趋势。2.5 全微机化电梯全微机化电梯的开发和使用,是电梯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全微机化电梯是指电梯的传动系统及操纵控制系统方面实现微机控制的电梯。随着现代微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全微机化电梯( 包括单微机控制电梯、多微机控制电梯及人工智能控制电梯) 必将全面满足人们对电梯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2.6 太空电梯1895年前苏联科学家设想坐电梯进入太空,后来一些科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2000年,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描述了建造太空电梯的概念,这需要极细的碳纤维制成的缆绳并能延伸到地球赤道上方3.5万km。为使这条缆绳突破地心引力的影响,太空中的另一端必须与一个质量巨大的天体相连。这一天体向外太空旋转的力量与地心引力抗衡,将使缆绳紧绷,允许电磁轿厢在缆绳中心的隧道穿行。普通人登上太空这个梦想未来将实现。除以上几方面外,诸如IC卡的智能管理系统,应用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群管理系统,以及数码技术、声控技术、载波技术等也将在电梯技术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发展。3.电梯的原理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4.电梯的组成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5.电梯常见故障与排除陈家斌,电气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方法及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庞振平,电梯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和李士军,机械维护修理与安装.化学工业出版社M,2004总共提出了点的以下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1. 电梯有电源,而电梯不有工作。可能原因:1.电梯安全回路发生故障,有关线路断了或松开。排除方法:检查安全回路继电器是否吸合,如果不吸合,线圈两端电压又不正常,则检查安全回路中个安全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和安全开关的完好情况,以及导线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2.电梯安全回路继电器发生故障。排除方法:检查安全回路继电器两端电压,电压正常而不吸合,则安全回路继电器线圈烧坏断路。如果吸合,则安全回路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控制系统接收不到安全装置正常的信号。故障现象2 电梯能定向和自动关门,关门后不能启动。可能原因: 1. 本层层门机械门锁没有调整好或损坏,不能使门电锁回路接通,从而使电梯启动。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门锁,使其能正常接通门电锁回路。 2.本层层门机械门锁工作正常,但门电锁接触不良或损坏,不能使门电锁回路接通,使电梯启动。排除方法:保养和调整或更换门电锁,使其能正常接通门电锁回路。3、.门电锁回路有故障,有关线路断开了或松动。排除方法:检查门锁回路继电器是否吸合,如果不吸合,线圈两端电压又不正常,则检查门锁回路的其他接触良好情况,使其正常。4.门锁回路继电器故障。 排除方法:检查门锁回路继电器两端电压,电压正常而不吸合,则门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路。如果吸合,则门锁回路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控制系统接收不到厅、轿门关闭的信号。故障现象3 电梯能开门,但不能自动关门。可能原因:1.关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 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关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使其能正常工作。2.开门按钮动作不正确(有卡阻现象不能复位)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开门按钮,使其能正常工作。3.门安全触板或光幕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安全触板或光幕光电开关,使其能正常工作。4.关门继电器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关门继电器,使其正常。5.超重装置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超重装置,使其正常。6.本层层外召唤按钮卡阻不能复位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本层层外召按钮,使其正常。7.有关关门线路断了或接线松开。排除方法:检查有关线路,使其正常。故障现象4电梯能开门,但按下关门按钮不能关门。可能原因:1.关门按钮触点接触不良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关门按钮,使其工作正常。2 .关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 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关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使其能正常工作。3. 开门按钮动作不正确(有卡阻现象不能复位)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开门按钮,使其能正常工作。4. 门安全触板或光幕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安全触板或光幕光电开关,使其能正常工作。5. 关门继电器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关门继电器,使其正常。6. 超重装置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超重装置,使其正常。7. 本层层外召唤按钮卡阻不能复位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本层层外召按钮,使其正常。8. 有关关门线路断了或接线松开。排除方法:检查有关线路,使其正常。故障现象5电梯能关门,但电梯到站不开门。可能原因:1.开门继电器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开门继电器,使其正常。2.开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 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开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使之正常。3.电梯停车时不在平层区域。 排除方法:查找停车不在平层区域的原因,排除故障后,使电梯停车时在平层区域。4.平层感应器(或光电开关)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平层感应器(或光电开关),使之正常。5、有关开门线路断了或接线松开。排除方法:检查有关线路,使其正常。故障现象6电梯能关门,但按下开门按钮不开门。可能原因:1、开门继电器失灵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开门继电器,使其正常。2、开门行程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动作不正确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开门行程开关(或光电开关)。3、开门按钮触点接触不良或损坏。排除方法:检修或更换开门按钮,使其正常。4、关门按钮动作不正确(有卡阻现象不能复位)或损坏。排除方法:调整或更换开门按钮。5、有关开门线路断了或接线松开。排除方法:检查有关线路,使其正常。故障现象7电梯不能开门和关门。可能原因:1、门机控制电路故障,无法使门机运转。排除方法:检查门机控制电路的电源、熔断器和接线线路,使其正常。2、 门机故障。排除方法:检查和判断门机是否不良或损坏,修复或更换门机。3、门机传动皮带打滑或脱落。排除方法:调整皮带的张紧度或更换新皮带。4、有关开门线路断了或接线松开了。排除方法:检查有关线路,使其正常。 5、层门、轿门挂轮松动或严重磨损,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