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打包17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6页)
编号:798099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 关 键 词:
-
聚焦
2020
中考
物理
提升
训练
专题
打包
17
- 资源描述:
-
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打包17套),聚焦,2020,中考,物理,提升,训练,专题,打包,17
- 内容简介:
-
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计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丙体温计的读数为_。若用没甩过的丙体温计直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为_。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2.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熔点是50c在cd段没有吸收热量 d在 bc段物质处于气态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发 d熔化超过一半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min。(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3.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c草叶上的露珠a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b草叶上形成的“霜”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7.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8.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填物态变化名称)9.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10.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12.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1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它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1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16.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c.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d. 冬天形成的雾凇b. 花朵上形成的露珠a. 正在消融的冰凌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4.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5.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需要 h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 (填物态变化)形成雾会影响视线;寒冬的早晨,由于 (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一: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计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丙体温计的读数为_。若用没甩过的丙体温计直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为_。【答案】382237.837.8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答案】 d 2.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熔点是50c在cd段没有吸收热量 d在 bc段物质处于气态【答案】 c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发 d熔化超过一半【答案】a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熔化 吸收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min。(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答案】(1)晶体;48;(2)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c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答案】 a 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答案】c3.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答案】 c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答案】a 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答案】a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c草叶上的露珠a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b草叶上形成的“霜”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答案】 c 7.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答案】d8.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汽化和液化9.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液化 放热10.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液化 放出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答案】60 不会 醋完全汽化12.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答案】汽化;凝固13.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倒上液态氮,它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答案】汽化 吸收1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液化 汽化 熔化15.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答案】(1)乙(2)自下而上(3)99 小 移去酒精灯(4)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16.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答案】(1)等量(2)液体表面积 a(3)变小 吸热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答案】 d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c.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d. 冬天形成的雾凇b. 花朵上形成的露珠a. 正在消融的冰凌【答案】c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答案】 c4.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答案】升华 液化5.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需要 h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 (填物态变化)形成雾会影响视线;寒冬的早晨,由于 (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答案】 0.2;液化;凝华。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七:运动和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d.钟摆来回摆动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a.落回地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绕地球运行d.飞向太阳4.物体表现出惯性的下列事例,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甲图中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5.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a.马上停下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会越来越快考点二:二力平衡1.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b.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d.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2.如图所示,饮料瓶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瓶对手的力与手对瓶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瓶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5.小红用一个水平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是没有推动,这是因为_a此时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b桌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红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对小红的推力理由:_.6.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1)要探究处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大小要相等,应该选图_和图_(2)在丙图中该同学用手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放手后发现小车不能平衡,这说明处于平衡的两个力要_(3)在这个实验中,该同学是通过改变钩码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的,他为什么选择有轮子的小车来做这个实验_(4)由(1)、(2)两步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7.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上的条件考点三:摩擦力1.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a.重力b.摩擦力c.压力d.支持力2.假如没有了摩擦,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用砂纸打磨墙面b.汽车更容易刹车c.轻松推动沉重的书橱d.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a.车辆启动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b.开门时,门轴与轴套间的摩擦c.手握瓶子时,手与瓶子间的摩擦d.推滚油桶时,油桶与地面间的摩擦4.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b.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粗糙接触面上滑动时,接触面对它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d.物体一定会同时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的作用5.如图,f6 n的水平拉力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b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是()a.6 n水平向左b.4 n水平向左c.6 n水平向右d.4 n水平向右6.油漆工使用的砂纸上,其中一个表面涂有砂层,这是为了()a.减小摩擦b.增大摩擦c.增大重力d.不易损坏7.用圆珠笔写字,笔尖与纸间的摩擦是_摩擦;用钢笔写字,笔尖与纸间的摩擦是_摩擦;人用力推桌子,桌子未动,是因为桌子与地面之间有_摩擦力8.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筷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9.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力f1、f2拉弹簧和单独用力f拉弹簧,这两次拉弹簧应使弹簧的下端到达_的位置(先填“不同”或“相同”)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考点四:二力平衡的应用1.一列重1.47107n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如果这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火车的牵引力多大?2.一辆小车,总质量为600 kg,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问:(1)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2)小车静止时,用200 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是否运动,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3)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4)当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达500 n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变化吗?3.