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教案_第1页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教案_第2页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教案_第3页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教案_第4页
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 习教案 XXXXXXXX学校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一、语文考试说明:(1) 考试依据范围:四川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阶段目标和内容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七九年级学段的各学科学习情况。(2) 考试方式实行纸笔、闭卷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三)试卷结构1、 题型及分值试卷结构分值题型语文知识及运用12单项选择题8简答题、填空题等现代文阅读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议论性文章阅读9单项选择题文学作品阅读18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5单项选择题、古文翻译题古代诗歌欣赏6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名句名篇默写6填空题名著阅读6简答题表达与写作微写作10写作题大作文50写作题2、 试题难度全卷难度比例:易、中、难=6:3:12、 复习计划针对考试说明及教材研究,决定将复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回归教材周次内容安排课时安排备注第1周九年级(上、下册)8课时第2周八年级(上、下册)8课时第3周七年级(上、下册)8课时第4周字音、字形、词语、修辞8课时第二阶段:分类复习第5周病句修改、名句积累6课时第6周文学、文化常识 、名著阅读8课时第7周综合性学习3课时第8周说明文、记叙文阅读8课时第9周议论文、文言文阅读8课时第10周诗词鉴赏3课时第三阶段:综合训练第11至13周历年南充中考语文题训练24课时第四阶段:查漏补缺第14至15周针对薄弱环节巩固练习16课时三、识记内容过关安排时间内容课时安排备注4.214.27七年级名句4课时过关检测4.285.4八年级名句3课时5.55.11九年级名句3课时5.125.18名著阅读3课时5.195.26文化常识4课时5.276.2综合性学习3课时过关检测6.36.9九年级文言文3课时6.10-6.16八年级文言文3课时6.166.22七年级文言文3课时过关检测6.227.11查漏补缺10课时积累与运用 字 音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er (复韵母6个) ai ei ao ou ie e (鼻韵母8个) an en in 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 (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不放过,无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 用()隔开,如皮袄()。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 把u写成w,如乌(w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上两点省略,如雨(yu); 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 能省略,如女(n)、吕(l)。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r tng,花儿拼作hur。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4、 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中考典例【南充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酬和(h) 沉湎(min) 龙吟凤哕(hu) 吹毛求疵(ch)B. 炽痛(zh) 缄默(jin) 咫尺天涯(zh) 花团锦簇(z)C. 顷刻(qng) 陨落(yn) 长吁短叹(y) 怒不可遏()D 狡黠(xi) 狩猎(shu) 遍稽群籍(j) 汗流浃背(ji)【答案】D【解析】A.沉湎(min)(min),吹毛求疵(ch)(c); B.炽痛(zh)(ch),花团锦簇(z)(c);C.长吁短叹(y)(x);【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修葺(q)猥琐(su)国殇(shng)神采奕奕(y)B伫(zh)立阔绰(chu)热忱(chn)强聒(gu)不舍 C冠冕(min)匿(n)笑亵(xi)渎饥肠辘辘(l) D窗棂(lng)确凿(zo)恪守(k)气冲斗牛(du) 【答案】1.B【解析】B项有误。“强聒不含”的“聒”应读“gu”,故选B。强聒不舍,拼音是qing gu b sh,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成语出处:1.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2.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梁启超)【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 报帖(ti) 朴(p)刀 脂粉奁(lin) 长吁(x)短叹B. 拓(t)本 渲(xun)染 嫩(ln)嫩的 铢两悉称( chn)C. 折(sh)本 幽悄(qio) 孤零(ln)零 目炫(xun)神迷D. 一绺(li) 间(jin)或 捎(sho)马子 人才倍(bi)出【答案】A【解析】B.嫩(ln)嫩的-(nn);C.幽悄(qio)-(qio);目炫神迷目眩神迷;D.捎(sho)马子-(sho);人才倍出人才辈出。故选A。三、附录:重点汉字的读音、常见多音多义字辨析(详见中考拐点第213页)四、练习:(参见中考拐点练测本第1314页)字 形一、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 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 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三)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左形右声:偏 铜 冻 征 硝 城右形左声:攻 劲 削 瓢 故 雌上形下声:管 霜 爸 芳 崖 界下形上声:慈 斧 贡 忿 凳 膏外形内声:固 病 阀 园 裹 衷内形外声:闻 问 闷 辩(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n,壁和璧都读b。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和烛(zh)。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五)查字典1音序检字法如果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想查这个字的意义,就可以使用音序检字法。例如查津字的意义。知道津读jn,按这个音节的声母j去查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知道属于jn的音节的字在哪一页,然后再找到这一页,就查到津字了。2部首检字法 如果不知道某一个字的读音,就可以使用部首检字法。例如查津字,首先确定要查的这个字属于氵部,然后从部首目录中找到氵部在检字表中的哪一页,再从检字表查出津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注意:在检字表中查津字的笔画,只查除去部首部分的笔画,即只查聿的笔画-6笔。3常用符号的意义 一个字因意义不同而有几个音的,就在各个注音前用(一)(二)(三)等标明。一个字不止一个意义的,就用等表示有几个意义。注解中的引、喻、转、连等符号,引表示由原意引申出来的意义,喻表示由比喻形成的意义,转表示由原义转化而成的意义,连表示本字可以和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列起来构成大致同义的词。(六)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汉字的字形要靠日积月累,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都要做有心人,遇到不认识的或拿不准的字,一定不要随便放过,要勤查字典,积累多了,出错也就少了。 (2)要将汉字的字形与它的音和义结合起来识记,这样比死记硬背掌握要轻松得多,记得也要牢固。 第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音形义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从三者的对应关系入手,根据现代汉字的字音和字义,正确识别它的字形。 第二, 要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现代汉字据85%以上是形声字,一般来说,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形旁加以辨别。 第三, 要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音同或音近造成错误。形近造成错误。音近形近造成误读。不明成语典故造成错误。 第四, 要掌握识别错别字的方法,了解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读音,字形及其意义去识别了。 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三、附录易混形近字 易写错词(详见中考拐点第1316页)四、练习:(参见中考拐点练测本第1516页) 词语(成语)及运用一、考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二、备考指南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三、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一)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 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类型 概念 举例褒义词 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秀 壮丽 谦逊 刚强贬义词 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笨 奸诈 卑劣 渺小中性词 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结果 状况 配合 方法(三)辨析近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四)正确使用成语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六)短语的常见类型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称为并列短语。如:科学技术、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在它们前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如:坚决支持、英雄人物、我的钢笔、紧张地劳动。 动宾短语:一个动词和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如:团结同学、吃午饭、住窑洞、修铁路。 动补短语: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如:写得清楚、跑几趟、坐起来、看了一阵。 主谓短语:主要由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之间是被陈述和陈述关系。如:精神愉快、庄稼成熟。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搭配,防止搭配不当。 