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0416516.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7768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2.27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三 物态 变化 导学案 答案 打包 新版 新人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物态,变化,导学案,答案,打包,新版,新人
内容简介:
温度 一、学习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二、重点: 摄氏温度的规定。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三、【自主学习】(一)我们把物体的 叫做温度。p47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 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 的(填“冷”或“热”)。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二)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选填大或小),这就是 现象。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三)阅读p48“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 (3)“-15.6”读作: 或 。(4)人的正常体温是_,我国最高气温是_,最低气温是_, 4. 思考并讨论:如果要给我们自制的温度计刻上刻度,如何刻呢?(四)阅读p49-p50“温度计的使用”和“体温计”部分,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温度计的使用前:首先要认清它的 和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过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 现象。如果所测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所测的最低温度,会出现 现象。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1)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 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 相平。小组讨论:观察如下使用温度计的操作,判断正误,如果有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hiefihg3.体温计的量程是 到 ,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被设计成细管,可以防止水银 玻璃泡;使用体温计前要 ,将玻璃泡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1、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2、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 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4 b.-6 c6 d. 16 3、某粗心的护士用体温计测得某病人的体温是38.8,仅用酒精擦拭后就给正常人和39病人测体温,则两次的体温计示数分别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b.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gfec.体温计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d.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是88.5、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6、.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_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2熔化和凝固(一) 导学目标知识点1、 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相互转化;2、 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4、 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 、 、 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熔化: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 (吸热或放热)3、固体可分为 和 ,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 , 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但是温度 。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温度 。课堂导学1、探究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 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2、实验记录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1011萘的温度/萘的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3、 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 分析萘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1)萘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5、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6、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 ,常见的如: (2)、非晶体: ,常见的如: 7、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非晶体 (“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8、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3、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课后练习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6某固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固体物质一定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ab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段是 态,物体 ,温度 :cd段是 态,物体 ,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e点是 态;(2)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 分钟;(3)该物质是 体,熔点是 。课后反思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 导学案 导学目标知识点5、 进一步认识熔化;知道什么是凝固;凝固的条件是什么;6、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会画图像7、 认识凝固点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凝固的条件是 2、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要 ,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 ,温度 3、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填“相同”或“不相同”)。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水银的是 ,酒精的是 。课堂导学1、 将熔化后的石蜡和萘停止加热,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它的状态,并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1234567891011萘的温度/萘的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2、 画出萘和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分析萘和蜡的凝固过程知道:(1)萘在凝固前,不断 ,温度 ;凝固时,不断 ,温度 ;(2)蜡在凝固前,不断 ,温度 ;凝固时,不断 ,温度 ;4、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液体凝固的条件是 晶体在凝固时要 热,但是温度 ,这个温度叫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非晶体在凝固时的特点是 ,非晶体 凝固点。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 0641 0831 300-259在-265 时,氢是固态.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_态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态,在-120时是_态.(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热.(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时会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3该选哪一项?(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5、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课外练习6、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7、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酒精的熔点高 b、酒精的沸点低 c、酒精的凝固点低d、酒精可染成红色8、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9、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 b、露水的形成c、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d、冰棒变成糖水10、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30的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将这种材料掺入水泥中制作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课后反思:5汽化和液化(一) 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2、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导学方法:实验、分析、比较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课堂导学演示课本实验4.31,并解释这些变化。1、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大小变 ,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 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5、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课堂练习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5. 用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 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课后练习7.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9、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12.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课后反思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2、 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3、 认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几种白气的认识。导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 ;3、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课堂导学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1、液化: 2、液化的条件是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 而成的;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现象是一个 热过程。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课外练习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 b c d8.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_。课后反思4升华和凝华 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升华:物体由 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 热。2、凝华:物体由 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 热。课堂导学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 ;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 ;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 后又 的结果。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 ,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 ;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7768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