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文学创造中艺术发现和灵感艺术创造的“发现说” 艺术本质是创造,而非模仿。创造就不能重复,无论重复古人、今人、还是重复自己,这是当今艺术家们的共识。不重复就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发现了,才能谈得上创造。这就是说发现是艺术创造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艺术创造才有坚实的基础。那么,艺术发现有何重要意义?怎么做在艺术探索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呢? 所谓艺术发现,就是经过艺术家们精心研究、考察、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说,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并且仿佛初次看到它一样,要穿透自己理性的硬壳。这无疑没有惊讶,没有兴趣,没有疑问,没有思考,也就无所谓的发现和创造。比如:梵高发现了光在自然界的变幻,为之奋斗了一生,直至扑向太阳;黄宾虹发现了月光下如铁铸成的群山,从而产生了他厚重雄浑的笔墨:傅抱石发现了山水草木浑然一体的精神内涵,发现了大地的律动,从而产生了他的“龙飞蛇走”,一气呵成的“抱石皴法”;陆俨少发现了自然界的装饰性、符号性,从而产生了他“笔法有法”“笔笔生发”的行云流水:赵无极、刘国松发现了自然界的抽象因素,而产生了他们的偶发,性创作和水托、纸印等艺术法式等等。这些艺术大师们都是对自然界观察时,由惊讶、兴趣、疑问,思考而“穿透自己理性的硬壳”有所发现的。毕加索对“发现”更是钟爱,他将自己一生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都归功于发现。由此可见,发现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性更是可想而知了。 首先,有了艺术发现,方知艺海深厚。纵观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绘画艺术大师们的重要作品,想要从他们艺术创造的材料运用、语言符号、表现形式中看到不同,进而有所发现,我们可以从名家大师的艺术探索思考过程和奋斗一生的经历中看得出。其二,有了艺术、创造的发现,方有艺术追寻的方向。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绘画大师,他们在艺术创造中有所发现了,并为之苦苦追寻,甚至在追寻中又有新的发现在前头,为了艺术创造的不断发现,他们追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其三,更关键的是:有了发现方有艺术创造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动力。向日葵是梵高赫赫有名的代表作。绘画史上从没有一幅静物如此强烈地表达出这种激动人心的效果。阿尔八月的阳光色彩在画面上放光芒,每朵花都是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绕旋的葵叶像火苗,它们在画面上燃出激情的火焰,正像梵高自己说的那样,“这是爱的最强光。”向日葵是梵高用生命撞击的精神最强音,从柠檬黄到橙黄与绿色形成触目的对比,光彩绚丽中蕴蓄着原始的悲怆。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人们从大师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放射的精神光芒却是永远的。 任何艺术发现看似偶然,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说偶然就是发生在一瞬间。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作流浪的犹太人的经过便是如此。他在回想录里说:“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画成的,或是为什么要去画他。可是我的那件作品全体便已具形于此了。”是呀,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到的,在无意间得到了灵感,顿时寻求许久的意象便涌上心头。这使笔者想起国画大师程十发,“1957年,十发去云南采风,在大槐树下,他现场铺开宣纸,当场就对着少数民族形象彩墨写生。在他之前,从无有人直接在纸上当场彩笔写生。一般都是先有草稿,然后作画。而他在实践中找到了彩墨创作的宝贵灵感。”这些看似偶然的瞬间,其实已酝酿已久了。这如同演员,“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一样,没有“台下十年功”,也非“台上1分钟”的精彩瞬间,画家没有常年的刻苦磨砺,恐怕难以有瞬间的灵感发现。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正像一位艺术大师所云,“艺术的发现,如同禅宗中的顿悟,需要苦苦修行,需要千万次碰壁,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需要热爱生活,需要心诚、善良、奉献”,这位艺术大师的经历之法,实际上回答艺术家怎么做才会有艺术的发现的问题。 其一,苦苦修行,获得真知。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响誉中国画坛的刘文西,1983年考入浙江美院,受大师潘天寿等老师熏陶,毕业后自愿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从置身于陕西,我就把目光对准了陕北。在这49个年头里,我曾80多次去陕北,足迹踏遍陕北26个市县的乡乡镇镇,十几次在陕北度过春节,结交了陕北数万个农民朋友。可以说,我们血液里有一半曾陕北,我们艺术细胞中绝大部分的营养都是陕北那块土地为我供养的。”因 此,为黄土地树碑,为劳动人民立言,创作出以陕北人物为特色的巨幅长卷黄土人。其二,经受多次碰壁,方能发现真理。当代著名雕刻家吴为山,他在为书画大家林散之12次塑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他“文化名人”系列雕塑中,诸如鲁迅的锋利,齐白石的隽永,冯友兰的凝圣,费孝通的淳厚, _的睿智,梁漱溟的省悟因为有了多次碰壁,才真正发现了文化名人的个性真理。其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代工人画家李自健,上世纪70年代,他背着画箱走遍了中国;80年代,他又漂洋过海只身来到美国。1994年以来,李自健带着他的100多幅作品,先后举办了4次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全球巡回个人画展,走遍世界5大洲,47个国家,感动了156万观众,其中引起轰动的南京 _的巨幅作品,巴西圣保罗美术馆馆长、现代雕塑大师阿拉乌在画展前言中写道:“他发现了中国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告诉我们宇宙中人类的共性。他用艺术重塑了这些时刻,再次肯定人性与爱的感人力量,包括同情与感恩,”当代女画家齐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有画名,后来又到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深造。至90年代艺术面貌形成,风格逐渐显现,可就在此时,她却做了令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发展势头颇好的创作,一头扎进哲学思维的殿堂,先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又进入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和思索,她又忽然拿出足够举办个人展览的作品“人格符号系列”来了,在这里画家将哲学的高度,心理学的分析和思想的深度,成功地化入艺术审美的语中了。这是一批从美学的高度对当代人格进行表达和评价的作品。其四,热爱生活,生活会无私馈赠。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上说,“脱离了人民,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艺术家们只有热爱生活,到火热的现实中去,那里为我们提供艺术创造新的发现。 画家热爱生活,还要做生活的主人,做主人就要心诚、善良、奉献,不仅融入现实生活激流中去,成为那里群众一员,还要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才能在艺术创造上有所发现。不过,我们应当看到,有时艺术家当时发现的艺术现象而往往不被人所接受,这并不奇怪。像黄宾虹曾经说自己死后50年,人们才会欣赏他笔墨厚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无锡市小升初数学易错真题重组卷(苏教版)
- 美容护肤考试试题及答案
- mba企业伦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碑刻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熔化焊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衡阳函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水工程考试题
- 2025-2030中国几丁质及其衍生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旋风袋除尘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 高考标准化考场建设方案详细
- 人民医院肿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高压-引风机电机检修文件包
- 2023届物理高考二模考前指导
- GB/T 39486-2020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XH-3011A1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 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 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 实验幼儿园大三班一周活动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