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生进农村主题作文给农村学生一双作文的眼睛_第1页
城市学生进农村主题作文给农村学生一双作文的眼睛_第2页
城市学生进农村主题作文给农村学生一双作文的眼睛_第3页
城市学生进农村主题作文给农村学生一双作文的眼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学生进农村主题作文给农村学生一双作文的眼睛 关键词 农村学生;作文;读写结合;引发激情 G623.2 C 10040463(xx)08(B)004001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而地处偏僻贫穷的山区,远离繁华都市的学生因见识面不广,交流对象受限等原因致使作文存在“仿写”、“编写”、脱离实际的现象。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进行了具有农村朴实风格的作文教学活动“农村孩子写自己的作文”。 一、读写结合,真实反映生活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再现,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后,应在写作方法上对其进行指导,使学生由有话想说到一吐为快,让学生自觉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生活。如教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我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熟悉的人。一开始,学生习作中出现了许多城市化的人物形象。于是,我让学生再读文章,了解鲁迅的背景生活,学习作者抓住鲁迅先生主要特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再让学生看看他们作文中人物的原型(由于农村地区山大沟深、气候干燥、风寒水硬,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啼笑皆非,都说笔下的人不像平时生活中所熟悉的人。于是,我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人物照相式的专项训练。二次习作中,皮肤黝黑、服饰破旧、言行朴实的农村人物跃然纸上,如有的学生习作中写道:“那黑中泛黄、汗迹斑斑的草帽下,满脸皱纹,老脸衬托着呛人的旱烟杆”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这段精辟的论述强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作文的工具性,也从侧面说明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二、引发激情,鼓励学生主动创作 小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与有无激情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创作激情的引发。农村学生所见的事物没有城市的学生见过的多,对于熟视无睹的事物已丧失了写作激情。为了唤起他们的创作激情,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农家、走近生活、走向大自然,捕捉真实的生活镜头,让学生以浓郁的乡土风情去创作,根据已有的生活空间去扩大创作空间。 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一起去感受农村,写一写家乡的景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发芽带来的春的气息,农民播种的欢乐场面,还有沙尘暴的可恶;夏天,满山遍野的鲜花是多么喜人,森林中的蘑菇是多么鲜嫩,草原上牧羊人的鞭声是多么清脆;秋天,尘土飞扬的麦场是何等欢快,刚出锅的洋芋叫人口水欲滴;冬天,黎明中的铃铛声是多么悦耳,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欢笑中飘落。有一位学生在作文课中满怀喜悦地写道:“没想到,我的家乡竟是这么美!以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激情荡漾中,无数篇可爱的家乡终于出炉了。学生有了创作激情,才会有宣泄内心情感的强烈欲望。当然,激情不是呼之即来的,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去感受现实生活,要多渠道地点燃学生的激情火花,让学生对身边的人、事、景、物充满热情,言为心声,不吐不快。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不论是城区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他们各有各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