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教学大纲汇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二一三年七月目录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大纲1电路课程教学大纲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4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3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33控制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39电机与拖动课程大纲45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5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0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大纲67电力传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7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81电力系统计算课程教学大纲87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96计算机高级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02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11供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17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24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30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6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41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146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51智能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7电气绝缘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60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168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大纲175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81微机保护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86第二部分 实验教学大纲192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9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9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0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3电机与拖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5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8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10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14电力传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16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19单片机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21供电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23集散控制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25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27第三部分 实践性环节教学大纲230认知实习教学大纲230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32生产实习教学大纲237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39毕业实习教学大纲243毕业设计(论文)大纲245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大纲电路课程教学大纲(Circuit)课程编号:021001学 分:6学 时:112 (其中:讲课学时:96 实验或实践学时:16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课部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电阻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和S域分析方法,具备必要的实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从事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4学时)知 识 点1.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的基本概念;2.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电源的定义和特点;3.基尔霍夫定律的定义和应用。重 点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电功率和能量;3.基尔霍夫定律。难 点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2.发出功率和吸收功率的判断方法;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基本要求1.掌握电流、电压和电位的定义及功率和能量的计算;2.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及引入参考方向的必要性;3.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4.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含义,并能熟练列出基尔霍夫定律方程。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两个实验。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6学时)知 识 点1.电路的等效变换;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3.电压源、电流源和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4.输入电阻的含义。重 点1.电路等效变换的含义;2.电阻Y形联结和形联结等效变换的条件和方法;3.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和方法;4.输入电阻的含义。难 点1.电路的等效变换;2.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3.输入电阻的含义。基本要求1.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含义;2.掌握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3.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和方法;4.理解输入电阻的含义,并掌握其求解方法。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6学时)知 识 点1.电路的图的含义;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重 点1.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2.网孔电流法;3.回路电流法;4.结点电压法。难 点1.KCL和KVL的独立方程的个数;2.回路电流法;3.结点电压法。基本要求1.掌握KCL和KVL独立方程个数的求法;2.熟练掌握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的方法。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四章 电路定理 (6学时)知 识 点1.叠加定理;2.替代定理;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重 点1.叠加定理的含义及应用;2.替代定理的含义及应用;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含义及应用。难 点1.替代定理的应用;2.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基本要求1.理解叠加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含义;2.掌握利用叠加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分析电路的方法。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或者“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2学时)知 识 点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2.比例电路的分析方法;3.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重 点1.运算放大电路的模型;2.含有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难 点含有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特性;2.掌握含有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1-2道作业题。第六章 储能元件 (2学时)知 识 点1.电容元件;2.电感元件;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重 点1.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特点;2.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难 点1.电容、电感的伏安特性;2.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基本要求1.掌握电容、电感的伏安特性;2.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的算法。 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1-2道作业题。第7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8学时)知 识 点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3.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4.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5.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重 点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其分析方法;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及其分析方法;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其分析方法。难 点1.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方法;2.一阶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1.掌握电路初始条件的含义和求解方法;2.掌握一阶电路的分析方法。 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2.开设“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第八章 相量法 (4学时)知 识 点1.复数与正弦量;2.相量法的基础;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重 点1.复数的表示形式;2.正弦量的表示方法;3.相量法的基础;4.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难 点1.正弦量的表示方法;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基本要求1.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2.掌握正弦量的表示方法;3.掌握元件VCR的相量形式以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0学时)知 识 点1.阻抗和导纳;2.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3.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4.最大功率传输。重 点1.阻抗和导纳的定义;2.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3.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4.最大功率传输。难 点1.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2.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的含义;3.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基本要求1.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概念和求法;3.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应用。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2.开设“R、L、C 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实验。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6学时)知 识 点1.互感的基本概念;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3.耦合电感的功率;4.变压器原理和理想变压器。重 点1.互感的特点;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方法;3.耦合电感的功率;4.变压器原理和理想变压器分析。难 点1.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2.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方法;2.掌握含有理想变压器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4学时)知 识 点1.网络函数的概念;2.RLC串联电路的谐振;3.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4.RLC并联谐振电路;5.滤波器简介。重 点1.RLC串联电路的谐振;2.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3.RLC并联谐振电路;4.滤波器电路的特点。难 点1.RLC串联、并联电路谐振时的特点;2.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2.RLC串联、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3.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4.了解滤波器的分类。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或者“RLC并联谐振电路”实验。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6学时)知 识 点1.三相电路的特点;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5.三相电路的功率。重 点1.三相电路中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三相电路的功率。难 点1.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2.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3.三相电路的功率。基本要求1.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2.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的计算方法。实践与练习 1.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6学时)知 识 点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概念;2.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重 点1.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难 点1.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基本要求1.认识非正弦周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2.理解谐波、振幅频谱、相位频谱和谐波分析的概念;3.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4.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2学时)知 识 点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3.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4.运算电路;5.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6.网络函数的定义;7.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8.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9.极点、零点与频率响应。重 点1.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3.运算电路;4.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5.网络函数的定义及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6.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关系。难 点1.