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3.15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2020版高中语文 3.15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2020版高中语文 3.15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助读链接】一、作者名片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出身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两人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歌诗合为事而作李清照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死流离的苦难,倍感身世的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她把自己的人生遭遇与国难家愁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词风变得沉郁悲苦,平易忧愁。,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通诗词。李清照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有漱玉词传世。同学们,请你们说说李清照的词是如何体现“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二、背景回放鹧鸪天(暗淡)的写作背景李清照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青州约十年之久。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此情此境,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非常相似。这首词即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作品简介】1.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展现了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表现了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2.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永遇乐是词人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运用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作者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做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初读自测】一、读准字音,二、明确句意(填空或判断正误)(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体性柔:_疏:_,体质柔弱,性格和顺,疏放,(2)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诗人自己,借用屈原的离骚,故称其为“骚人”。何事:为何,何故。()(3)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译文:_,,“骚人”应指屈原。,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4)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译文:_(5)次第岂无风雨次第:_,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堪称首位。,转眼,(6)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暇:_三五:指正月十五()(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风鬟霜鬓:_,空闲时间,头发散乱斑白的样子,(8)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译文:_(9)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译文:_,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晚霞在,落日的照耀下,好比珠联璧合,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整齐。,(10)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译文:_,不如就在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三、把握大意下列对本节所选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鹧鸪天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b.鹧鸪天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c.永遇乐“人在何处”,写词人面对落日的凄凉景色,感慨自己因国亡家破而漂泊的身世。d.永遇乐“次第岂无风雨”,含蓄地表达经历不幸后,对世事难料、祸患不测的恐惧心理。,【明确】选c。c项,“凄凉景色”不对。“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比较壮观。,【文本导学】微课:鉴赏诗歌中的艺术手法1.鹧鸪天“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一句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确】拟人、对比。梅花既有艳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放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忌妒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明确】诗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3.永遇乐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做对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用他人与“我”做对比。在今年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这样写拿过去的欢乐反衬今朝的落寞与伤感,凸显了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4.永遇乐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夕阳像熔解的金子一样璀璨,晚云如碧玉一样瑰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元宵晚景图。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绚丽的元宵晚景,与词所体现的流离之苦、思家之痛及游玩的无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好地突现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的无限伤感。,【疑难探究】1.鹧鸪天上阕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点拨】上阕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2.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点拨】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她批评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3.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是动作描写,请简要分析句中“争”字的表达效果。,【点拨】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字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4.永遇乐词人不愿外出,却又要“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拨】一方面反映词人内心悲苦,没有游玩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对过去美好的生活充满怀念和向往,希望在别人的笑语中重温旧梦。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的感伤和对往事的追念。,【知识钩要】心事曲表托物言志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指词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情达意。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既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更是作者的志趣、情操或理想的化身。,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一词,李清照借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寄托自己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理想品格,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再如清平乐(年年雪里)一词,“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寄寓着作者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考题对接】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钱唐罗隐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咏钱唐徐寅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雠家买得恩。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注】梯媒:媒介。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夷甫:世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隐诗第一联,深刻揭示了金钱的危险性的一面,颇具警示意味。b.徐寅诗第二联,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c.罗隐诗对小人的钻营表现出深深的蔑视,徐诗对邓通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d.两首诗都较强烈地表达了愤世嫉俗之情,且对社会阴暗面的认识有相同之处。,【解析】选c。c项,没有同情之意。,2.在表现手法上,这两首诗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相同之处:(1)题材上两诗都是咏物诗,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通过“钱”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门富户虎狼般的贪婪本性。(2)手法上两诗都用了对比,罗诗以志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