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河床/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助读博览】1.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河床河床一诗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这类诗,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富有雄性美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融合在一起,我们才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2.诗神虔诚追随者的心语金黄的稻束这首诗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自己说:“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边闪进我视野的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3.人子深情的恋歌地之子这是一首“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作者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这里的土地,含义已超出了自身,成了祖国、母亲乃至人世间的代称。正是基于这种乡土自然人文景观,诗人才触摸到了乡土古朴而悲凉、美丽又忧伤的灵魂内核,以一扇扇诗的窗口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地之子”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并且在现代诗歌中,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当现代诗派诗人们纷纷迷醉于自我生存的精细文雅时,李广田却固执地扎根土地,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并踏实地靠近了乡土本质。,4.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写意画半棵树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牛汉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精神与坚韧的斗志。,5.浓浓乡愁不了情边界望乡此诗为诗人1979年访问香港时所作,当时诗人赴台已30多年。,作为一名生于大陆,后生活于台湾的诗人,当他应邀访港,参观落马洲,隐约见到望远镜中的祖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而耳畔响起的数十年未闻的鹧鸪的鸣叫,更唤醒了他心中蛰伏了30年的故乡之思。,【语用视窗】一、读准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树巅(din)襁褓(qin)鹧鸪(zh)荠菜(j)b.咯血(k)贲张(bn)肩荷(h)跻身(j)c.须臾(y)屹立(q)媚眼(mi)雪霁(j)d.跛向(b)帆樯(qin)胝掌(zh)脐蒂(j),【解析】选a。b项,咯血(k)应为咯血(k);c项,屹立(q)应为屹立(y);d项,脐蒂(j)应为脐蒂(q)。,二、用对词语1.屹立耸立,2.血脉贲张义愤填膺血脉贲张:形容人非常激动、亢奋。义愤填膺:指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3.谨小慎微:指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多含贬义。4.如雷贯耳:指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1.虽然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已经全部烧空,但主体还是_在塞纳河畔。(屹立耸立)2.这一天不仅将以人民遭受劫难的日子永世受到悼念,而且将以文明世界_,决心奋起行动的日子载入史册。(血脉贲张义愤填膺),屹立,义愤填膺,3.“感谢马先生指导,我们年轻人要谨小慎微,不要给予有心人士机会中伤我们。”侯汉廷说,他必定谨记教诲,努力向上,不忘初衷。()【点拨】“谨小慎微”是贬义词,用在这里褒贬失当。可改为“谨言慎行”。,4.此次训练,驾轰-6k战机赴某岛礁机场进行起降训练的执行队伍是如雷贯耳的“神威大队”,带头的机长是师长郝建科。()【点拨】用错对象。应用“大名鼎鼎”。,【初读思考】下列对本单元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床以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河床形象。b.金黄的稻束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个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考过程,但抽象并没有脱离具体的语境。,c.地之子的第一节中,诗人从自己生命的“生”“死”两端着笔,直抒胸臆,倾吐对土地的深情。d.半棵树这个题目,给读者的视觉造成一种残缺,一种与其生活经验中完整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解析】选b。b项,应是“呈现出一个不断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过程”。,【审美鉴赏】河床微课一:鉴赏诗歌的语言1.请从修辞上对“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进行赏析。,【明确】诗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写出了河床的宽厚慈爱,对待马车的队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写出了河床的壮阔和力度之美。(2)把马车刮木的声响比喻成迎神的喇叭,使河床弥漫着肃穆与神秘的色彩,整个画面鲜明形象而充满厚重与阳刚之美。,微课二:鉴赏诗歌丰富的意象2.诗中有哪些意象?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微课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明确】“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它还是收获的象征,诗人把它与创造这一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4.地之子中“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我的襁褓;/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保姆的怀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明确】,5.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是边界望乡的一个突出手法,请结合例句说说这种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明确】本诗虚与实反复交错倒置,比如“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一句,望远镜中见到的乡愁?我们绝不能以常理的逻辑来否决这一奇句,此间,在诗人的眼中,乡愁作为一“虚”物完全取代了镜中之实物,景物和愁绪在交错,虚与实在交错。再如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乱如风中的散发”,虚是种美,缥缈是种美,当虚有效借助于实,在这里便成了有力的美!,情感本是虚缈,知觉却是实在,在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间,一切都来得有力、贴切,纵观历史,这更是来得新奇,来得经典!,微课二:品味诗歌的思想内涵6.金黄的稻束中“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明确】生命如稻束一样萌芽生长成熟老去,生生不止,生命在完成之后转化为静默的雕像,回味着“伟大的疲倦”以及疲倦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7.半棵树中的“半棵树”的形象是怎样的?它为什么变成了“半棵树”?它遭受厄运后又怎样?“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明确】首先从外形上看,“半棵树”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残缺的形象。它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长在荒凉的山丘上,生存环境恶劣。