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青岛版20200407335.doc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打包5套) 青岛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97734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2.8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打包5套)
青岛版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七
单元
长方体
正方体
认识
教案
打包
青岛
- 资源描述: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打包5套)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打包5套),青岛版,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案,打包,青岛
- 内容简介:
-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用具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厘米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面积单位1米2=100分米21分米2=100厘米2厘米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4米=( )分米=( )厘米。(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学习新课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1分米3。)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101010=1000(厘米3)。)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2体积单位的互化。(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把问题改写成如下形式:(板书)8米3=( )分米30.54米3=( )分米3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第2题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改写成算式:3400厘米3=( )分米396厘米3=( )分米3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学生试算,讨论后,归纳并板书:因为1000分米3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分米3,就有几个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第2题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再小结并板书:(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3)*试解下面几题:2米380分米3=( )米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学生口答后再板书:2801000=20.08=2.08,填2.08。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教师: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板书)10000.34=340,填5和340。3.09米3=( )米3( )分米3。请学生直接说出列式和结果。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书面练习:(请4位同学写投影片,集体订正)课本p38做一做和补充题。出示例5:(投影) 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请同学们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中可抽选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学去板书。集体订正时由同学自己确定哪种算法较好。(三)巩固反馈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投影片)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四)课堂总结1体积单位的进率。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板书设计 4容积和容积单位1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什么是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二探究新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一)建立容积概念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2学生汇报结果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3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指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二)认识容积单位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板书:1升1000毫升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小结:1升1立方分米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反馈练习 3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2.57升( )毫升 640毫升( )升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三)计算物体的容积1教学例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854160(立方分米)160立方分米160升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2反馈练习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1265360(立方分米)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四随堂练习1填空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6.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750立方厘米( )毫升( )升435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9.8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判断(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3) 立方分米()3选择(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 )作单位恰当升 毫升(2)3毫升等于( )立方分米0.3 0.3 0.003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发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五布置作业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一小瓶红药水是( )毫升一瓶墨水是( )毫升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 )升六板书设计4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8个。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练习: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2正方体特征。(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三)巩固反馈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投影片)(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投影片)(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2作业:教材p22练习五:1,2,3。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扳书设计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厘米3。)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体积。(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问: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厘米3。)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2)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学生说出摆法和体积后。请看电脑动画图像:一排摆出4个1厘米3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教师板书: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学生操作,看电脑动画图像。教师板书:3(厘米) 3(厘米) 2(厘米) 18(厘米3)教师:想一想,如果要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该如何摆?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电脑图演示。然后板书:5(厘米) 4(厘米) 3(厘米) 60(厘米3)教师: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板书:v=abh。出示投影图:(3)例1(投影片)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43=84(厘米3)。答:它的体积是84厘米3。练习:(投影出题,学生口答。)一块水泥板,长5分米,宽3分米,厚2分米,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2正方体体积。(1)请学生看电脑动画录像: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一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教师: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333=27(厘米3)。投影出一个正方体图。(可以用翻页变换它的棱长。)问:棱长为2分米,求它的体积?棱长为4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具体的正方体的体积了,能说出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v表体积,a表示棱长,公式可写成:v=aaa或者v=a3。(2)例2(投影)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口答,老师板书:53=555=125(分米3)。答:体积是125分米3。做一做:课本34页1,2题,请4位同学用投影片写,其余同学写本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字母公式。教师:请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相同还是不相同。学生讨论后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空。课本p35练习七:2,3。2口答填表: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0.23= 0.20.20.2; ( )5x2=10x; ( )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体积是:43=12(分米3); ( )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3。( )(四)课堂总结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公式。板书设计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教学用具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