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初中地理环保小论文400字_第1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初中地理环保小论文400字_第2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初中地理环保小论文400字_第3页
初中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初中地理环保小论文400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初中地理环保小论文400字 环保问题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环保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从中小学抓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内容都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给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了机会。 地理新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其中,“环保教育”课程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些课程的安排,是让中学生多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正确的保护环境意识,并能自觉地改善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呢? 一、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资源 世界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与平均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的中国地理等诸多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给世界自然资源和中国自然资源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 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还要详细传授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如讲授长江的治理时,先要讲清楚长江的基本概况我国最大最长的河流,再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长江部分流域给人们带来危害的资料图片,分析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忧患。同时,还应全面介绍解放以来长江两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化害为利”治理长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长江三峡的建立对长江流域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过于死板的教师一讲到底的局面,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尝试组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学习探究和提高环保意识。 除了课堂外,教师还应扩大地理知识学习的范围和领域,包括:通过网络、野外、课外活动等,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环境状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了解环境、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比如: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传统的植树节,这时地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在植树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努力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来代替单调枯燥的说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有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而且他们也只有实践中才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真正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 1.把地理知识与身边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节时,让学生根据天气的自然变化和自身的感受,分析霜冻、下雪、严寒、刮风、下雨、冰雹、地震等自然现象,特别是沿海地区,经常会受到台风的袭击,北方地区常年霜冻和下雪天气,汶川 _带来的对人类的伤害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了解这些自然及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问题。面对这些环境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和认识大自然。让学生明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实效。 2.结合外出旅游活动,了解自然情况 如,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学习,学生可以在旅游中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比如,郑州学生可以组织去黄河岸边旅游,给学生讲解一些黄河文化和历史知识。讲解黄河花园口大堤的历史,尤其是中日战争期间,花园口决堤对郑州等广大地区带来的巨大危害。让学生看到,今日的花园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名胜风景区,黄河大堤岸边如公园一般游人如织。这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大自然,就可以变害为利。 3.结合一些重点工程,激发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比如,黄河小浪底工程就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它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河南省洛阳市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xx年底竣工。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