其次,“半棵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已经被劈得只剩一半,但是“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坚韧的斗志。,8.地之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观?【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火热感情,充满了对土地的爱恋和感恩,反映了他初期构成的理想主义人生观念。,微课三:品味含意深刻的诗句9.赏析金黄的稻束有“声”有“色”的语言特点。【明确】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1)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2)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10.如何理解地之子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明确】诗人从反面着笔,以自己对“天国”的姿态,来反衬自己对大地的崇敬和热爱。,(1)诗人十分清楚:天国是虚幻之乡,只能仰望,只能用来寄寓希冀和梦想;若企图脱离大地而寄身天国,那么“我”将失去天国天国会因不堪承载真实而垮塌。(2)同时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11.怎样理解边界望乡中“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的含意?,【明确】“心跳”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瞠目结舌时,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应当是诗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都要有力得多!,【备选要点】如何理解半棵树中“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明确】“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儿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高压恐怖时代中的抗争者对自己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思维锤炼】河床1.如何理解“河床”这一形象?【点拨】(1)在诗中“河床”有各式各样的形象,这些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远远大于河床的。,(2)诗人渗进了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但这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载体,又可以被看作是英雄的象征,先驱者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丰厚、沉着自信的民族的象征。总之,诗人通过河床这个象征物,把景物与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凝聚在一起。,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2.金黄的稻束中,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点拨】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3.地之子这首诗的两节分别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点拨】,4.半棵树中“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试进行分析。,【点拨】诗句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半棵树的形象: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遭受了命运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来到的时候”,依然“长满了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朝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不动声色地表现出半棵树坚忍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读之让人唏嘘动容。,5.如何理解边界望乡中“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点拨】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同样,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对自由飞向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通过写“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通过这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备选要点】1.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试从地域、外在形态、内在性格三方面分析。,【点拨】,2.河床一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各有什么作用?,【点拨】,3.下面边界望乡中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点拨】诗人即景设喻,把自己比喻成一朵在“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的凋残的杜鹃花,以一个具体的“咯血”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伤痛,伤痛的根源就在于“禁止越界”。历史的、人为的原因隔开了自己和故土,能望见,却不能走近,不能踏进,这给诗人内心带来的哀怨悲苦就犹如“咯血”一般。,【话题提炼】生命不止,激情不息神秘而雄性的“河床”除给人以奇异感觉之外,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生命激情。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很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诗人的气势、创造力与“须臾不停”,的“精力”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生命不止,激情不息。,【国学品读】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宋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委网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临床标本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节 相似形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12
- 非专业模型测试题及答案
- 公路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月考专区(九年级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
- DB65T 4482-2021 特种设备基础数据接口规范
- DB65T 4436-2021 北疆制种区玉米高活力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 DB65T 4426-2021 北疆春播晚熟谷子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备课资料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红字发票折让协议书
- 智慧中小学培训
- 《中国进口牛肉评估》课件
- 仓库盘点盈亏分析报告
-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
- 流产补偿协议合同
- 醉酒警情处置规范
- 关于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的意见(2025年版)解读
- 消毒设施配置和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汇编(全册)
- 化妆工具、彩妆产品的认识及用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