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_第1页
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_第2页
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动中国2019观后感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今年的感动中国晚会,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心潮澎湃,泪花在我眼中打着转,直到我看到央宗和卓嘎的故事,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涮涮地掉了下来 央宗和卓嘎的家乡在西藏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央宗的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1978年,不幸突然降临了常年坚守在玉麦的这户人家。这年冬天,阿妈在翻越日拉雪山去看病的途中去世。第二年,家中最小的妹妹其加卓玛也遭遇了意外。雪域边陲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地处边境经常会被骚扰。即使这样,央宗一家仍坚守在玉麦,从未想过离开。年复一年,三个人守在玉麦,放牧巡边。央宗29岁、卓嘎35岁时,才分别成了家。xx年,77岁的老阿爸桑杰曲巴去世了。 如今,在卓嘎一家的带动下,玉麦全乡已增长至9户32口人,人人都是义务护边员,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人们说,日拉雪山脚下的玉麦很大,大到超过了一些国家的面积;玉麦又很小,小到32年的日子里,只生活着一户人家。玉麦人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一个家、两代人,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告诉后来者: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央宗和卓嘎的家乡西藏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胸中激荡中浓浓的爱国情,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原来一个人可以用一生,用几代人的不停努在年复一年,简单却异常辛苦的巡边中,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做为一名中学生,我想虽然我现在还不能报效祖国,但我可以学知识长本事,将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