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兰亭集序,作者简介,朗诵全文,学习目标,兰亭集会,分析赏析,理清思路,曲觞流水,文体知识,本课主要学习任务,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激发学习兴趣。在预习的基础上熟练的诵读全文,把握文章的语气和节奏,读准字音。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讨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君民碑,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便到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父子碑,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祖孙碑,“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会,兰亭集序,有关“序跋”,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王羲之的逸闻之一,世说新语雅量:“郗(ch)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逸闻之二,何法盛晋中兴书:“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阴道士的好鹅。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王羲之的逸闻之三,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兰亭集序,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流觞曲水,古之“曲水流觞”处,流觞亭前面的曲水模拟当年王羲之邀集41位友人举行曲水流觞的地方。曲水全长30余米,想当年,王羲之与名士们列坐在曲水两旁,装有酒的杯子(称之为“觞”)在弯弯曲曲的水面上飘流,由于水流曲折觞时流时停,按规定,觞停止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否则就要罚酒。这既是一种游戏,又颇含雅兴,令人神往不己。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理清思路,一、记叙兰亭盛况;二、抒发人生感慨;三、交代写作目的。,理解并学习第一段,1、本段共有6句话,作者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盛会的盛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