某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以6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经过10 s的时间后下落到地面问:(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多少?(g取10 n/kg)聚焦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七:运动和力参考答案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d.钟摆来回摆动【答案】b【解析】a项,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项,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项,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项,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答案】c【解析】a项,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b项,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c项,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d项,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不符合题意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a.落回地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绕地球运行d.飞向太阳【答案】b4.物体表现出惯性的下列事例,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甲图中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答案】c【解析】甲图中车突然启动前,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车启动,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仰,并不是利用惯性;乙图中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利用阻力使飞船落地时速度较小,故与惯性无关;丙图中箭射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故丙是利用惯性的;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选c.5.水平面上用一个拉力拉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木块接下来会怎么运动()a.马上停下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会越来越快【答案】c考点二:二力平衡1.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b.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d.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人在电梯上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是平衡状态,故此时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人是不受力的;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选a.2.如图所示,饮料瓶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瓶对手的力与手对瓶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瓶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3.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答案】c【解析】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故选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答案】b【解析】人推桌子未动,说明桌子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相等故a错误匀速行驶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故c错误根据惯性定义可知,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且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5.小红用一个水平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是没有推动,这是因为_a此时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b桌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红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对小红的推力理由:_.【答案】b因为用一个水平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没有推动,桌子静止,说明桌子是受平衡力作用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小红用一个水平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是没有推动,此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和支持力在竖直方向上,不是没有推动的根本原因6.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1)要探究处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大小要相等,应该选图_和图_(2)在丙图中该同学用手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放手后发现小车不能平衡,这说明处于平衡的两个力要_(3)在这个实验中,该同学是通过改变钩码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的,他为什么选择有轮子的小车来做这个实验_(4)由(1)、(2)两步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答案】(1)甲乙(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析】(1)当左右盘内放的钩码数量不等时,则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只有当两盘内所放钩码数量相等时,即小车受到向左和向右的拉力相等时,小车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要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择图甲和图乙进行比较;(2)在丙图中该同学用手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放手后发现小车不能平衡,通过此过程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应尽可能排除其它力的干扰;因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用带轮子的小车代替木块做实验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4)综合(1)、(2)两步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7.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上的条件【答案】(1)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2)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3)增加(4)同一直线【解析】(1)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木块保持静止,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所以木块静止不动的原因是由于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2)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3)木块换成小车后,要使木块静止,就应该使左右两侧钩码的拉力相等,由于左边是3个钩码,右边是2个钩码,因此应该在右侧增加1个钩码;(4)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平衡,所以会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考点三:摩擦力1.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a.重力b.摩擦力c.压力d.支持力【答案】b【解析】运动鞋穿久了,鞋底被磨损得厉害,是因为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鞋底受到的摩擦力使鞋的形状发生改变故选b.2.假如没有了摩擦,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用砂纸打磨墙面b.汽车更容易刹车c.轻松推动沉重的书橱d.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答案】c【解析】用砂纸打磨墙面、汽车刹车、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是依靠摩擦力,当摩擦力消失,人将无法做到,故ab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没有了摩擦力,将会轻松推动沉重的书橱,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故选 c.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a.车辆启动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b.开门时,门轴与轴套间的摩擦c.手握瓶子时,手与瓶子间的摩擦d.推滚油桶时,油桶与地面间的摩擦【答案】b【解析】a、车辆启动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不符合题意;b、开门时,门轴与轴套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符合题意;c、用手握住瓶子时,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不符合题意;d、推滚油桶时,油桶与地面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b.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粗糙接触面上滑动时,接触面对它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d.物体一定会同时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此选项正确;b、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存在弹力的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此选项正确;c、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此选项正确;d、地球表面和附近的物体时刻受重力,但不一定受弹力和摩擦力如空中飞行的篮球(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故选d.5.如图,f6 n的水平拉力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b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是()a.6 n水平向左b.4 n水平向左c.6 n水平向右d.4 n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 n,方向向右.以a为研究对象,a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对其向右的拉力和物体b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地面对a的摩擦力,物体a对b向右的摩擦力与物体b对a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选b.6.油漆工使用的砂纸上,其中一个表面涂有砂层,这是为了()a.减小摩擦b.增大摩擦c.增大重力d.不易损坏【答案】b【解析】油漆工使用的砂纸上,其中一个表面涂有砂层,砂层表面比较粗糙,这是为了增大摩擦.故选b.7.用圆珠笔写字,笔尖与纸间的摩擦是_摩擦;用钢笔写字,笔尖与纸间的摩擦是_摩擦;人用力推桌子,桌子未动,是因为桌子与地面之间有_摩擦力【答案】滚动;滑动;静【解析】(1)圆珠笔写字时,笔珠在纸上滚动,故笔珠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2)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即笔尖在纸上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3)人用力推桌子,桌子未动,但二者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产生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故答案为:滚动;滑动;静8.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筷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答案】竖直向下【解析】筷子和米接触,筷子和米之间产生摩擦力,筷子相对米竖直向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答案为:竖直向下9.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力f1、f2拉弹簧和单独用力f拉弹簧,这两次拉弹簧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