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_第1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_第2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_第3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_第4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一、废井田,开阡陌,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性质:,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关系:,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井田制:产生于_兴盛于_瓦解于_废除于_,井田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2.瓦解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3.私有制确立过程,税制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BC685年)鲁国:初税亩(BC594年)秦国:商秧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土地兼并,东汉唐代:,田庄经济,演变:,成于东汉,兴于唐,特点,聚族而居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有私人武装自给自足,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日益普遍,概况,危害,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经济:赋税收入减少,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根本原因:在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制度,所以土地兼并不可避免。,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原因:,土地兼并,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发展历程:,战国最早产生汉、唐比较普遍宋代租佃制逐渐增多明清租佃制普及到全国,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明代地契,明清租佃制,契约纳租方式确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井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