另外,还有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宾语组成,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如:从北京来。同位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指一个人或事物。如:鲁迅先生。 (七)示例精析 【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 走在湿地公园的滨海路上,看到邛海边桑树苍翠、荷叶田田,真是沧海桑田啊!C.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人各自为政,各展其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D. 初一(3)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所以老师辅导起来很伤脑筋。【答案】A【解析】A.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B.沧海桑田: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C.各自为政: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607年,宋国和郑国打仗,宋国主帅华元在作战之前杀羊犒赏部下,但没有赏给他的御者。这个御者怀恨在心,等到作战的时候,他为华元驾车,说:那时赏羊是你为政,今天赶车就是我为政了。说着就把车赶进了郑国的阵地,使华元成为郑国的俘虏。后来就用各自为政表示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从全局出发,也不与别人协作;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莠(yu):狗尾草,比喻坏人。故选A。【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1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 他是一位知名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在他创作的许多关于春天的散文中,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妙手回春,将自然万物描绘得栩栩如生。B. 针对高校师生学术造假事件,一些知名媒体纷纷发文谴责,人木三分地剖析了学术造假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强调了学术研究应该秉持的态度。C. 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人贫困家庭做好调查,了解群众疾苦,明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带领困难群众走上致富之路。D. 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到祖国,在深山核基地潜心研究20余年,主持了包括首次原子弹爆炸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然而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答案】A【解析】A使用不当,“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用来形容作品不恰当。 【成都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C.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D.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答案】A【解析】A.成语使用有误,“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与此处语境不符。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八)复习小结: 要解答好这类题,首先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如词语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再如,解答结合语境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这类试题,也应注意三点: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准确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把词语的语境含义放到它所在的语境中去检验,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 (九)附录成语使用错误类型及辨析(详见中考拐点第1832页)(十)练习:(参见中考拐点练测本第1719页) 病句辨析一、复习要点 1、能辨别句子的正误,修改常见的病句;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子; 3、能根据句意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 有关句子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语基积累运用”部分的重要角色。具体的考查要求有:能分析单句的成分;会找句子主干;了解各种句式及表达作用;能区别常见复句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分析二重复句间的关系;能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考查的重点目前放在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形成两个方面,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的是:了解句子大意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逐层压缩句子成分,显示句子主干;注意各种句子成分的位置规律;分析各种病句产生的原因,摸清规律;了解各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运用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语感审读、提取主干、造句类比等;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正确使用病句修改的规范符号;对一些应用性的题目要认真把握题干信息,紧密联系上下文语境,仔细揣摩。 三、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1.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南充一中的语文教师。正确次序:南充一中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不要弄错修饰对象。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看下面的例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队伍”应改为“人才”)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3.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例如: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应删去“通过”或“使”。)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2)缺谓语例如: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结尾应加上“而奋斗”)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应是“吃夜宵”)(3)缺宾语例如: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4)累赘重复例如: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例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5.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2)有歧义例如: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6.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1)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2)范围不清例如: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3)强加因果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4)主客倒置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4、 示例精析【2019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不合逻辑,可删去“不”。C项,“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搭配不当,应是“增强意识”或“培养的生活方式”。D项,没有语病。故选D。【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达州市有近260万亩以富硒茶、柑桔、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520多个规模化养殖基地。B.我们要聚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推进达州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C.周剑坚持每个周末前去县里电子商务中心学习电脑美工知识,他打算今后在县城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D.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答案】A【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缺少成分,应改为“大力推进达州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C项,错误,有歧义,将“前”去掉;D项,错误,语序不当,将“不仅”和“他”调换顺序。故选A。【四川省自贡市初2019届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B.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C.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D. 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答案】D【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涌现”应改为“培育”;B.动宾搭配不当,“热情”应改为“热潮”;C.语序不当,“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应改为“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还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五、附录辨析病句的八大技巧 七种病句类型的辨析与修改(详见中考拐点第3444页)六、模拟训练:(参见中考拐点练测本第2022页) 修 辞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 暗喻和借喻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明喻 甲象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