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2.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3.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关系。基本要求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3.掌握运算电路;4.掌握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5.掌握网络函数的定义、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6.理解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关系。 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4学时)知 识 点1.割集;2.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3.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4.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重 点1.割集的定义;2.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3.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4.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难 点1.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2.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3.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基本要求1.掌握割集、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概念和列写方法;2.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3.理解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实践与练习 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第16章 二端口网络 (4学时)知 识 点1.二端口网络;2.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3.二端口的等效电路;4.二端口的转移函数和连接。重 点1.二端口网络;2.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3.二端口的等效电路。难 点1.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2.二端口的等效电路。基本要求1.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列写方法。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三、学时分配 章目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 4 8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6 28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 6第四章 电路定理6 28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22第六章 储能元件22第七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8 210第八章 相量法44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0 212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6 6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4 26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6 28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66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2 12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44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4 4机动66合计96 16112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百分制,成绩构成:笔试(60%)+实验(30%)+平时(10%)。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推荐教材:电路(第五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主要参考资料:1.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高等教出版社,2009年2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于歆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3.电路,张长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8月4.电路(第二版),高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六、大纲说明实践教学环节见“电路实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另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周历安排,对各个章节的课时和内容适当有所增减,但各章变化幅度不应超过2学时,所变化内容不影响原有知识体系。撰写人:张天鹏 审定人:张修太批准人:张继军 执行时间:2013级起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号:021002学 分:4学 时:76 (其中:讲课学时:64 实验或实践学时:12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后续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课部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原理、性能、参数,掌握基本电子线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并进行安装、调试,同时具有阅读模拟电路的初步能力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从事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8学时)知 识 点1.半导体基本知识;2.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重 点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难 点1.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2.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 2.了解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学时)知 识 点1.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3.放大电路的分析,交流通路和直流通路,静态工作的估算,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典型工作点稳定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5.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的组成、静态和动态分析,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的比较。 重 点1.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典型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3.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的分析与比较。难 点1.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单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分析与比较。基本要求1.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元件作用;2.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理解稳定工作点的措施;4.理解单管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特点。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5道作业题;2.开设“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6学时)知 识 点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零点漂移现象及差分放大电路。 重 点1.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难 点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基本要求1.理解多级放大电路几种耦合方式的特点;2.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计算;3.掌握零点漂移(温漂)的概念;4.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和参数计算。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学时)知 识 点1.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3.集成运放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重 点1.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难 点1.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2.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要求1.掌握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了解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学时)知 识 点1.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2.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3.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重 点1.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2.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难 点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基本要求1.掌握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2.能够求解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并会画出波特图;3.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组成它的各级电路频率响应间的关系。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2-3道课后练习题。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8学时)知 识 点1.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及判断方法,反馈的一般表达式;2.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近似估算;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4.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常用的校正措施。重 点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及判断方法;2.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近似估算;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难 点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及判断方法;2.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近似估算。基本要求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判断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以及反馈的性质;2.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在不同反馈组态下的物理意义,能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3.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能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4.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5道作业题;2.开设“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6学时)知 识 点1.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微分运算电路; 2.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有源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重 点1.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及微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2.有源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难 点有源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要求1.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2.了解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LPF、HPF、BPF和BEF的组成和特点,并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电路。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 2.开设“基本运算电路设计”实验。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6学时)知 识 点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分析方法;2.RC、LC及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4.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 重 点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分析方法;2.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4.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难 点1.RC、LC及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有关参数。基本要求1.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以及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了解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电容反馈式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3.理解典型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4.理解由集成运放构成的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有关参数。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2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 2.开设“RC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4学时)知 识 点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组成;2.OCL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OCL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OCL电路中晶体管的选择; 4.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重 点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组成;2.OCL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OCL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OCL电路中晶体管的选择。难 点1.OCL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OCL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的计算,OCL电路中晶体管的选择。基本要求1.掌握下列概念: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输出功率、转换效率;2.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掌握OCL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他类型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理解功率放大电路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分析方法,了解功放管的选择方法; 4.了解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2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第十章 直流电源(4学时)知 识 点1.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3.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4.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5.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6.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重 点1.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平均值的估算;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3.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限流电阻的选择方法; 4.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 5.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难 点1.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2.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范围的计算方法。基本要求1.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2.能够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3.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 4.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合理选择限流电阻; 5.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2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三、学时分配 章目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8210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10313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66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4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4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8311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628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628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44第十章 直流电源44机动44合计641276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百分制,成绩构成:笔试(60%)+实验(30%)+平时(10%)。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推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主要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戴士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模拟电子技术,郭业才,黄友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六、大纲说明实践教学环节见“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授课。另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周历安排,对各个章节的课时和内容适当有所增减,但各章变化幅度不应超过2学时,所变化内容不影响原有知识体系。撰写人:李琪 审定人: 张天鹏批准人:张继军 执行时间:2013级起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号: 021003学 分: 4学 时: 76 (其中:讲课学时:64 实验或实践学时:12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后续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课部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逻辑器件逻辑功能的分析和应用,并具有初步的阅图能力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为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数字系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8学时)知 识 点1.数字电路的发展和分类;2.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3.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4.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5.逻辑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6.逻辑函数的化简;7.无关项、任意项的含义及应用。重 点1.常用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2.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及补码运算;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4.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5.最小项的定义、性质及其表示方法;6.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难 点1.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2.补码的运算;3.真值表、逻辑电路图、卡诺图等逻辑函数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4.用公式、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5.无关项、约束项的含义及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含义;2.掌握数制的概念及不同数制的互换;3.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4.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概念及逻辑问题的描述;5.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及各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6.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及应用。7.能熟练使用代数法、卡诺图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和变换。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8学时)知 识 点1.分立元件门电路;2.TTL集成门电路;3.CMOS集成门电路;4.可编程逻辑器件。重 点1.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二极管与门、二极管或门、三极管非门;3.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4.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5.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分类。难 点1.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MOS管的开关特性;3.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4.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外特性;5.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要求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工作原理;3.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外特性和主要参数;4.掌握门电路标准推拉输出、开路输出、三态输出的特点和应用;5.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2-4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实验。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8学时)知 识 点1.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3.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重 点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难 点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应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掌握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原理及应用;5.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2.开设“组合逻辑电路”实验和“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实验。第四章 触发器 (6学时)知 识 点1.触发器的特点及分类;2.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触发方式;3.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重 点1.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触发方式;2.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动作特点;3.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难 点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触发方式之间的关系;2.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逻辑功能之间的关系;3.不同类型触发器的动作特点;4.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基本要求1.了解触发器的特点及分类;2.掌握各类触发器的动作特点;3.掌握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方法。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触发器”实验。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10学时)知 识 点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类;2.时序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4.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5.顺序脉冲发生器和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重 点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寄存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5.同步计数器的构成方法和工作原理;6.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难 点1.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4.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5.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类;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掌握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应用;5.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6.掌握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3-6道作业题;2.开设“时序逻辑电路”实验或“集成计数器的应用”实验。第六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6学时)知 识 点1.脉冲信号的特点和主要参数;2.施密特触发器;3.单稳态触发器;4.多谐振荡器;5.555定时器。重 点1.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难 点1.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计算;2.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计算;3.555定时器的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方法。基本要求1.掌握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估算方法;3.掌握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估算方法;4.掌握555定时器电路结构及其应用。实践与练习1.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2-4道作业题;2.开设“多谐振荡器”实验或“555定时器的应用”实验。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 (6学时)知 识 点1.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分类和主要参数;2.只读存储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3.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4.存储器的扩展及应用。重 点1.存储单元的结构和特点;2.存储器存储容量的表示方法;3.利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4.存储器存储容量的扩展。难 点1.存储单元的结构和特点;2.利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3.存储器存储容量的扩展。基本要求1.了解只读存储器电路结构及特点;2.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电路结构及特点;3.掌握存储器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4.掌握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5.了解ROM和RAM集成芯片的功能及应用。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第八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4学时)知 识 点1.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基本概念;2.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应用;3.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应用。重 点1.权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工作原理;2.倒T形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工作原理;3.并联比较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4.反馈比较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5.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主要参数及应用。难 点1.倒T形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工作原理;2.并联比较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3.反馈比较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4.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主要参数。基本要求1.掌握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D/A和A/D转换器的主要参数;4.了解常用集成D/A和A/D转换器的特点及应用。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第九章 数字系统设计 (2学时)知 识 点1.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2.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3.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重 点1.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2.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难 点数字系统的设计过程。基本要求1.了解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2.理解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实践与练习针对知识点布置1-3道课后练习题、1-3道作业题。三、学时分配 章目讲课实验上机合计第一章 逻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林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普通话语言与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智者生存”-现代灾难救援理念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当代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3-1-绝缘安全用具、验电器的使用方法
- 【MOOC】信号与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查房
- 安规线路培训
- 2024劳动法律法规培训
- 幼升小公有住宅租赁合同(2篇)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
- 无缝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